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火锅店出现了一个大热菜品——活体豆苗,绿油油的豆苗被端上餐桌时根还在土里,活力满满的气息迎面而来。就因为这份天然、新鲜,活体豆苗成为不少老饕必点菜品,这背后也印证了消费者们对真材实料、优质、新鲜食材的追求。
佳沃集团董事长陈绍鹏将这种“消费者对于优质食材的追求”称为食品行业的“新食材主义”。
这股消费需求,会对食品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又会给到食品企业哪些机会?本文将一一探索。
图片来源:sohu
消费者对食材的品质一直很上心:各种挑选优质菜品的小窍门层出不穷;购物时人们也更倾向选择更接近生产日期的商品;后疫情时代消费者对食材安全与否的关注愈加提升……
那么,消费者究竟如何判断食材的品质?考究的消费者会考虑食材的运输、包装方式等,但对于多数人,食材产地、食材的生长方式、食材的新鲜度是三个主要评价维度。
事实上,现在很多食品企业正是从这三个角度着力,不断优化创新,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1、食材产地
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风味。某些特定产区的产品的确拥有更高品质,因此也更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这一点在茶叶、咖啡、红酒等品类上体现得很明显。
近几年崛起的新茶饮品牌,就十分强调食材的品质,尤其是茶底所用茶叶的产区。2016年,新茶饮头部品牌喜茶,就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州梵净山自建500亩茶园,保证茶底的纯正与高品质。
另外一个以食材产地为强卖点的品牌,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农夫山泉。围绕着水源产地长白山,农夫山泉拍摄了一系列纪录片式广告,通过影音展示了长白山地区优质的生态环境,让消费者直观地体会到“什么样的水源,孕育什么样的生命”。
这一系列广告再次加强了农夫山泉与“天然、健康”等词汇关联,让其与其它瓶装水品牌产生区隔。
2、食材的生长方式
同样的食材因为种植/养殖方式的不同,也可能在口感、营养成分等方面形成巨大差异。因而,食材的生长方式也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有机食品是指食材在生长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物(如农药、化肥、增加剂等)生产出来的食品,并且在加工过程中也不能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因为天然、零添加,有机食品被认为对人体更有好处,近几年一直受到热捧。
国外已经有很多主打有机品牌,例如主打有机儿童辅食的法国品牌GOOD GO?T咕咕好味、主打有机亚洲风味酱料的新加坡品牌MeKhala。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中国企业也开始推出有机产品,去年零食品牌三只松鼠就上线了针对儿童的有机零食,一些商超中也开始出现有机食品专区。
3、食材的新鲜度
食品行业对食材新鲜度的追求是有目共睹的。2016年起,美国麦当劳已开始尝试将制作汉堡用的冷冻肉饼换成新鲜无冷冻的牛肉,这一举措受到了美国消费者的欢迎。
在中国,新型零售品牌盒马发现消费者格外关注大米的新鲜度、米种、产区和储存方式,主动为大米“瘦身”,推出了小包装的瓶装大米,以解决都市群体一人食也要新鲜健康的需求。
包装食品领域也掀起了一股“新鲜”浪潮。去年5月,来伊份推出全新产品“新鲜零食礼盒”,并首次提出“新鲜零食”主张。对此,来伊份制定了原料优鲜、技术保鲜、包装锁鲜、产销争鲜、配送领鲜五大标准,在产品端系统性保证“新鲜零食”的新鲜。
中国地广物博,从来不缺好的食材。但是,“有产地,无品牌”一直是食品企业,尤其是农副产品企业的“心病”。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食材的需求越来越大,且消费能力越来越高,食品企业们应该把握机遇,打造自己的品牌。
除了在食材的产地、生长方式、新鲜度上下功夫外,食品企业还可以从哪些地方入手?
1、抓住消费者饮食结构升级的机会,打造更健康的爆款食品
随着消费升级,健康饮食思潮的流行,消费者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更加追求营养平衡和健康。
越来越多消费者从传统的菜籽油、花生油转而购买橄榄油、茶油,就是因为橄榄油与茶油中更加富含具有调节血脂、增强免疫功能作用的不饱和脂肪酸。
鱼肉、海产品的流行,也是因为鱼油、海鲜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相比其他动物肉类,对人体更加健康。
近几年,不少品牌正在将“海味零食”带到消费者面前,例如真空包装的鱿鱼、扇贝、鳕鱼等。曾经无人关注的海味零食领域,也逐渐成为巨大市场下的新风口。
2、注重食品可溯源,给消费者安心
除了在生产加工环节选用让消费者放心的“真优鲜”食材,还有什么方式能够让消费者更加安心?食品企业们可以关注食品溯源技术,让食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的每个环节都清晰可见。
近来大火的区块链技术,因为其具有不可篡改及交易可溯源两大特性,正在被学界、业界应用在食品溯源领域。
2019年,沃尔玛就采用了区块链可追溯技术,消费者扫描商品包装上的二维码便可获知该款商品背后的全部生产、加工信息。一些头部电商陆续推进区块链技术在食品安全溯源领域的进展,包括阿里、京东、苏宁等。
联想旗下的佳沃集团也是最早一批应用农产品溯源系统的现代农业企业,其推出的“佳沃蓝莓”可以做到从选育、种植开始,到采摘、筛选、品控再到物流、终端等产业链,每个环节都进行有效的运营和管控。消费者扫一下二维码,就能轻松地了解每颗蓝莓的前世今生。
3、注重终端销售渠道,可先着眼于电商、精品商超与品牌便利店
有了好产品,如何打开销路?选对销售渠道也很重要。相比传统终端销售渠道(社区小卖部、传统商超等),品牌们可先着眼于电商、精品商超与品牌便利店。
这些渠道的消费主体——生活在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世代,他们有品味、对高品质生活有追求,且有一定的消费力,愿意为品牌化、具有一定溢价的食品买单。同时,他们乐于分享,拥有自传播能力,能够为品牌带来更多关注。
当下大火的元气森林、汉口二厂汽水最初便是因为占据了便利店渠道的显眼位置,迅速地走进年轻消费群体中,继而在社交平台上爆火,一跃成为国民饮品。
图片来源:Freepik
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人们更加注重品质生活,在消费领域的表现便是,消费者越来越追求高质量的商品,对国产品牌的认可度也逐渐攀高。这对于中国食品品牌的崛起,是一个大好的机会。
如何摆脱掉中国食品“有产地、无品牌”的帽子?经营管理者首先要树立品牌意识,将企业思维变为品牌思维:在做好产品、管好企业的同时,也要学会品牌推广,讲好自己的品牌故事。
烟草大王褚时健打造的“褚橙”就是很好的例证,依托创始人褚时健75岁再创业的传奇经历,褚橙将自己打造成了“励志橙”,消费者购买褚橙不仅是因为其品质和口味,更多是想品味和学习褚时健永不放弃的创业精神。这就是品牌故事给产品带来的想象空间,也能够帮助品牌占领更多消费者的心智。
今年2月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人均GDP已经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中国也已经从“产品时代”进入到“品牌时代”。在这样的时机下,本土食品企业应该抓住机会,激流涌上。
未来一定会涌现更多中国本土食品品牌,希望高品质、“真优鲜”能够成为中国食品,尤其是农副产品的代名词。
文末声明: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