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补阳(如何补阳气最快方法)

比如煤球炉子如何补阳,连最上层的煤火都快要烧尽了,你再去以煽风旺火的方式补充火力,那就要熄灭了。在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要趁着炉膛子还热,把下面烧完的两块煤球轻轻地去掉,让最上面还着着火的煤球慢慢落在最下面,再在这个煤球上加上新的煤球,然后火就可以慢慢的烧上来了。在这个过程里面煤球是阴,炉火是阳,阳的性质是要上升,阴的性质是要下降,所以最好的炉火是要在炉子的下部有火,就像人的肾阳称为龙雷之火非常重要。单纯补火却不供给充足的燃料,是无法真正得到好的炉火的。这就是阴中求阳的道理,反过来也是一样。你想要给炉子增加煤球,却不把煤球放在火力能够达到的上部,而是放在最下面,那对于整个炉子的燃烧也是没有什么作用的,这就是阳中求阴的道理。

如果能够使阳在下,阴在上,因为阳气上升,阴气下降,所以二者能够交融和合,这样就形成一个太极图,它就像一个生命体,可以生化化生,繁衍发展。反过来阳在上阴在下的话,那就是阴阳离绝,就像夫妻各走各的,那是家庭破灭,生命消亡的征兆。你看看天地否、地天泰,火水未济、水火既济这样的卦象就明白了。

有湿气又是肾阳虚怎么办?

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有湿气的人应该多按照以下5步来调理。

1.常吃发酵食物

长期便秘的人,体内存在很严重的湿气。譬如:大便总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这是有湿气的一种表现,因为湿气有黏腻的特征。经常食用的面食、酱油、食醋、豆豉等食物,都属于发酵食物。从中医角度出发,这些食物都是养脾胃的。西方营养学家也证明,发酵食物是人类健康饮食

结构的有益补充,能够帮助人体肠道代谢更顺畅。

2.常喝粥来祛湿气

对于湿热体质的人来说,祛湿气的粥和汤水是最佳选择。比如:茯苓、薏米、红豆、绿豆等煮成的粥,健脾祛湿还能够养胃。同时还可以用冬瓜、排骨、莲子煮成汤,有清热利湿的功效。

3.经常运动排出湿气

经常慢跑或者散步,让身体适当流汗,能祛除身体的晦气和湿气。让身体健康起来,自然就平衡了,运动出汗是很好的祛湿气的方式。

4.艾叶泡脚排湿

艾叶具有很强的祛寒作用,使用艾叶泡脚能够有效的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令体内的湿寒之气排出体外。艾叶能够疏通人体的十二经络,调理身体中的阴阳平衡。体内的经络疏通了,气血循环自然就变得顺畅起来。气血健康了,体内的寒气自然而然就会消失了。将一把艾叶放入干净的锅中,然后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烧开之后继续熬煮十分钟左右就可以取出。等水自然放凉到可以泡脚的时候就可以了。

5.多做深呼吸排湿

深呼吸有利于调整我们的肺功能,也会让我们的湿气消失。因为湿气会随着呼吸呼出,并且保持通畅。

肾阳虚的人可以通过以下3种方法调理。

1.调节情绪

良好的情绪能够使肝脏更加健康,减少和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

2.

增加体育锻炼

每天坚持体育锻炼,如慢跑、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以及各种舞蹈活动。也可经常做日光浴、空气浴,每天1—2小时。

3.饮食调养

很多病症可以通过饮食来治疗,肾阳虚的人应当多吃壮阳作用的食品,如羊肉、狗肉等,根据“春夏养阳”的法则,夏日三伏,每伏可食附子粥或者羊肉附子汤,以壮人体之阳,最为有效

养阳气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

养阳气不在于我们要去吃多少补阳的补品,而在于日常的饮食起居。接下来,我们讲下7个养阳气的日常操作——

如何补阳(如何补阳气最快方法)

如何补阳(如何补阳气最快方法)

如何补阳(如何补阳气最快方法)

一、早起(和太阳同步)这里的早起,是指和日出同步地起床,正所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中医认为,人与天地相应,遵守天地运行的准则。和太阳同步起床,有利于人体阳气的升发,使人一天都有精神,活力满满,有精神、有活力正是阳气充足的反映。如果贪睡懒觉的话,久卧伤气,阳气升发不足则不能运化身上的阴的部分,就会形成痰湿,形体上看就显得肥胖。

和太阳同步,往往也就是自然醒。如果我们遮光窗帘拉得很紧,阳光不能照入,然后通过闹钟把自己唤醒,往往会精神不济。然后通过含咖啡因的饮料,强行使自己精神,这是不利于健康的。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清晨,阳光射入眼睛和颅骨的半透明部分,会刺激松果体和脑垂体,激发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进入血流,随着肾上腺素水平的逐渐上升,我们自然地醒来,精神饱满,头脑清醒。如果我们在黑暗中被闹钟声音清醒,便没有这样的生理反应。

