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雅虎:从世界霸主到历史弃儿,雅虎的败因与教训

百度雅虎:从世界霸主到历史弃儿,雅虎的败因与教训

百度雅虎:从世界霸主到历史弃儿,雅虎的败因与教训

丨本文由华商韬略原创

百度雅虎:从世界霸主到历史弃儿,雅虎的败因与教训

丨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百度雅虎:华商韬略

百度雅虎:从世界霸主到历史弃儿,雅虎的败因与教训

丨作者百度雅虎:毕亚军

百度雅虎:从世界霸主到历史弃儿,雅虎的败因与教训

48.3亿美元卖掉互联网核心资产后百度雅虎,被卖身的雅虎(Yahoo!)改名为“Altaba”。其CEO玛丽莎・梅耶尔及联合创始人戴维・费罗也将退出董事会。

百度雅虎:从世界霸主到历史弃儿,雅虎的败因与教训

曾以耀眼光芒照亮全球互联网金钱和精神星空的创新先驱,就这样黯然地了结了自己。一个创造历史的人就这样被历史干掉。没人想到雅虎会那样伟大的开始,更没人料到它会是这样悲惨的结局。

百度雅虎:从世界霸主到历史弃儿,雅虎的败因与教训

百度雅虎:从世界霸主到历史弃儿,雅虎的败因与教训

【1】神话般的崛起

百度雅虎:从世界霸主到历史弃儿,雅虎的败因与教训

2000年,32岁的杨致远站上他人生的最高峰。

是年,他和好友戴维・费罗(David Filo)创办的雅虎,以最高市值将近1300亿美元,超过通用汽车、亨氏食品和波音3大世界500强公司的市值之和。

那时的雅虎,她是互联网的代名词,她是电,她是光,她是唯一的神话,无人以为自己可以战胜她。

如同很多伟大,雅虎也是从渺小开始。

1968年生于台湾的杨致远,两岁时父亲去世,10岁时和弟弟一起,被母亲带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定居,然后一路成绩优异并考入斯坦福大学,只用4年时间就完成了电机工程学士及硕士课程,而且还利用课余时间到学校图书馆兼职:按照不同属性和主题,有系统地把各种混杂摆放的图书分类整理。

不久,这个兼职改变了他的命运。

取得硕士学位后,杨致远继续留校攻读博士学位,进入软件设计博士班深造,并在那里遇到了最佳搭档戴维・费罗(David Filo)。

费罗比杨致远大两岁,两人都是运动迷,以及数学和工程学天才。1992年,两人还一起到日本作了学术交流,并因此成为好朋友。从日本回到斯坦福后,杨致远和费罗“愿意做任何事情也不愿写论文”,并加倍迷恋上了互联网。

他们每天花数小时泡在网上,并从自身的体验发现了互联网存在的一个大问题:Internet网站越来越多,但彼此孤立,互不链接,大家对什么网站可以看到什么内容的了解也相当有限,经常需要为找一个信息浪费大量的时间。

怎样才能让一个想要了解啤酒信息的人,通过互联网最直接地找到有关啤酒,甚至所有有关啤酒的信息?杨致远想到了他在图书馆的经验,然后萌生了一个简单的想法:像整理图书那样,把众多网站收集起来,分门别类的整理出来,然后建立一个自己的站点,把它们链接到这个站点上。

雅虎的前身——“杰里和大卫的万维网向导”(Jerry & David’s Guide to the World Wide Web)就这样诞生了,并很快受到热烈欢迎。杨致远和费罗则干脆将博士论文放在一边,在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移动车房里整天倒腾不停,直到越来越多的网民涌入站点,把学校网络搞到不行,学校把他们赶了出去。

之后,当时最著名的互联网公司——发明了一款网络浏览器的“网景”,收留了杨致远和费罗的站点,而且给予了很好的待遇——将浏览器中的网上索引链接给了他们。当“网景”浏览器的用户按下“网上索引链接”的按钮时,就自动访问到杨致远他们的网站上。杨致远和费罗的因此迅速“网红”。

到1994年年底,“杰里和大卫的万维网向导”的网站链接目录,以及链接网站的数目、权威性和实用度都远远走在了同行前列。这让杨致远和费罗开始认真思考:要不要办一家真正的互联网公司?

