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怎么读(甫怎么读拼音)

  原标题:老师提问编者答!统编初中语文春季教材的29个问题答疑

  第一期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答疑出炉啦!

  人民教育出版社微信平台日前发布是第一期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答疑,各位编者一共为大家解答了29个问题。

  七年级下册

  7个常见问题

  01

  问:《木兰诗》中“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的“骑”,qí还是jì?

  答:“骑”表示名词含义(骑的马或其他动物,骑马的人),推荐读qí(jì为旧读)。

  这个字在古诗文中的读音有一定争议。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应根据《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统读为qí;另一种则认为文言文中的“骑”不属于《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的审音范围,名词义仍应读jì。我们综合各类辞书注音及专家意见后,删去了原教材中的注音jì,即倾向读qí。需要说明的是,新旧读并不涉及词义的差别,不能简单地认为旧读jì就是错的,教师不宜拿此字读音来考学生。

  除此处外,八年级上册王维《使至塞上》“萧关逢候骑”,八年级下册白居易《卖炭翁》“翩翩两骑来是谁”,九年级下册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千骑卷平冈”,“骑”字皆照此处理。

  02

  问:《木兰诗》中“著我旧时裳”的“裳”,读chánɡ还是读shɑnɡ?

  答:“裳”字一般只在现代汉语“衣裳”一词中读轻声shɑnɡ,古诗文中应统一读chánɡ。如八年级上册郦道元《三峡》“猿鸣三声泪沾裳”,八年级下册白居易《卖炭翁》“身上衣裳口中食”等。

  03

  问:《木兰诗》“同行十二年中”中“行”的读音是什么?

  答:推荐读xíng。

  04

  问:《孙权劝学》中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更”权威的读音和解释是什么呢?最新版本的教材上的解释与之前的似乎有所不同。

  答:“更”意为“另,另外”。推荐读四声。建议以最新版教材为准。

  05

  问:《孙权劝学》中“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的“之”怎么解释?是“取消句子独立性”还是“表强调,翻译成'这样,如此'”?

  答:“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的“之”用于取消句子独立性,翻译成“这样、如此”,是全句意译时补充的。

  06

  问:《回忆鲁迅先生》中“鲁迅先生坐在那儿,和一个乡下的安静老人一样” 后半句是否存在语序不当?

  答:后半句无表述不当。突出“鲁迅先生坐在那儿”的特征:安静、平和。

  07

  问:可以解释一下为什么教材现在的通假字基本改为同义字吗?通假字和同义字两者是有区别的。

  答: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等确实不同,但考虑到中学教学的实际情况,为避免“繁、难、偏、杂“的导向,以减轻学生文言学习的负担,教材对三者不作专门区分,用“同”表示某字与某字表意一致。

  八年级下册

  15个常见问题

  01

  问:《大道之行也》中“故外户而不闭”,为什么要译成:把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感觉很别扭,还是原来译法好:外户:大门;闭,用门栓闩门。直接译成:大门不用闩(关)上,更加通俗易懂。

  答:关于“外户而不闭”,教材的注释采取的是唐代经学家孔颖达的说法:“外户而不闭者,扉从外阖也;不闭者,不用关闭之也。”

  这里的“关闭”特指用门闩把门闩上。语法上讲,“外户而不闭”中,“而”是连词,“不闭”是动词性成分,“外户”相应地也应该是动词性成分,而不应该是名词“大门”。

  02

  问:课本118页积累拓展的第四题,是李白的诗《上李邕》第六句是“见余大言皆冷笑”,但是网上能查到的版本都是“闻余”,该怎样解释呢?

  答:这是古诗文的异文问题。这首诗教材依据《李白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收录,其中的文字就是“见余大言皆冷笑”。

  根据该书校勘记,的确有少数版本作“闻”,作“见”的更多。清人编纂的《全唐诗》选录此诗作“闻余”,《全唐诗》影响一直比较大,所以在网上查到的大都是“闻余”也是不奇怪的。

  03

  问:《马说》中的“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1)要把这个祗字当做通假字吗?

