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雪融艳一点,当归淡紫芽斩魂精元石。
2.章鱼壶中梦黄粱,天边夏月斩魂精元石。
3.古池塘,青蛙跳入水中央,一声响斩魂精元石。
4.迷蒙马背眠,月随残梦天边远,淡淡起茶烟。
5.扫庭抱帚忘雪。
6.水鸟嘴,沾有梅瓣白。
——松尾芭蕉
7.流萤断续光,一明一灭一尺间,寂寞何以堪。
——立花北枝
8.雪的碗里,盛的是月光。
9.故乡呀,挨着碰着,都是带刺的花。
10.雁别叫了,从今天起,我也是漂泊者啊!
——小林一茶
11.心里怀念着人,见了泽上的萤火,也疑是从自己身里出来的梦游的魂。
——和泉式部
12.朝颜生花藤,百转千回绕钓瓶,但求人之水。
——加贺千代女
13.盛夏阳光里,听见蝴蝶相触声。
——松濑青青
14.蔷薇开处处,想似当年故乡路。
15.我庭小草复萌发,无限天地行将绿。
16.渡船春雨至 船上伞高低。
——正冈子规
什么原因让赵国在战国七雄中成为最能跟秦国硬刚的国家?
其实最能刚的国家,应该是楚国。
楚国都被打得迁都了,但秦灭楚还是费了将近三年的牛劲。
公元前225年,少壮将军李信,率20万大军灭楚,结果被楚军吊打。
公元前224年,只能老将出马,王翦率60万大军灭楚,折腾了两年才把楚国灭了。
就出兵规模来说,灭楚60万大军,应该是始皇帝统一战争中拿出来的最大筹码。
楚国为什么最能刚?
楚国是头温柔的大象,虽然不怎么咬人,但要吃掉它,就需要敌人一副好肚肠。
楚国的面积太大,西起巴山、东至大海、北望黄河、南到岭南,全盛时期有150万平方公里。就是不打仗,直接扫荡着去插旗,也得需要几十万军队。
而之所以不咬人,主要是后期不咬人了,前期可没少咬人。黄河边上的小诸侯国,基本上都是楚国给要死的。而后期之所以不咬人了,主要是因为变法太迟缓,或者说就没有变法。所以,内部诸侯割据,导致整个国家难以形成凝聚力,自然也就压榨不出战斗力。
但是,整体没有凝聚力,并不代表地方没有凝聚力。楚国的县级诸侯,就是一个个的小军阀。所以,吃掉楚国要既要消灭它的主力部队,又要消灭楚国内部的县级军阀。
那么,赵国呢?
赵国应该是六国里面最能打的国家。
秦灭六国,主要的问题就在赵国。赵国不灭,六国不死。赵国一旦灭了,那六国只能集体躺死。因为整个六国里面,只有赵国还能拼凑出堪与秦军一战的野战部队。其他战国,在始皇帝时代,已经派不出重兵集团了。
赵国的主要问题,出在制度上。简单说就是集权不够、国力不聚。这个问题是山东六国普遍存在的,因为六国的变法都不如秦国彻底。
但是,赵魏韩三晋是战国变法的策源地,所以赵国的变法也在稳步推进。
变不变法,你不用看别的,就看这个国家的有多少郡县。因为郡县是国君的直辖区域,只有这种地方才能压榨出军队和财富来。
赵国的主要郡县有代郡、云中、雁门,这是明确史料记载的,基本都是赵武灵王时期设置的。所以,赵国也搞郡县制,但问题是太少。郡县不够,你就是有力量也发挥不出来。比如楚国,土地面积够大,但根本就动员不出军队来。即便是动员出军队,也是二级诸侯们的私兵,不仅不听话而且不好使,所以也就别想压榨出战斗力。
但是,赵国却靠尚武之风把国力不聚的问题给缓解了。但凡出兵,赵国的将军们在国内说话还是非常好使的。而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洗礼,赵国的士兵一直都非常彪悍。所以,但凡打仗,赵国总能拼凑出重兵集团。关键是这些军队并非中看不中用的摆设,拉出来就能打仗,而且能打硬仗。
而这时候的其他国家,已经统统扯淡等死了。韩国,基本上就剩下一个国都。秦国高兴了,多活几年;秦国不高兴了,随时就死。魏国早被打出了恐秦症,即便不躺死也是一副垂死的模样。
还有东方的两个所谓大国。
齐国自五国伐齐后就一蹶不振,到最后连打都不用打了,齐王建直接投降。
燕国仍是一副作死的鬼样子,没事就在赵国背后捅刀子,捅完刀子就被赵国扇一顿耳光,然后一边嚎啕大哭、一边割地求和。
燕国要是早点儿觉悟,就应该在长平之战时解除秦燕联盟,然后支援赵国扛住秦国。但架不住这家伙作死,非要与虎谋皮,跟秦国这只大老虎搞结盟。
所以,这时候,六国的全部希望就在赵国圣上。只要赵国能在军事上扛住秦国,那大家就能多活几年。
赵国为什么能打?
