中信银行怎么样(中信银行怎么样靠谱吗)

  一份季度研报,是对于宏观经济和市场趋势的研究,也是投资者们对未来的预判。然而,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如何透过数据看趋势,又如何在这些趋势中寻找机遇呢?

  前不久,中信银行发布了“2021年三季度展望”,在研判全球宏观经济走向的基础上,提出下半年主要不确定性将会来自海外市场。这不得不让人产生疑问:这种不确定性会给个人投资带来哪些影响?A股市场又会如何波动?基金理财又该何去何从?

  带着这些问题,“中信协同季”首场活动邀请7分钟理财创始人罗元裳、中信银行总行投研专家赵骞、中信证券资产管理业务董事总经理曹霞、华夏基金投资研究部高级副总裁屠环宇,以及中信保诚基金权益投资总监助理、基金经理张弘和中信建投基金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刘锋,共同解读三季度研报中的隐藏信息,在数据之中寻找下半年的财富密码。

  股票债券应平衡配置,黄金还有下跌空间

  投资离不开对宏观经济大背景的理解和认知,深刻洞察大形势对投资决策有基础性的影响。从三季度的部分数据不难看出,全球经济已经复苏,但疫情反复、美联储的政策走势仍对投资环境产生不小影响。可以说,从大方向上看,增长是确定的,增速是不确定的。

  如此背景下,A股、黄金、债券,这些投资者最熟悉也最关心的市场将呈现怎样的态势?资金配置又该注意哪些方面?怎么投资、投资多少、什么时候投资?中信银行总行投研专家赵骞一一做出盘点,给出了“做好股票和债券的平衡,分散配置”的建议。

  赵骞:配置角度来说,比如国内的资产,我们去年10月非常看好债券,因为当时债券利率从去年4月下旬开始一路回升,从疫情的低点回升。尤其当时对于持有大量权益类资产的投资者而言,增配债券还有一个好处,可以对冲你整个组合的风险度。

  利率从3.3跌到2.8,回落了差不多50个BP(基点),30年国债回落了60个BP,这个幅度不小。目前来看,利率或许还有下行的空间(即债券价格上涨),但是这个空间已经非常小了。在目前这个位置,我们建议大家不要再去超配债券,你有就可以,不一定要超配。债券我倒觉得下半年可能是震荡,不会有太大下行的空间,但也不会有太大上行的空间。

  股票方面,A股市场里面总体估值不高,但是内部分化很严重。像新能源这样的行业估值很贵。但是有一些金融、地产很便宜。这种割裂的状态反映了当你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的时候,资金会聚集在最有成长性和景气度最高的领域里面,如果真的在下半年发生了一些风险,你想资金是有地方可以去的,对吧?它可以躲到低估值板块里面,暂时规避风险。我们建议下半年或者明年上半年,大概半年到一年左右的时间里面,一定要做好股票和债券的平衡,分散地配置。

  在另类资产方面,黄金在三季度、四季度还会有一点下跌的空间,但是这个空间不应该很大,黄金重新买的机会大概在四季度左右会出现。

  聚焦四大科技行业,分享中国经济红利

  全球经济逐渐复苏,中国经济也在增速和结构上发生改变。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从生产要素粗放驱动的阶段,迈入了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提高阶段和创新驱动阶段。这也就意味着,新的领域、新的市场带来了新的投资机遇。

  普通人如何在这样新的经济红利中把握先机?在华夏基金投资研究部高级副总裁屠环宇看来,一般人很难去判断市场的短期情况,但是会有结构性的行情出现,尤其是确定中国和全球经济长期不断向前发展的前提下,一些新兴产业,特别是科技产业,是格外值得关注的。

  因此,华夏基金特别提出“华夏时代前沿”的概念,目的就是关注那些具有成长空间和持续稳定性的新兴产业。

  屠环宇:市场波动大,不就是看谁增长快,也就是看增速。在我看来,增速只是增长的一个部分,还包括增长的持续性、增长的稳定性、增长的可预测性和长期的巨大空间,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增长的速度和增长的空间可能会更偏重成长性这件事情,成长的稳定性、持续性、可预测性,更多偏重价值和壁垒。我们经常说壁垒,在科技行业能够找到一大批非常有壁垒的行业和公司。