当时,杨致远的博士学位还没有拿到,如果拿不到博士学位,他自己无所谓,但母亲会比较失望,这让他一度很纠结。“对中国人而言,放弃博士学位去做当时还不确定有前途的网站,这实在是不太对劲。”最终,他选择了去做一个互联网公司。理由是:博士是随时可以去读的,但互联网的发展实在太快了,过了这个村儿可就没了这个店儿。

1995年初,杨致远和费罗在一片狼藉的办公室,接待了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的投资人,并拿到第一笔风险投资。Yahoo!随即诞生。

Yahoo!成立不久,不少大公司都找上门来,希望收购他们,但杨致远和费罗统统拒绝了,他们自信可掌握并创造完全不同现在的大未来。

杨致远和费罗希望让Yahoo!成为给全世界网民提供最丰富和最有效信息的互联网公司。这需要三个条件:一、Yahoo!可以提供全世界最多的内容;二,雅虎的内容要继续更有效,更有品质;三、Yahoo!要开到全世界,全世界的人都要知道Yahoo!当然,还得有个前提:Yahoo!能赚钱。

互联网公司如何赚钱?这是所有互联网创业者都在寻找答案的问题,杨致远和团队最先就此给出了回答:通过开放且免费的内容吸引网民眼球,再将眼球转化为生产力,转化的方式是向企业卖广告。这也是雅虎后来成为雅虎的关键。

内容免费、开放、靠商业广告盈利,当时的互联网世界,只有Yahoo!清晰地想清楚了这条路,而且坚定不移地走了——即便推出广告之初,不少人还专门写邮件过来破口大骂。甚至,他们第一年就实现了200万美元的大收入。

这套至今管用的游戏规则,让Yahoo!成了全世界最早知道如何挣钱的互联网公司,也让杨致远和费罗成为整个互联网商业化的启蒙导师。

这也是杨致远和费罗对互联网最重要的贡献,足以载入史册,成为行业奠基人的贡献。这让他们成了互联网商业世界的贝尔、瓦特与爱迪生。

杨致远后来曾总结,雅虎之所以快速成功,除了内容的优势,最重要的是他们更更早更快地起跑。他说,Yahoo!拿到风险投资的时候,比做同样事情的人提前了6个月。“这6个月,在因特网上就等于好几年。提前起跑以后,如果你一直跑的话,就越跑越快,与别人的距离也越拉越大。”

找到这个广告模式后,他们的“一直快跑”开始更快:投资人更相信互联网的未来,更相信Yahoo!的未来,Yahoo!也被更多资本青睐。1995年8月,Yahoo!出现资金短缺,公司开出4000万美元的融资活动。一个月内,路透社和孙正义的软银都成了他们的伙伴。其中软银还在此后进一步与Yahoo!合作,共建了Yahoo!日本网。如今,它则成为雅虎在互联网唯一的存在。

在资本的狂热追捧下,1996年4月12日,Yahoo!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并创造了股票定价13美元,最终以33美元收市的“奇迹”。当时的Yahoo!,包括杨致远和费罗两人在内,一共才有49名员工,而上市的第一天,其市值已高达8.5亿美元。

在Yahoo!的标杆影响下,此前被怀疑的互联网迅速成为资本争相涌入的行业,众多两手空空但创意无穷的年轻人开始走上舞台,书写奇迹。美国经济的增长极也加速从华尔街变成了硅谷。

推动互联网走入资本争相拥抱的时代,这也是杨致远和费罗在奠定游戏规则之外,对整个互联网的又一重大贡献。包括马云、马化腾在内的一代中国互联网人,都得感他们的这个率先冲锋与成功。

到1997年,Yahoo!的日均访问量已达到6500多万人次,比所有对手访问量的总和还要多。随后的几年,Yahoo!的访问量和市值如火箭一般,直冲云霄。2000年3月,雅虎成为人类史上第一个千亿美金市值的互联网公司,市值最高接近1300亿美金,超过通用汽车、亨氏食品和波音公司三大世界500强老牌巨头的市值之和。