一个原因是天下精兵之所在。
公之所居,天下精兵处也。
陈豨领兵代赵,韩信对代赵的评价是天下精兵之所在。西汉时候的代赵,就是战国时候的赵国。
为什么这里能出天下精兵?一个是制度上的传统,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把周礼治下的汉人直接给胡化了,所以尚武之风要多浓有多浓。一个是地域上本就胡汉杂居,草原胡人的彪悍、中原汉人的风华在古赵国融汇在可一起,所以能出敢战之士。
另一个原因是赵国的经济不差。
赵国地跨山西与河北,山西表里山河、河北千里平原。所以,依托华北平原,赵国的农业产出一直不比千里关中的秦国差。而且,赵国已经采取了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粮食基本能够做到一年两熟。
最巅峰时期,赵国拥有河套平原、华北平原、大同盆地和太原盆地。这些地方宜耕宜牧。所以,无论是粮食产出还是战马产出,赵国都不弱。而粮食和战马都是古代征战的稀缺资源,立即就能转化为战争力量。所以,赵国只要治理得当,日子要远比齐国和燕国好过。
但是,凡事都是双刃剑,甘蔗很难两头甜。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打造了赵人的尚武之风,这也就导致内部治理过于粗放。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国家的关注也是有限的。你不能指望赵国君臣什么都能顾虑到。
所以,赵国的经济盘子,别说赶不上秦国,甚至连齐国,也比不过。华北平原的经济产出,也就无法供应累年战事的需要了。秦国的粮食生产,都已经上升到了法律层面,农民什么时候播种、每亩地撒多少种子,都给规定好了。这么做不仅科学而且合法,不这么做不仅不科学而且违法,违法就得挨办。秦国的精细化管理已经细到了每粒种子,赵国也就真心没法比了。
再一个原因就是赵国地利,在六国中仅次于楚国。
秦国的地利是最好的。三代以来就是得关中者得天下,关中形胜一直是碾压一切的存在。后来,秦国又吞并了巴蜀一带。所以,秦战国堪称是以关中形胜携巴蜀财富,在跟各大战国比权量力。
第二好的应该是楚国。楚国的地利优势就面积大、纵深够。你秦国可以灭我,但我的疆域却能耗死你。昭襄王时代,秦国就已经把楚国打得迁都了。但这没用,你就是打不死。这跟拿破仑时期的俄国、二战时候的苏联差不多,我打不过你,但我能耗死你。
第三好的就应该是赵国。赵国,单从地图上说,应该是以山西形胜携河北财富。但是,这个适用于东汉。因为河北地区在东汉才成为经济中心,所以当时还不算。而山西形胜,在战国时代还在摸索开发。
即便如此,赵国也要比其他战国好太多。长平之战后,赵国被打残了。但为什么没死?山西战场是输了,但河北本部还在。所以,秦国基本上可以一战灭韩、一战灭魏,甚至一战灭齐,但做不到一战灭赵。最起码,秦国要先打下了山西,然后再搞一次冲锋,才能打下河北。一鼓作气、再而衰,楚国凭借纵深能让你衰,而赵国凭借形胜也能让你衰。所以,赵国就不是那么轻易被打死的。
战国前期和中期,秦国开挂以后,一直拳打三晋、脚踢楚国。但拳打三晋,主要是打魏国和韩国,跟赵国的大战并不多。除非赵国突然觉悟了,派兵支援韩魏、搞三晋联盟,这时候,秦军才能跟赵军交上火。
所以,赵国的强,一个是军事上真强,因为天下精兵和尚武之风;一个是经济上不弱,粮食和战马这两大稀缺资源都有;一个是地理上形胜,山西的表里山河完全能让秦军吃够苦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