  我们内部把科技行业定义成四大方向:第一,信息技术,其中最典型的像半导体、云计算、5G都在这样一个方向上;第二,互联网,这里面既包括消费互联网、娱乐互联网,也包括产业互联网;三,生物医药,过去这些年非常好的一个方向;第四,先进制造业,典型的像光伏、新能源汽车、军工,都在这个行业当中。我们认为这四大方向,从长期来看确实是能够给投资人带来很好回报的好行业。

  总的来说,就是聚焦在四大科技行业,希望能够通过一只产品,捕捉到中国未来五到十年的科技产业方向,希望能够分享到中国科技产业发展的收益,分享到目前这个时代下中国核心的科技公司和优秀的科技企业家他们的成长,所以我们才叫“华夏时代前沿”。

  10%至15%收益目标,需要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投资者的众多选项中,基金向来是备受关注的市场。今年,基金从大热到震荡,在经历一段回撤潮后,投资者也逐渐进入投资的冷静期和观望期。下半年,基民是要孤注一掷还是定期投资,面对当下的基金市场又应该抱有怎样的心态?7分钟理财创始人罗元裳给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罗元裳:我可以告诉大家一个方向,用这个方法行之有效。这个方法是2001年到2020年,我们做了市场所有偏股型基金的大数据统计,任何时间购买,用这个方法,只要你买的不是沪深300,都实现了这样的收益。什么方法呢?您就用定投先去购买产品,小金额定投,双周定投购买,当您的产品跌5%的时候,开始测水温加仓,收益为零代表冰点,亏5%代表负5,到负10,这个冰点更往下,用定投之后测水温到冰点以下开始手动加仓,用这样的方式投资,除了沪深300,没有达到一个年化15%的回报,其他的主动管理型偏股型基金产品,任何高点投资,最后都实现了这样的回报。

  大家有的时候想我买了之后一定孤注一掷了,其实可以靠后面的经营,你把成本降下来,未来收益空间就可以打开。当基金亏了的时候,不是坏事,我有投基金,偶尔也会亏,但是我会加仓,我不会太急加仓,亏1%、2%加仓,子弹白用了,我会等定投亏5%、10%再加仓,这样我就可以获得更好的回报。

  A股市场分化,权益基金更要选好赛道

  过去两年是权益市场的连续大年,权益类基金由此成为许多投资者心中的必选项目。即便是在2021年指数分化的格局下,许多主动权益类基金的表现仍然可圈可点。市场的风向总是不断变化的,而对于权益基金的选择,一方面重点在于投资者自身的风险偏好,另一方面则是必须关注不同赛道的潜力。因此,在中信保诚基金权益投资总监助理、基金经理张弘看来,对于成长股选手来说,选好赛道然后投资,是提高投资胜率比较简单的方式。

  张弘:这两年,一些好的赛道大家投资较多,估值也在往上提。估值上升,对未来的投资收益率是一种损伤。但是,如果拉长时间看,有一些赛道还是可以算出空间,应该继续投资。个人认为,对投资而言,选好路,走对方向是最重要的。

  做投资的时候,要对行业的景气度、估值、较长的成长空间等进行评估和权衡。有些板块对长期成长空间透支得比较厉害,或者是短期景气度下降,这两种情况都可以先回避,退出来,买一些景气度比较好的资产,做对冲。如果板块长期还有很大成长空间,赛道特别好,只是短期股价上涨较多,我认为这种情况下,可以短期忍受一些波动。

  我曾研究消费行业6年,“中信保诚弘远”,我把它定义为大消费概念,不是以前定位为食品饮料和医药这样的概念,而是牵涉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等。

  在大消费里面,聚焦社会变迁、社会变化方向,尤其是未来五到十年,非常确定的会发生的一些主线,从这些主线上,找到相关投资机会,比如说白酒、医疗服务等等。

  张媛:疫情原因,传统消费行业疲软,虽然看到去年消费表现特别好,但是基本上今年上半年整个消费表现差强人意。但是,您所带领的大消费行业却有80%多的收益,您是怎么做到的?

