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很多博物馆,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最小窃蛋龙化石。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坐落在郑东新区金水东路18号。建筑面积5870㎡,布展面积4100㎡。建筑新颖别致,独具风格。馆内设有地球厅、恐龙厅、生物演化厅、古象厅、矿产资源厅、地质环境厅、矿物厅、4D动感影院(多功能厅)和地震海啸感受剧场,馆外有矿石林、科普广场、恐龙雕塑等。馆内收藏了省内外地质矿产、古生物、矿物标本5万多件。展馆内展示有亚洲体腔最大的恐龙化石---马门溪龙化石,世界上最小的窃蛋龙化石,中国唯一的结节龙化石,还有世界上最大的一窝恐龙蛋化石,数十件珍贵的早期哺乳动物和长羽毛的恐龙化石,以及世界上最早的银杏果化石、世界上最早的被子植物—中华古果等大批动植物化石标本,典藏和展示了河南几乎所有种类的矿石、岩石标本,以及来自国内和部分国家精美绝伦的矿物晶体和观赏石标本。其中有多件国宝级和数百件珍稀实体精品标本。展厅内循环播放有针对河南地域特色原创的《地质.河南》、《矿业.河南》、《走进河南地质公园》、《西峡恐龙蛋富集之迷》、《太行山隆起》等16部三维动画影视、幻像;《大陆漂移》、《地质环境与人类居住》、《地球的生命进化》、《恐龙世界》等18部多媒体查询系统,内容科学通俗易懂、引人入胜。还设有《有奖知识问答》、《河南地质遗迹搜寻》、《寻找宝藏》、《与恐龙赛跑》、《与恐龙比体重》、《恐龙拼图 》等寓教于乐、供大家参与的互动项目,以及喀斯特地貌、冰川、碧水丹霞、溶洞、露天采矿、金矿洞等30余处仿真度很高的景观模型。新建的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是一座以社会公众为主体,青少年和资源环境相关业务人员为侧重点,兼顾科学研究人员需求的科普型自然类博物馆。她是一个具有现代化、高科技、独具河南特色的全国省级一流的地质专业博物馆;是河南省资源、环境、省情展示交流的“窗口”,珍稀地质矿产标本收藏、研究中心;国土资源知识普及与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大众游览胜地;是集科研、科普、观赏、休闲、娱乐、赏石于一体的理想去处。朋友,你发如果有时间,一定要还孩子来玩哟。
窃蛋龙是怎样来孵化后代的?
1923年,科学家在蒙古戈壁上发掘出一具恐龙化石,这是之前从未发现过的一个新种类。由于这只恐龙伏在一堆恐龙蛋上,而旁边不远处有一只原角龙,因此发现者认为这只恐龙在偷吃原角龙的蛋,于是将它命名为\"窃蛋龙\"。 自被 发现以来,窃蛋龙一直与\"偷盗\"的贼名相伴,也让研究恐龙生理行为的科学家门对这种\"偷窃\"行为疑惑不解.直到1993年,科学家在蒙古戈壁上发现了一个恐龙胚胎蛋化石,才最终为这个难解的恐龙生理行为之谜找到了答案。 1993 年,一个由美国和蒙古的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古生物合作小组,在蒙古戈壁野外考察期间,在距今 8000 万年的晚白垩纪地层中,首次发现了一枚含恐龙胚胎的蛋化石。经过细致的修复处理,又经过长达十年的研究,科学家终于在 2003 年初确认:蛋化石中的小恐龙是一只窃蛋龙。他们给这枚恐龙胚胎化石取了一个名字 ——“ 路易宝宝 ” 。 几乎与发现 \" 路易宝宝 \" 同时,美国科学家又在蒙古南戈壁挖掘出一个规模很大的恐龙蛋窝化石。蛋窝很像现代鸟类的巢穴,里面一共有 22 枚蛋,绕成一个圆形。一只成年窃蛋龙伏卧在蛋上,后肢紧紧地蜷缩在身体之下,而前肢则向外包绕蛋窝,呈现出护卫窝巢的姿势,和现代的鸡或鸽子等鸟类的孵蛋姿势完全一样。 由于这些化石被厚厚的沙尘所掩埋,科学家猜测当时一定发生了某种可怕的突发事件,这只正在孵蛋的窃蛋龙或许是在沙尘暴即将到来时遭到袭击死去,尸体随后被沙尘所掩埋。 这 是第一例能够证明恐龙存在孵化抚幼行为的证据。人们长期以来关于窃蛋龙偷窃自己和其他恐龙的蛋的错误结论,终因 “ 路易宝宝 ” 和蛋窝化石的发现被改写了。 窃蛋龙蛋窝化石的发现告诉我们,恐龙可能也像现代鸟类一样,依靠孵化行为繁衍后代。不过,一个有趣的问题出现了:如果认为窃蛋龙伏在蛋上属于孵卵行为,那么,窃蛋龙属于热血动物吗?因为只有热血动物才具有恒温孵化的功能,比如鸟类的所有成员都是靠孵化行为进行繁衍的。 化石 证据表明,恐龙是卵生的陆地爬行动物,那么,恐龙蛋是怎样孵化出小恐龙的呢?延续近半个 世纪的说法是:恐龙蛋借助太阳的辐射热量进行孵化。人们曾对这种解释深信不疑,因为体态庞大的恐龙看起来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亲自孵蛋,只能依靠外界 的热量来完成恐龙胚胎的发育并最终出壳。今天的乌龟和鳄鱼也常常把卵产在海岸沙滩上,卵依靠沙土掩埋和保护,并在太阳的照射下吸热,最后孵化出壳。 不过,如果仅靠外界热量来完成胚胎的早期发育,难免会影响到恐龙的成活率。而且,根据常规的思维推理可以肯定,大型的蜥脚类恐龙一定不会靠体温进行孵卵。那么,小型的兽脚类恐龙,比如窃蛋龙最小窃蛋龙化石、驰龙、伤齿龙,会不会用体温孵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