  (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中的“祗”书下注释是“同‘衹’”,既然后面又说“衹”并非通用规范汉字,那为何不直接注释为“同‘只’”呢?这样更明白,更好记好写。

  答:可以视为广义的通假字。

  事实上古人在表达表达“只”这个意思的时候会有“祗、衹、祇、秪、秖”等多种写法,或者说,“祗、衹、祇、秪、秖”在“只有、仅仅”这个意义上是通用的关系(因为字形太接近了),但《通用规范汉字表》规定,“衹”是“只”的繁体字,“祇、秖”是“只”的异体字,而从“祗”不能直接到“只”,所以需要从“只”的正式繁体形式转一道,所以被迫采用了一个非规范汉字。

  这样做更严谨,也便于理解“祗—衹—只”之间的关系。

  04

  问:《马说》中关于“石”的发音,有读者回应:

  (1)“一食或尽粟一石”的“石”,怎么读更妥?

  首先学生手头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杨合鸣主编的双色版平装本2013.5重印,第477页,就明确标示“石”读dan。其次,既然专家一再强调,没加注,就按现代规范的读法!那现代字典、词典都明确规定“石”做量词使用时读dan,那就读dan,无需再去纠结古代的读法,同时读dan还很“顺口”,否则“骑”“裳”等字又该惹来更多的争议之声了。

  (2)如果是“应该读shi”,那后面的“至于、则”是不是与句子的意思不太符合?“至于、则”改为“而且、也”是否更符合句意?

  答:(1)使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请认准“原编者王力、岑麒祥、林焘等,修订者蒋绍愚、唐作藩、张万起等”,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版本,目前最新的版本是2016年出的第5版。

  这个比较权威。这本字典“石”字只有一个音,就是shí。《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新华字典》(第11版)规定“石”作为量词读dàn,但也明确指出,“在古书中读shí”。

  《马说》是古书里的文章,读shí没有疑义。至于其中的道理,请看相关文章《〈马说〉中“一食或尽粟一石”的“石”到底读啥?》

  (2)原文中的“至于……则……”是承着上一句来的,因为上一句说的是《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两部现代汉语辞书,这里另起话头说古代汉语辞书,用“至于……则……”并无不妥。

  05

  问:《核舟记》中“虞山王毅叔远刻”,“甫”在这里通假吗?

  答:“甫”本身就有尊称的意思,不必视为通假。

  06

  问:《核舟记》中“神情与苏黄不属”的“属”,读shu还是zhu?

  答:读shǔ。

  07

  问:《核舟记》中“中峨冠而多髯者”中冠的读音,这里用作动词,需要读作四声吗?

  答:不读四声。“峨冠”是“高帽子”,这里活用为“(戴着)高帽子”,只是一种临时的活用,不必改读四声。读四声时,是使用它的固定下来的动词义。

  如果读成四声,就不是“戴着高帽子”而是“高高地戴帽子了”。当然,这里也不一定非要理解成活用,译成“中间那个高帽子、大胡子的”也没问题,这样就更不存在读四声的可能了。

  08

  问:《核舟记》中“诎右臂支船”的“诎”原来注释是同“屈”,弯曲,现在为什么把同“屈”去掉了?它还是通假字吗?

  答:去掉“同‘屈’”,就表示不是通假字。因为“诎”本身就有弯曲的意思,不必同“屈”。

  09

  问:《小石潭记》中“下见小潭”一句"见"是读xⅰan还是jian呢?

  答:读jiàn。

  10

  问:《诗经二首》中“钟鼓乐之”的“乐”究竟读“le”还是“yue”呢?

  答:读lè。

  11

  问:《桃花源记》中“桑竹之属”中的“之”怎么解释?

  答:跟现代汉语里“之类”的“之”一样。建议不要单独拿这个“之”字出来考学生,没什么意思。

  12

  问:《桃花源记》中关于“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的“有”字,应该怎样理解?我翻看教参,是把它翻译成“有过(汉朝)”。但查《汉语大词典》,“有汉”的“有”,是把它理解成助词的。类似的如:有唐、有宋、有明、有清。我觉得,从句式的角度看,“有”作为名词词头,在“不知……无论……”句中是能够讲通的。怎么给学生讲清楚、讲正确?