时常以光脚丫,格子衬衫和牛仔裤形象出现在全球媒体的杨致远和费罗,也成为硅谷梦想的代言人,其耀眼光芒,甚至让其他互联网创业者深感绝望。

但也从此开始,他们再也没有站到更高。因为,从此之后,除了当年几乎耗掉Yahoo!三分之一的现金,下重注拥有阿里巴巴40%股份之外,雅虎再也没有作过什么正确的决定。

【2】帝国崩溃的唏嘘

曾经手握一把天牌的世界霸主,到底是怎么玩死自己的,而且还死得这么惨?原因很多,说法不一,我也曾写过一篇文章,在惯常的讨论之外,提出三个导致雅虎败局的关键。再次精要如下,供参考:

本来就没那么厉害

成功是怎么来的,又如何持续?这是个大问题。

一个企业走向成功的路径各有不同,但大致上可分为两种:一是人的能力对成功起了决定性因素;二是天时地利、因缘际会是成功的重要前提。无论是更靠哪者成功,要想持续成功甚至成为伟大,则需要足够强大的必然的能力。

雅虎快速崛起为全球网络霸主后,很多人把它的成功等同于创始及经营团队的英明神武,甚至认为是他们的必然能力造就了必然的雅虎。

但事实可能并不是那样,真正造就雅虎的更多是天时、地利与因缘际会,其初期神话般的成功,很大原因是幸运地骑在了这些东西之上起飞。

成了时代的幸运儿之后,能否修炼出必然的能力,把将原本可能更多依赖时代幸运的成功,变成精心谋划,甚至深思熟虑的必然产物,是企业能否从成功走向伟大的关键。如能,则伟大;若不能,则哪里来回到哪里去。

雅虎后来的衰败,不过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证明了:在偶然、天时、地利中爆发的他们,在第一代世界霸主和千亿美金帝国的背后,其必然的能力没有那么厉害,虽然他们足够厉害,但没有媒体和业界仰望甚至敬畏的那么厉害。

李嘉诚曾说,对他而言,一场最漂亮的仗,是一场事前将得失利害计算得最清楚的仗。从这个意义上说,雅虎曾经的成功,本身就不是一场漂亮的仗。

看对了趋势,押错了方式

很多人认为,是杨致远和团队没有远见,看错趋势,才导致了雅虎的败局。这种看法并不客观。

互联网的大趋势,杨致远10年前都看到并且看准了。华商韬略2005年出版首部文献时,曾多次深夜越洋电访,全面、权威地报道过杨致远和雅虎。当时,已经投资成为阿里第一大股东,坚定看好电子商务的杨致远,曾在电商之外明确表示:社区、内容、搜索、个性化,是未来互联网的四个战略核心。

这不正是这些年来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吗?看准了未来的趋势,却押错了赢得未来的方式,才是雅虎的致命伤。

雅虎第一个押错的是搜索和内容的未来方式。杨致远和费罗为了让人们更便捷地在网上获得想要的信息而创立雅虎,让雅虎永远帮助人们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最多最想要的信息,也是杨致远和费罗对搜索与内容的长期梦想。杨致远说,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三个条件:一,全面:信息十分丰富;二,世界性:可以找到全世界的有用信息;三,品牌:要让全世界的网民都知道Yahoo!。

他说的都是对的,但如何全面、世界性、有品牌影响?雅虎押错了宝。

起初的雅虎,本质上是一个内容搜索公司,他们的页面也曾经跟今天的专业搜索引擎更类似。但走着走着,雅虎觉得依靠搜索意味着“内容还是别人的”,他们要自己掌握内容才行,于是大干快上,朝向门户和媒体公司而去。进而发生了今天想来很荒唐的事:当全球互联网加速转向技术驱动内容甚至一切时,雅虎,这个全球互联网霸主却回归传统,将大量精力放在了人工做内容之上。

悲剧很快发生,技术驱动内容很快走到人工干死也干不出那么多内容的程度。雅虎这才猛然发现,谷歌那条什么都没有的搜索框,才是帮助人们最便捷地获得最多最想要信息的最好方式,而人们心目中寻找内容的最佳方式与品牌,也悲催地变成了那条“内容是别人的”谷歌框。

