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寇令:张献忠屠四川是清史栽赃吗?

张献忠不需要大清栽赃,他实在是不干净平寇令。开头声明一下,我不会站在君主专制王朝的角度去指责张献忠,我只是揭示真相。

平寇令:张献忠屠四川是清史栽赃吗?

当然平寇令,很多民族主义蛋白质喜欢把明末清初的人口损失算到清朝头上,尤其是四川地区,进来为张贼献忠洗白的逆流喧嚣尘上。

平寇令:张献忠屠四川是清史栽赃吗?

清朝没有抹黑张献忠的动机首先,四川不是清军的主战场平寇令。清军取天下的战略是先华北,再东南,之后才是西南,也就是个顺时针的大迂回。

平寇令:张献忠屠四川是清史栽赃吗?

平寇令:张献忠屠四川是清史栽赃吗?

原因很简单,华北地区由于战争的破坏,社会秩序被破坏,清朝可以很容易重建社会秩序。而江南地区是鱼米之乡,富庶之地,清朝需要吸江南的血来获得维持国家运转以及重建社会秩序的经费。至于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是因为清军当时都是旱鸭子,没有过硬的水师,因此清军选择扬长避短,先征服沿海封锁出海口,尽可能将敌人歼灭在大陆上。

平寇令:张献忠屠四川是清史栽赃吗?

类似的战略共和国也用过,因为共和国早期和清军一样,都有水面力量薄弱的问题,所以才有这种顺时针大迂回。

其次,因为四川不是清军的主战场,所以清军在四川采取了收缩防御的姿态。清军在斩杀张献忠之后,虽然进入了成都但是很快又选择了退守川北保宁,因为只有保宁受战争的破坏较小,清朝方便建立秩序。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成都平原快被张献忠给杀绝了,已经不仅仅是十室九空,而是人迹罕至了。成都城内都有老虎出没,成了野生动物园。当时四川全境被战争破坏严重,所以清军只能暂时在保宁维持其存在,即便如此,清朝在保宁的行政活动经费也不能自给自足,需要国家支援。

而且保宁还多次被南明和农民军围攻,危急时刻李国英、吴三桂都打算放弃保宁,撤退至汉中。直到顺治十八年清军消灭了农民军大堡之后才占领全川,所以我很纳闷清军是如何屠川的,说话要讲证据。

当然,清军不是圣母,不可能不杀人,但是清军杀人都是建立在抵抗激烈以及降而复叛这两个条件基础上。毕竟清朝是政府,需要建立统治,人都杀光了如何收税。而且,清朝也从不忌讳自己干的那点破事。

畿南郡邑,曾经戊寅之惨,惊魂未定,兼以五载荒瘟,民亡十之九。明朝官员李永茂对清军崇德年间破关后造成的破坏的记录,在清朝均被各种刻本所收录,对清军干的好事并无删改。

张献忠为何要杀人?有人用七杀碑来污蔑清朝,说清军屠川之后把屎盆子扣到张献忠头上。好吧,那就看看清朝有没有这个七杀碑。

所以说哪来的什么七杀碑,用市井传言来污蔑清朝很好玩不。

实际上清朝根本没有栽赃张献忠的必要,先不管明朝遗民对张献忠屠川的记录,传教士利思类等人撰写的《圣教入川记》也对张献忠屠川记录的非常详细,而且也能和明朝遗民的记录互相对照。而且,前先年的江口沉银也证实了张献忠确实没干过啥好事。

但是,张献忠没那么大的本事,他不可能杀的四川十室九空,他只不过把成都周边祸害了一通。那么四川的人口损失是如何造成的?这就要看一下《蜀龟鉴》里对四川人口损失给出的数据。

川南死于张献忠部者十分之三四,死于瘟疫、虎灾者十分之二三,而所遗之民百不存一矣。川北死于献者十三四,死于摇黄者十四五,死于瘟、虎者十一二,而遗民千不存一矣。川东死于献者十二三,死于摇黄者十四五,死于瘟、虎者十二三,而遗民万不遗一矣。川西死于献者十七八,死于瘟、虎者十二三,而遗民十万不存一矣。自古以来,兵荒马乱都要伴随饥荒、瘟疫以及匪患,所以相当数量的人口是死于饥荒以及匪患。另外兵匪一家,清军、南明残部也绝非是田径,但是要清军来承担主要责任,那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为何张献忠会性情大变?实际上张献忠和四川人还有一段蜜月期,这段时间内,张献忠还开了科举,像各地派遣官吏以及驻军,一切都在向局势安定的方向发展。

但是随着小福王在南京坐了龙椅,四川局势就越发不稳,原本已经臣服于张献忠的州县开始倒向小福王,张献忠派去的官员、驻军不断被杀戮、驱逐。所以张献忠开始认为四川人和他不是一条心,再者清军大军压境,张献忠需要迅速转移,最终导致张献忠向老百姓举起了屠刀。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