  答:从语感上说,把“有”解作虚词也通,而且从同时代的语料中可以找到不少“有汉=汉”的用例。

  但是,目前没有有力的证据能够排除“有”作为实词的可能性,而且“有”作为实词是常见、常用的用法,如果意义上可以讲通,词法和语法上也无法排除,就可以暂时不考虑其他。

  13

  问:文中对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押韵的解释很牵强!

  答: 古人写诗用平水韵表,平水韵表分上平、下平、上声、去声和入声。杜甫的这首诗中黑、裂、绝、彻同属入声字九屑。平水韵反映的是中古音的押韵规律,如果我们能够用中古音读,押韵押得好好的,一点问题都没有;有的方言保留了中古音的一些特点,读起来也是押韵的;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只能拿普通话或北方方言来读,听起来的确不押韵。

  不押韵就改读硬押,既不是中古音,也不是普通话,等于生造了一种不伦不类的新式发音,是不可取的。

  这不是我个人的观点,北大中文系汉语专业的唐作藩教授(王力先生的弟子)在1980年代就写文章谈过这个问题,我的说法都是从唐先生那里搬过来的。

  14

  问: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是“更著风和雨”,还是“更着风和雨”呢?

  答:“着”“著”两种写法都对。

  15

  问:《核舟记》中“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的“简”应该解释为通假字(如通“检”)吗?

  答:不用。在古代文献中,“简”直接解释为“挑选”的例子出现得很早,也非常常见,因此一般将“挑选”视为“简”的固有含义,不必通“检”才能解释为“挑选”。

  九年级下册

  7个常见问题

  01

  问:《送东阳马生序》“未尝稍降辞色”一句中“降”的读音和意思各是什么?

  答:这里的“降”读jiàng,减、退义,“稍降辞色”的意思是稍微将言辞放委婉些。

  02

  问: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被白发”的“被”怎么读?

  答:按照词谱,“被”应为仄声。这里的“被”是覆盖义,读为bèi。

  03

  问:《陈涉世家》中“楚人怜之”的“怜”字,旧版语文书注释为“爱戴”,统编教科书中为何改为了“哀怜、怜悯”?

  答:“怜”没有爱戴的义项。对地位比自己高的人用“怜”,一定是因为对方有悲惨遭遇。在对方没有悲惨遭遇的情况下,表达“爱戴”的意思,不太可能用“怜”。

  04

  问:《送东阳马生序》中“容臭”的“臭”,读xiù还是chòu?

  答:读chòu。《汉语大词典》中“臭(chòu)”字的第二个义项是:香;香气。容臭即香囊。

  05

  问:文天祥《南安军》中,是“出岭谁同出?归乡如不归!”还是“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答:两种版本都有。四部丛刊本《文山先生集》中是前者,教科书目前依据《文天祥诗集校笺》(中华书局2017年版)用后者。二者都不为错。

  06

  问:《出师表》中“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的“效”,教科书中注释为“功效”,整句话怎么翻译?

  答:如果直译,可译作:将讨伐奸贼兴复汉室这一可取得功效之事托付给我。也可意译为:希望陛下责成我去讨伐奸贼兴复汉室并取得功效。教学时,教参译文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不必逐字对应。词语的含义和用法要理解正确,具体表述上可适当灵活。

  07

  问:《月夜》中“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中的“的”是否应该写作“地”?

  答:“的”的使用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吕叔湘先生曾撰文,唐宋时期,用作虚词的de,多写作“底”“地”,大概是因为“底”“地”二字的实词义都是日常应用的字,仍作上声和去声,需要找一个别的字代替轻声音,于是找了不常用的“的”字。“的”自元代逐渐替换了“底”和“地”(《论底、地之辨及底字的由来》)。在五四运动之前,助词de主要采用“的”的形式。1919年“的”字带来的歧义现象又引发了一场辩论,当时的学者认为要分化“的”的功能,于是开始讨论“底”“地”“的”的分工并进行实践,但此后的二三十年,“底”不再有助词功能,而“地”“的”保留了下来。在现代汉语规范中,表示定语和中心语修饰关系用“的”,表示前边的词语是状语用“地”。这首诗作于1917年,为了体现诗歌的原貌,教材保留了“的”的形式。

  转自 | 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文作者 | 七年级下册:韩涵

  八年级下册:陈恒舒

  九年级下册:胡晓

  编辑 | 姜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