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古代的女英雄花木兰射箭,很多人一下子就想到了花木兰,花木兰从军可以说是人人皆知的故事了,甚至都被外国人拍成了电影。其实,花木兰原本是一个孝顺闺女,因为老父年迈,她不忍心让父亲再次出征,于是选择了替父从军,没想到,她不仅蒙混过关,而且还在军中立下了战功,成为了千古流芳的人物。
那么问题来了,阿花在军营中生活了12年,为什么从来没有穿帮漏馅儿呢?
第一,应该与她的家世是有关。也许有人不明白,为什么她家里一定要有人去从军?其实,这与她是军人世家有关。古代的时候,家世身份一旦确定,是不能轻易改变的。基本上都要子承父业。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家庭,使得从小开始,父亲就没有把花木兰当姑娘看待,反而教她是舞枪弄棒,所以阿花女性特征就减少了一些,体态上自然也不会太过弱小,相反,应该是和男子差不多的。花木兰本人也不会像影视剧中那般面容清秀,常年累月的征战沙场,花木兰早已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糙汉,加上花木兰骑马射箭的本领,自幼养成很多男子的行事风格,所以外人是不容易发现她有什么不同的。
第二个原因,应该是与她从事的兵种有关。花木兰从事的是骑兵,在木兰辞中也有一段话可以验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一套便是常年累月和战马相伴需要的行头,这个兵种一般都是独来独往的,这就意味着她有独立的休息地方,也不会和其她士兵一起吃饭、睡觉,也减少了她身份暴露的机可能,如此一来,就可以不被士兵们有怀疑的机会。另外花木兰立下了不少战功,她的职位一直在上升。我们也可以大胆的猜测她已经是一个中级军官,甚至还因功劳受到了北魏皇帝的接见,可见到了后期,由于职务的升迁,自然就不需要和大头兵们混在一起,应该有自己单独的房子。这样,乔装打扮,生活起居也就更容易了。
第三个原因,就是古代衣着打扮的原因。要知道,她并不是效力于传统的中原王朝,而是北魏这个游牧民族的政权。相对来说,游牧民族在穿着打扮方面比较随意,衣着较为宽松,胸部还有铠甲护着,而且她性格也比较豪爽,其她同伴根本不会注意,身边这个参军的人居然是个萌妹子。
第四个原因,自然就是她本人小心翼翼,谨慎行事了。考虑到这是在军中效力,如果被别人发现的话,这就是欺上瞒下啊,可能会给自己的家庭带来无妄之灾,她肯定会谨慎再谨慎。再加上她应该长得像游牧民族的女子那样,身材并不是苗条纤细,反而高高大大,平时行军打仗,也是烟熏火燎,使得她能够隐瞒多年而不被发现。
最后一个原因,大概就是花木兰在军中人缘很好,很有威信,为了避免让花木兰尴尬,也为了避免给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军中的兄弟们就算有心眼多的,看出来她是个女儿身,也会心照不宣的选择了沉默,都替她保守这个谜。
不管怎么说,花木兰替父从军是一个美好的故事,所以千百年来被人们传颂,同时也说明了当时的女子并不是我们想的那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那时候的女性在社会上是有一定的社会和政治地位的。
“我是历史领域作者,热爱中国历史文化,欢迎和我交流”。
花木兰从军是什么兵种,才可以一直没被发现是女的?
①花木兰的故事从古传到今,几乎妇儒皆知,但历史上有无其人还不得而知,应了那句话,“ 不要迷信哥,哥只是个传说!” [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
②中學课文里的巜木兰辞》,是乐府诗集,是文学形式,是文学作品,不是历史。
③有人说她姓花,有人说她姓魏,有人说她姓朱,有人说她复姓木兰,莫终一是,可见传说多不靠谱。
④在广大吃瓜群众心中,她是抗击匈奴的替父从军的女英雄,但笔者认为有两点可以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
第一,她所处的北魏朝代,在那个时代,匈奴作为一个中国历史上强大的民族,到了北魏,早已消失了,没有了,木兰去打谁呢?!
第二,在男尊女卑的古代,女人地位低下,受封建礼教约束压迫,其内心是脆弱和胆小怕事的,受制于男权社会;况且,十二年的女扮男装,竟然无数男兵没发现?! 难道他们都是傻子吗?战友们吃喝拉撒睡,摸爬滚打在一个地铺上,怎么没看出来?除非他是个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