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 马青(南京)
“5·18国际博物馆日”安徽省安庆市博物馆新馆开办巡馆活动,展示了正在筹建中的部分展览,然而,这座新馆当天就遭到观众吐槽,主要集中在名人籍贯上,“方苞不是桐城人么?怎么成了枞阳人”“还有姚鼐呢,也写成枞阳人了”“枞阳不是铜陵的么?怎么进了安庆博物馆”“那是历史的老安庆吧”“历史?那也是桐城人啊!清代哪有枞阳县”……
5月19日,安庆市博物馆作出回复:“将对新馆展陈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论证,同时,积极吸纳各方意见和建议,秉承更加科学严谨的态度,努力使展陈内容臻于完善。”
这个时代,人人都懂一点公关话术,像安庆市博物馆的回复就属于当下危机公关中的常用技巧,看上去特别诚恳,“论证”“积极”“严谨”“完善”,但实际上什么实质内容也没有,既没承认内容有误,也没表示要修改,对具体的内容也没有一丁点涉及,而“更加”和“臻于”这两个词,无非是表达他们现在已经够“科学严谨”了。
安庆市博物馆新馆。
倒不是鸡蛋里挑骨头,而是作为一座城市博物馆,历史知识准确是最基础要求,如果连这个都做不到,再大的规模,再漂亮的建筑,都只是买椟还珠罢了。博物馆不求大而全,但求美而精。历史上的那些名人是有据可查的,相关研究比比皆是,原本就不是多么深奥冷僻的信息,怎么就说不清道不明,还需要“形式多样的论证”?
凡是上过中学的人都背过“桐城派”的几位代表,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观众一看到方苞、姚鼐被写成枞阳人,就直觉出错的缘故。其实,历史上的桐城与枞阳是一个地方,在不同的时期叫不同的名字,不同朝代的行政区划基本一致,所以,在枞阳人中流传一种说法叫“枞阳出人,桐城出名”,意思是说,同是一个地方,因为桐城派太出名了,所以人们都只知桐城而不知枞阳。
如果说提到某个历史名人就能联想到枞阳的话,可能最熟悉的只是曾领过枞阳令的陶渊明吧。然而,明清时期这个地区只叫桐城不叫枞阳,所以,真要是治学严谨,是不会在方苞和姚鼐的籍贯上写上“枞阳”的,如果实在想把历史沿革说清楚,最多加个括号,写一句“桐城,古亦称枞阳”。更何况,也早有人论证过“枞阳出人,桐城出名”的谬误,因为归属在桐城派的文人,是以师承划分,而不是以籍贯划分。比如,举起“桐城派”大旗,成为该派复兴领袖的曾国藩,是湖南湘乡人。所以,什么出人出名的,这不过是一种当不得真的笑谈而已。
更何况,历史是历史,现实是现实,历史上叫枞阳也好,叫桐城也好,与现代行政区划中的枞阳与桐城,是不能全划等号的。至于观众为什么会有“枞阳不是铜陵的么,怎么进了安庆博物馆”的吐槽,则跟现代行政区划的进一步改变有关,2016年,枞阳县由安庆市划归了铜陵市。
如果博物馆能将这并不算复杂的历史脉落解读清楚,观众就不仅不会有疑问,反而会恍然大悟,有一种不虚此行之感,但很明显,安庆博物馆可能只想借助历史沿革而跟名人们攀个老乡,却忘记了博物馆真正该做的工作。
桐城出过著名的桐城派文化名人,并不等于说,今日桐城仍然能自称“文章甲天下”,历史上有陶渊明做过枞阳令,也不代表枞阳的发展就能沾陶渊明的光,名人籍贯之争,无非是为名为利,一者是脸上有光,寻求心理安慰,“祖上也阔过”;二者是现实有利,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但无论哪种,都不是真正的历史文化研究的态度。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