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县是上海市原10郊县之一,位于上海腹部上海大川原。
1291年(元朝至元廿八年)8月19日(农历七月廿四日),朝廷准松江知府仆散翰文奏设立上海县,县治定在宋朝设立的上海镇(后来称为南市的地方),县衙设在上海镇来榷场(后来称为十六铺)上海大川原。
1298年(元朝大德二年),上海县县衙从来榷场迁至曲家湾(后来的南市光启路县左街口)上海大川原。
1915年(民国四年),上海县政府从曲家湾迁至杨家桥的南市蓬莱路171号地方(曾经成为南市公安分局的那个大院)
1927年7月7日,设上海特别市,上海县治所在的南市地区划归上海特别市,成立之初上海县治未迁移,上海县府寄居上海市。
1931年6月,上海县决定县政府迁至北桥(位于现沪闵公路北松公路口),并开始在北桥进行新的县政府各机关的场所建设,1933年1月建设完毕,正式迁入。
1945年抗战胜利,8月17日重庆派来的接受上海县的人员到达上海县三林乡(现属于浦东新区三林镇),上海县政府组成人员马上借三林镇南行街26号康姓私宅办公,后考察北桥原县府诸建筑损坏严重,需要重修,故决定先暂驻闵行镇待北桥县府建筑修复后再迁回。
1945年10月,上海县政府成员从三林南行街迁往闵行镇北庙(今新闵路530~532号)办公。
1948年7月,北桥的县府建筑修复完工,县政府成员从闵行迁回北桥原址办公。
1954年4月,上海县人民政府从北桥迁往闵行镇建设路1号(后为闵行三中所用)。
从法理上讲1931年6月到1954年4月北桥都是上海县治,只是由于种种原因寄住过南市杨家桥(1931——1933)、三林南行街(1945)、闵行镇北庙(1945——1948)。
1958年8月,上海县人民政府迁往西郊哈密路1330号(现属于长宁区)。
1959年2月,上海县人民政府迁回闵行镇建设路1号。
1959年12月,成立闵行区,成立之初上海县人民政府未迁移,上海县府寄居闵行区。
1960年12月,上海县人民政府从闵行镇迁至莘庄镇张家花园(现莘建路201号)。
1992年12月,上海县撤销,与闵行区合并设立新的闵行区,新的区政府设在莘庄地铁站北沪闵路水清路口西北侧。 上海县境域变化频繁,境域变化主要有:
(1)明嘉靖年间析地置青浦县。
(2)清雍正年间析地置南汇县。
(3)清嘉庆年间析地置川沙厅。3次析地后,境域仅及立县时30%左右。
(4)1928年(民国17年)析地置上海特别市,境域缩减为立县时7.6%。
(5)1958年自江苏省划归上海市辖,并入西郊区大部及嘉定县纪王乡部分,境域约扩大为立县时的23%。
(6)1960~1984年,划地设上海市闵行区;又陆续划出毗邻市区的各乡部分地及3个县属镇,境域又缩减为立县时的18.3%。
(7)1992年,上海县与闵行区合并成立新的闵行区。上海县域不复存在。
为什么上海的老头和老太太喜欢到处旅游?
说真的,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不光是上海的老头老太喜欢旅游,可以说全国各地的老头老太太都喜欢旅游
旅游跟物质基础还是要有一定挂钩的,生活水平越高的地方,对精神文明的追求就越高,这是永远不会变的道理
为什么老年人会扎堆出去旅游?除了上面讲的经济基础提高了,还有就是现在人的思想境界也提高,不在满足于退休在家,带小孩,老年人有他们的经济基础,在大城市的退休工人,好点的工作单位,退休工资,大几千甚至上万的不在少数,差的话,一个月三四千也算是最基本的,而且现在子女不像以前多,退休在家,带这个孩子长大,再带那个孩子长大,几乎时间都没停留在自己身上。现在四个老人,两个大人,带一个孩子,时间完全能合理的协调安排,所以也造成了退休在家的老年人没事结伴出去旅游的现象,这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
不得不承认的是,上海人的海派文化,还是相对最洋气的,上海人更容易接受不同的事情,都说上海老大爷,老阿姨穿着讲究,打扮精致,舍得花钱,是跟这一百多年开埠的文化是有关的,周立波的脱口秀不是说了吗?北方人喜欢吃生蒜,他们上海人爱好喝咖啡(这里完全没有其他意思,只是借用),这个话听的刺耳,但是仔细研究下似乎也没错,可以说大部分的比例是这样的。吃生蒜也好,喝咖啡也罢,没有哪个比哪个优秀的,不过是每个地方的生活习惯的差异造成的,但要变为一种讽刺人的话语来看,我觉得就有点小鸡肚肠了。
言归正传,总结下为什么上海的老大爷老阿姨为什么出去旅游
1 物质基础雄厚,退休工资高
2 因为开埠早的原因,上海人相对懂得享受,想的开,思想上更容易接受新的文化
3 上海交通方便,高铁也好,飞机也罢,票价相对便宜,去哪都方便
以上几点总结得出,上海的老年人出门在外旅游的比例相对是高的,也比较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