  张弘:从去年到今年,我们抓了几个比较大的机会:第一,医疗服务;第二,电动车。从去年10月到现在,市场表现最好的板块,这两个都在我的大消费的概念里面,相对于定位比较窄的消费,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优势。

  “固收+”两极分化,产品定位影响风险与收益

  作为近几年新火的投资方式,“固收+”受众广泛。A股市场震荡,“固收+”产品越发受到市场青睐,今年以来新成立“固收+”基金225只(偏债混合+二级债基),募资总规模达3819.43亿元,其中更不乏单只百亿规模的产品。

  火爆背后,一些问题也困扰着投资者。数据显示,市场上不乏收益率超过50%的产品,但也有部分“固收+”业绩不佳,与领先产品业绩相差73个百分点。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如何产生,投资者又该如何规避?中信证券资产管理业务董事总经理曹霞与罗元裳、赵骞共同解读“固收+”的新趋势。

  罗元裳:“固收+”这次的分化主要出现在“+”上。我们如果单纯把“固收+”分两块,看固收,中证综合债今年1月到7月底它的绝对收益3.37%,7个月的时间3.37%,年化是超过5%的。问题出现在“+”上,如果一个基金经理配的是新能源汽车相关,49%的收益,比没配它的多10%的回报,所以分化就出现了。

  张媛:好,“固收+”的“+”有可能是正的,特别多,也有可能是负的,也特别多。

  赵骞:第一,市场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到底什么叫作“固收+”,大家比较的时候缺少了一个清晰的定义,缺少边界,不好这样去比。第二,不同的产品定位差异很大。有的可能是做绝对收益,有的可能做相对排名。第三,大家在权益上面今年的行情确实是比较极端的行情,也会放大收益的分化。选“固收+”的产品,产品定位很重要,产品定位决定了产品风险收益的特征。

  曹霞:“固收+”的投资人有很大部分都是从原来偏稳定性的产品转移过来的,他们希望产品的回撤相对比较小,他们对产品回报率的要求不会像权益类产品这么高,他们只是想获得比原来银行理财产品略高一点的回报要求。“固收+”这个产品投资范围比较广,基础的资产是债券,在债券领域,可能各个产品之间的久期和仓位会有一些差异。另外一部分,它的“+”部分主要投资权益类资产,权益类资产股票的投资上限是20%,但可转债的投资上限理论上最高可以达到135%,如果偏权益类资产内部策略不一样,它的收益回报差异性就会非常大。

  中信证券的资产管理企业年金有16年的经验,从2008年开始,人社部有披露的数据以来,我们的年化平均回报率是5.79%,大幅战胜同业5.07%的水平。比较难得的是我们利用了多资产组合投资的概念,在每一个年度都实现了正收益,包括2008年、2011年、2018年这种股市比较差的年份,我们都做到了正向的回报。“中信证券债券优化”这只产品也会按照我们原来既定的“绝对收益为目标”的投资策略去投资,希望把原来的成果分享给广大的个人投资者。

  “固收+”选择法门,秉承分散原则

  当下,“固收+”策略的有效性正在被市场周期检验,同时,随着收益分化,“固收+”的选择成为热门话题。在中信建投基金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刘锋看来,“固收+”怎么加,核心就是做好收益率和回撤之间的平衡,而这个平衡,很大部分就要取决于权益部分——波动率主要来源于权益部分。可以说,何时买、怎么买、如何平衡,这些不变的问题同样适用于“固收+”的投资。

  刘锋:如何平衡收益率和回撤,我想从几个方面做一个分享。第一,从仓位控制方面,我们在仓位方面秉承宁可错过、不要买错的原则。我们是以机会为导向,如果市场有机会,我们发现低估的个股越来越多,低估的程度越来越明显的时候,我们肯定要加仓,甚至有可能加到20%;当我们发现市场高估的个股越来越多,高估得越来越离谱时,以至于我们找不到合适的股票投资机会,我们可以把股票仓位调为零,这样的话,让“中信建投双利”阶段性成为一个纯固收的产品。

  第二,行业配置方面,我们秉承分散的原则,不光行业要分散,既有TMT、新能源、光伏这种偏成长性的行业,也有食品饮料、轻工、建材、银行这些偏稳健,偏成熟的行业。在行业分散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做到个股集中度下降,行业分散,个股也相对分散。

  第三,在买入时机方面,你买得便宜,回撤小了,收益率提高了。如何买得便宜,我们重点把握三个买入时机:第一,当市场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时候;第二,当行业出现板块性回调的时候;第三,个股发生短暂性危机的时候。

  从宏观经济到微观操作,三季度的数据不仅体现了增长和增速的关系,更给投资者带来了战术和战略的启示。在众多细分领域中,最核心的前沿科技资产具有发展优势和空间;而在众多产品中,波动之中更要选好赛道,看准其未来发展空间——短期预估很难,但长期判断相对简单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