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打算通过借道朝鲜丰臣秀吉怎么死的,直接进攻明国,但朝鲜是明国的小弟就直接拒绝了。丰臣秀吉后来就以朝鲜不听话为借口,先灭朝鲜,再图明国。
其实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在丰臣秀吉手下混的人,太多了,日本也就这么多的领土,为了满足武士们的欲望,决定以朝鲜为跳板,进攻明朝,继而瓜分大明帝国领土。
还有一个就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
当时丰臣秀吉统一了日本,日本出现大量的武士,在战争时期还好,还有事做。但统一后的日本,大量武士,就没事做了,对社会的稳定有了一定的威胁。
出兵朝鲜,进攻明国,一来可以掠夺土地和金钱,二来可以大量的消耗日本大名的实力(有钱出钱,有兵出兵)继而可以巩固自己的政权。
(顺手点个赞呗!!!)
丰臣秀吉是谁,丰臣秀吉如何能一步步统一日本?
丰臣秀吉是日本战国时代的“战国三英杰”之一,也是日本战国时代的第二个“天下人”(即统一日本的人)。
秀吉出身丰臣秀吉本来并不叫这个名字,丰臣是后来朝廷下赐的氏(同源氏、平氏),而他的苗字是羽柴(同织田、武田),全名应该是“丰臣朝臣羽柴太政大臣秀吉”。
秀吉早年的事迹其实并不明确,并没有一次史料可以证明他的早年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不过根据后来毛利家的记载,秀吉早年可能是个流浪各地的贱民。
现如今对秀吉的出身都是从江户时代的军记物《甫庵太阁记》、《太阁素生记》里面得出的,虽然军记物是类似《三国演义》这样的作品,但是相对来说《甫庵太阁记》的可信度要高一些,毕竟小濑甫庵是与丰臣秀吉同时代的人。
一般小说里都说秀吉是织田家铁炮足轻木下弥右卫门的儿子,该说法出自《太阁素生记》,但是这种说法并不可靠,因为秀吉出生时织田家铁炮压根就没有传到织田家。现如今可考的“木下”苗字并非是秀吉父亲留下的,而是秀吉妻子宁宁娘家人的苗字,所以《太阁素生记》很可能是为了粉饰秀吉出身篡改了一些历史。《甫庵太阁记》里,秀吉的父亲就是现代艺术作品里的继父“筑阿弥”,筑阿弥是织田信秀的同朋众,和织田信秀关系很近,后来秀吉能够出仕织田信长,靠的可能就是这层关系,而筑阿弥是其父亲之事也是秀吉和信长对话时亲口谈到的。
织田家时代木下秀吉在出仕织田家期间立下了很多功劳,最后因为消灭浅井的缘故,信长将浅井长政的旧领赏赐给了秀吉,秀吉便在领内修筑了长浜城。作为一城之主,自然不便再用妻子娘家的苗字,于是秀吉便把自己的苗字改为“羽柴”。《丰鉴》里说,羽柴是从织田家家老柴田胜家和丹羽长秀的苗字里各取一个,但是这有可能是后世创作,因为当时除了柴田胜家和丹羽长秀以外,还有佐久间信盛等人都是织田家的家老,并且佐久间信盛的地位要比二者还要高。
通常现在认为,信长曾经委任秀吉管理墨俣川一带,而墨俣川渡河的地方即被称为“桥场”,“桥场”的读音和“羽柴”的读音是一样的。因此按照日本取苗字的习惯,秀吉就把自己的苗字改为“桥场”的读音,不过却将汉字改成了同音的“羽柴”,这样的事不止他一个人干过,德川家康在改苗字时也将“得川”的汉字改成了同音的“德川”。
在出任长浜城城主以后,羽柴秀吉跟随织田信长南征北战,平定越前、长筱合战都有羽柴秀吉活跃的身影,因此织田信长最终任命其作为自己的代官,负责对日本西国地区的攻略。也正是在这个期间,织田信长将姬路城作为新的领地赏赐给秀吉,羽柴秀吉的根据地移到了姬路城。
不过,在天正年间早期,因为织田信长要同时面对本愿寺、毛利、上杉、武田等家族,便试图与毛利家和谈,而羽柴秀吉却擅自调略了毛利家麾下的宇喜多直家,使得和谈破裂,导致秀吉被织田信长责难,并且,织田信长还拒绝救援因背叛遭到毛利家猛攻的宇喜多直家。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本愿寺投降、武田、上杉如风中残烛,织田信长对毛利家的媾和态度再度转为强硬。天正九年年末,通过羽柴秀吉的申请,织田信长决定在次年秋天支援宇喜多直家,讨伐毛利家。可惜的是,宇喜多直家在次年即天正十年正月过世,宇喜多直家一死,宇喜多军就大败于毛利军,宇喜多氏的领国接近崩溃。为此,织田信长不得不提前派出军队出阵,命羽柴秀吉率军支援宇喜多家,攻打毛利家的备中高松城。
秀吉没有想到,这次的出阵会改变他的一生。
天正十年六月,出阵不过数月的羽柴秀吉在阵中得知织田信长命丧本能寺,便匆忙同毛利家议和,回师京畿讨伐叛臣明智光秀。最终,羽柴秀吉同织田信孝、丹羽长秀的四国军团会合,一举攻灭明智光秀,为主君复仇。
夺取天下之路在消灭完明智光秀以后,羽柴秀吉并未掌握所谓的织田家大权,而是作为织田家的重要家臣的一员,参加了对信长遗产分配的“清州会议”。
织田信长和织田信忠父子都死在了本能寺之变中,家臣们便拥立了织田信忠的嫡子三法师作为家督继承人,而织田信雄和织田信孝则为了争夺三法师成年前的“名代”(代理家督)大打出手。
因织田信孝不愿履行清州会议时的决定,将三法师送到安土城继承织田家的家督,而是在柴田胜家的支持下,把三法师扣在了岐阜城。因此,羽柴秀吉在知会了丹羽长秀、池田恒兴、德川家康等后,拥戴织田信雄继承织田家家督,开始讨伐织田信孝和柴田胜家,最终扫清二人。
此时的丹羽长秀、池田恒兴地位都已经不如羽柴秀吉了,德川家康则一直在织田政权的边缘徘徊,羽柴秀吉俨然是织田信雄麾下的第一家老。然而,羽柴秀吉的野心也正是在此时勃发,为了夺取天下,他相继与织田信雄、德川家康爆发合战,同时日本各地也缔结了针对秀吉的“羽柴包围网”。
不过因为羽柴秀吉此时已成了气候,羽柴包围网最终被秀吉打破,纪伊、四国被羽柴军踏平,织田信雄被爆锤后投降、德川家康虽然在小牧长久手合战中小胜几场,但是领国却接近崩溃边缘,并且羽柴秀吉准备倾全领之力讨伐德川家。好在羽柴军出阵前发生了天正大地震,把羽柴领震得歪七倒八,尤其是把羽柴军准备出阵用的军粮震到了琵琶湖底,最终两家才转为和谈,德川家康也表示臣服于羽柴秀吉。
而后,羽柴秀吉通过在朝廷的活动,入继近卫家,出任关白和太政大臣,最终建立起了比织田家更高的公仪(大义名分),讨伐了不服从自己的岛津、北条两家,走向了统一全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