押错了搜索、内容的未来方式,让雅虎输掉了一大局。而错过内容、社区的未来方式,错过移动互联网,则让雅虎彻底葬送了自己。

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在移动互联汹涌澎湃的大潮里,雅虎既没有自己研发出一款叫好又叫坐的大产品,也错过了通过收购抢占移动互联高地的机会。曾经,10亿美元就可拿下如今3000亿美元市值(Facebook)的机会摆在他们面前,但为了少给区区1.5亿美元,他们给Facebook放了生,也掐断如今看来是他们走出绝境的最后一个大机会。

当然,话又说回来。依照雅虎后来的表现,即便他们收了Facebook,或许也还是一死。只不过,会多一个名叫Facebook的倒霉蛋垫背。

不会做优秀的失败者

如果能做一个优秀的失败者,即便错过成为谷歌的机会、即便错过买下Facebook的机会,雅虎也不至于沦落到今天的悲催。

10多年观察商业江湖下来,得出的一个经验是,很多人在成功之后都会得上一种“成功病”,而且越容易获得成功的人越容易得这种病,越是成功得大、成功得快的人,尤其是很快当上老大的人越容易得这种病。

这种病的显著病症是:已经落后甚至失败了,却继续沉醉在我是老大的路数里,继续按一个老大的思维和路数去解决问题,试图把当年雄风找回来。某些病得严重的,还会被失败打蒙圈,气急败坏,像输红眼的赌徒,走入自乱阵脚,被人牵着鼻子走的境地,想要继续赌大赢大,但最终越输越大,不但昔日雄风找不回,反倒身家性命都丢掉。

而一个优秀的失败者,则会面对现实,实事求是、站在落后和老二、老小的位置,客观理智地分析利弊,然后以重新开始,甚至从零开始的胸怀和视野,从长计议,重新规划,重新来过。做不回老大,稳住老二,老二也稳不住,那就留得青山在,放下身段,做个小但做得好,留条命,活下去,等风再起,王者归来,也是有希望的。

雅虎败到性命都要留不住的这么惨烈,很大程度上正是这个做不得小,也不会做小的“成功病”的使然。纵观它处于落后状态之后采取的策略,很多都不是一个优秀失败者,一个活下来最重要的人应有的表现。

你可以看到,它已经沦落为小弟了,但直到最后,都还在以老大的心态和姿态,财大气粗,横冲直撞,不断十亿、几十亿美元去并购,死要面子活受罪,打肿脸充胖子,不切实际,最终走到今天这个惨样子。

相反,如果它当初能面对现实,调低目标,放下身段,实事求是,以退为进,重新定位,瞄准一个有前景的未来聚焦,壮士断臂,毕其功于一役,凭其品牌、资源、团队,哪怕是跟自己的很多中国学生学习,也会比今天划算多少倍。

老大没争回来,老二更没戏,最后连安身立命也不行了。这里面,当然有过去的成功留下的包袱对其绑架太深的客观原因,但其主观上我是老大,我是领袖,我怎么能像小公司那么干的成功病心态,恐怕才是最大的障碍。

拿得起,放得下,胜不骄,败不馁,是我们经常讲的话。但真正遇到问题,尤其从云端坠落平阳之后,又有几人能真正做到?这看起来是个心态问题,虚无缥缈,但却是导致甚至主导现实世界的一个实实在在的要害。这一点,对那些当惯了绩优生的人而言,尤其是重要。什么日子都能过,什么日子都能往好处过,显然比聚光灯下侃侃而谈,鲜花掌声中优雅得体更重要。

做一个优秀失败者,国内企业家中,互联网界,当服网易的丁磊,互联网之外,当服刘永好。显然,比起往日的荣耀,在不少人的定义中,曾经是首富的丁磊和刘永好都算是失败了。但相比雅虎的遭遇而言,他们实在是赢得伟大。