二、早睡(不晚于11点睡觉)

中医说“早睡养阴,早起养阳”。其实早睡不仅养阴,也养阳。中医认为,晚上人体的阳气是往里收藏的,尤其是睡着的时候,所谓“阳入于阴则寐”。如果熬夜,甚至通宵,则阳气不得不保持亢奋的状态,不能入阴得养,正阳就会化为邪火。所以,经常熬夜的人容易上火,阳气化火把阴伤了。

所以,熬夜既伤阳,又伤阴。晚上休息不好,收藏不足,则早上升发无力,就算早起也没有精神,故早起的前提是早睡,至少不要晚于子时(晚上11点)睡。根据中医的子午流注理论,子时胆旺,子时不睡的话,就容易生胆火。

三、保持适度运动(根据自己的体质而定)

中医讲,“动养阳,静养阴”,运动是阳气升发必要的条件。现代人的很多疾病,都和太宅、缺乏运动有关。运动养阳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运动虽然有助于运行气血,但本身也是消耗气血的。过度的运动因为消耗太大,反而是伤阳的。对于平时很少运动的,或者体质偏弱的,运动的强度就要先小一些,比如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尽可能在户外(刮风下雨天等除外)。

另外,运动要合于天时。白天,尤其是上午,最适合运动。晚上则不宜剧烈运动。

四、避免情绪过激(保持心态平和)

《黄帝内经》讲:“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比如说发怒,怒则气上,肝火大动。这个肝火的本质就是阳气,只不过因为情志的作用,阳气化火了,火性上炎,气血大量上冲,就容易头脑发热,冲动行事。中老年人甚至可能会引发脑出血等重症。脾气暴躁的人容易上火,这个上火不是说明他阳气充足,而是说明他没有善用阳气,久则伤阳损阴。

再比如说恐惧,恐则气下,阳气下陷。人在紧张恐惧的时候,阳气下陷会导致什么症状呢?腹泻,甚至大小便失禁。养阳,本是要阳气升发,现在它下陷了,自然是伤阳的。

其他如,悲伤会使人的上焦气郁化火,思虑过度使人气结而不利于阳气升发,过喜使人的阳气耗散,都是伤阳的。

五、慎食生冷

今人阳气不足和吃生冷之物太多有关。尤其是夏天,大量吃冰棍、瓜果,以及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这些温度低、性寒的食物下肚,会大量消耗脾阳甚至肾阳,对于本身就阳虚或体寒的人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急性的症状如腹痛、腹泻、呕吐等;慢性的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四肢不温、女性月经不调或痛经等。如今人们各种过敏反应特别多,这个也长期过食生冷有关。

六、夏天不贪凉

夏天是一年最热,也是阳气最旺的季节。但是,这里所谓的阳气旺,指的是阳气行于地表,所以人们感受到热,而地下反而是凉的,夏天的井水是冰凉的。而冬天阳气潜藏于地下,地表就冷,冬天的井水是暖的。

人体也一样,夏天阳气浮于体表,而体内脾胃是偏凉的。此时腠理毛孔是打开的,一方面容易出汗,另一方面体表防御力偏弱。这个时候,如果贪凉,比如站在空调风口下,就非常容易受到寒邪。所以,现在我们去医院看,夏天受寒的(空调病、吃冷饮得肠胃病的)比中暑的还多。

《黄帝内经》讲,夏天要遵循“养长之道”,要“无厌于日”,要适度出汗,而不是整天待在空调房里,温度调得像冬天一样,又吃很多冷饮瓜果来镇压阳气。

七、冬天不贪暖

夏天贪凉损阳容易理解。冬天贪暖也会伤阳气?

冬天,保暖御寒自然是第一位的。但今人往往喜欢走极端,窝在暖气房内,把温度调得很高,好像夏天一般。当人工将环境改造成“夏天”模式,人体也会一反冬天闭藏之道,毛孔腠理开泄。《黄帝内经》在讲到冬天的养生之道时,除了讲“去寒就温”,还特别强调“无泄皮肤”。

冬天本是万物闭藏静养的阶段,养精蓄锐,休养生息,为来年春夏的生发、生长做准备。就像晚上是睡觉的时间,身体休息好了,第二天才有精神。冬天贪暖,或者没有休养好,或者特别操劳,或者过度运动,来年就缺乏阳气升发的资本。

综上所述,养阳要注意以下4点:

不过食生冷、贪凉消耗阳气;不熬夜,心态平和,善用阳气,不使阳气化为邪火;该休息的时候要休息,使阳气潜藏,保养阳气,不过度使用阳气;适度运动、早起,不抑制阳气,使其升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