首富的日子可以过,你们去当首富的日子,我照样好好过,往好过,过得好。这种不天生觉得自己就是什么人,非要怎么样的心态,真的很重要。因此你看到,网易不再是最大,但依然稳扎稳打,一路向上。刘永好不再是首富,但60多岁宝刀不老,还在办互联网银行。

而要谈到当了老大之后不会当老小,如果不吸取雅虎的教训,联想可能成另一个例子,格力则有可能是联想之外的另一个例子。纵然时代风云变幻,与时具进的同时,企业和企业家还是应该有自己清晰而淡定的远见和定见,而不是被牵着鼻子走,为了做大而大,为了捍卫老大而不断做大。

很多事,心要稳,心稳了,手才稳。尤其格力,可能需要稳稳心了。

20年来,互联网风云变幻,潮起潮落,一个机会起来,一个机会下去,一个机会又来。机会,是今天尤其被人关注的话题,就机会而论,Yahoo也给人一些启示和参考。我们所想到的主要包括:

一、机会永远是有的。以国内互联网为例,当你觉得搜狐、新浪、网易绝对不可战胜的时候,阿里巴巴、腾讯、百度起来了;当你觉得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不可战胜的时候,京东、美团、滴滴、今日头条们还是站起来了;当你觉得门户不可战胜时,电子商务站起来了;当你觉得电子商务不可战胜时,微博又站起来了;当你觉得微博不可战胜时,微信站起来了……当你觉得微信不可战胜时,或许已经有人将要站起来了,甚至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会站起来,而且会站到那么高。

二、机会往往是被看上去没有机会逼出来的,而且一定不是重复过去的机会。Yahoo!靠门户把握了第一个互联网大淘金的机会,但或许正是他把这个机会占得太恨了,所以才逼迫其他人去寻找其他机会,进而有了谷歌、有了亚马逊,有了阿里、腾讯,有了越来越多人,挖空心思去想:我怎么用新方法去盈利,因为我不用新方法,就翻不过他们这些老大山。

三、还是重申一个老观点。机会来自对人类永恒需求之变幻方式的把握。我曾在多篇文章中谈到,人类的需求从趋势来说,几千年都没什么大变化,无外乎是吃穿住行,生老病死,饱暖情欲,更好的,更好的。在我眼中,也没有什么互联网不互联网公司,所有公司本质上都是供应需求的公司而已,区别在于,你以什么内容和方式去满足这些需求。

老公司的没落,新公司的兴起,给所有创业人最大的启示应该是:成功源自你把吃穿住行、生老病死、饱暖情欲搞出了更好更新的方式;失败则源于,别人用更好更新的方式搞掉你的方式。

搬到互联网上,有个时髦的词叫场景。场景的核心,其实依然是方式。

或许是有鉴于Yahoo!的教训,马云在阿里巴巴推行了“履带战略”——淘宝当第一阵营,然后是天猫,接下来是支付宝,再是云计算,再是菜鸟,如今最新的履带已经链接到健康医疗、体育和娱乐,一轮接一轮,力争阿里永远做着当时最好最旺的生意。如果您认真去研究他的这个战略,其核心归根到底,都是在预测未来吃穿住行,生老病死,饱暖情欲的变幻节奏与方式。

最后,也还有一个警告。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30多年的时间,把闭关锁国,落后挨打几百年欠下(也是攒下)的发展和财富机遇飞速释放,造就了一大批本事其实没那么厉害,但却借助时代机遇飞上天的成功者,其中不乏很多当今的巨头企业和知名企业家。

如果不抓紧必然能力的修炼,当这种先机不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些巨头中有多少会像雅虎一样,在激烈竞争中往下掉?我的估计是,不少。

最近一些自媒体把雅虎的失败归结为杨致远,甚至认为没了雅虎他多么的凄惨,这是很不对的,也不带这样的。

华商韬略曾写作《从全球偶像到中年大叔,他身价少掉几百亿,但却更富有与快乐》,讲述杨致远告别雅虎之后的事业与生活。如您有兴趣更多了解比马云年轻4岁的,这位互联网产业化拓荒者与时代巨人,可以点击标题阅读。

本文作者:华商韬略 | 华商名人堂 毕亚军

版权声明:版权归华商韬略所有,禁止私自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 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