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速成长武器:高精尖武器从大漠戈壁走向战场,他们铸就国家“佩剑”

高精尖武器从大漠戈壁走向战场飞速成长武器,他们铸就国家“佩剑”

飞速成长武器:高精尖武器从大漠戈壁走向战场,他们铸就国家“佩剑”

■中国军网记者 毛志文 郑欣宇 通讯员 姚春明

飞速成长武器:高精尖武器从大漠戈壁走向战场,他们铸就国家“佩剑”

飞速成长武器:高精尖武器从大漠戈壁走向战场,他们铸就国家“佩剑”

飞速成长武器:高精尖武器从大漠戈壁走向战场,他们铸就国家“佩剑”

基地某部歼-20战机编队出征飞速成长武器。杨军 摄

飞速成长武器:高精尖武器从大漠戈壁走向战场,他们铸就国家“佩剑”

飞速成长武器:高精尖武器从大漠戈壁走向战场,他们铸就国家“佩剑”

祖国西北飞速成长武器,大漠戈壁,空旷而浩瀚。文人笔下的豪迈与浪漫,让人欲骑战马,重返当年古战场。

而就在这片土地上,一群“空天蓝”和星月同行、与天空并肩,以磐石之志铸就国家“佩剑”,用点点战位汇聚成了一方新的“战场”。

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第一枚空空导弹在这里刺破苍穹、第一架无人驾驶靶机从这里冲上云霄……62年,他们完成了空军新型装备的试验试飞,推动空军武器装备逐步跨入四代期、空天期。

2013年2月2日,习主席来到这里,冒着严寒参观了部分装备,亲切接见基地官兵和技术人员代表,要求大家认清肩负的职责使命,再接再厉,开拓进取,坚决完成以试验和训练为中心的各项任务。

根植于心,践之于行。这之后,乘着改革强军的东风,基地开启了作战战备、武器装备试验、实战化训练的“三维一体”转型发展之路。

与此同时,一大批科技人才满怀热忱与激情,走上指控、通信、测控、靶标等战位,投身大漠、领航转型,新型军事人才方阵砥砺成长……

“曾攻关过的各型装备成为国之利器,

这一生太值了”

“那天天气很冷,习主席在机场接见了基地官兵。看见我们只穿了冬常服,主席便脱下大衣和我们一起交流。大家十分感动,备受激励与鼓舞。”

记者眼前的这位女大校磊落飒爽,说话间轻拨头发,露出了几缕银丝。她就是人称“导弹女考官”的高级工程师李鸿。习主席来到基地视察的那天,李鸿作为技术人员代表,受到了主席的亲切接见。与基地结缘32年,岁月留下了痕迹,也见证了建功立业的日日夜夜。

1988年,大学刚毕业的李鸿抱着一定要穿上军装的想法,义无反顾扎进了大西北的戈壁滩。任务不重的时候,她就把时间用在了看书上。

几年后,李鸿开始变得越来越忙碌。随着各型新装备不断飞向空天,人民空军也开始真正“起飞”。

从一把匕首到现代化作战体系初具规模,航空武器装备由弱变强。其中的32年,李鸿有幸参与并见证。

作为习主席视察的首支空军部队,基地改革转型的步伐愈来愈快。如果说过去基地是走在装备前沿,如今就是站在战斗力生成前沿,试验鉴定“准生证”的发放始终以作战为牵引。

战试训,究竟该如何定位?李鸿作了形象的比拟——

首先,我们是出卷人,这张考卷要对标实战检验出装备的真实性能;其次,我们要能够建起接近未来战场的考场;再次,要有流程机制;最后,要进行成绩评定,过去只是靠一张嘴来争论,现在我们有了客观手段,评估效果更加科学。

如今,李鸿每年都要给新来基地的年轻人讲上一课,讲这份职业与伟大的事业如何相关联。

“像歼-20等装备在试飞定型阶段我们就攻关过,而今都成为了国之利器,想想就觉得这一生太值了!”李鸿说,产生了职业热爱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也就不觉得有什么苦累。

2014年,在李鸿的建议下,作为装备试验鉴定改革探路者的基地某部组建。看到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李鸿好像看到了当年青春飞扬的自己,她带领大家研究制定试验鉴定模式机制和技术方法,在一张白纸上绘制新的蓝图。

用李鸿的话说,年轻的技术干部要靠任务来带,要帮他们找到那扇门并推开它。

新鲜血液不断输入基地,“老兵”们也在抓紧换羽转型。

早已摘得过“金头盔”、有着20年飞行经验的“老飞”陆冬辉,做了一个让不少人费解的决定——转战边疆,改“飞”无人机。

基地某部无人机飞行员群体。杨军 摄

“‘金头盔’只能说明我在行业比武中走得稍微靠前了些,可我还想飞得更久。”陆冬辉心里清楚,追求胜战的荣誉是无止境的,再战蓝天更需要崭新的平台与空间。边疆虽说艰苦,但纯粹的环境却让那里成了干事创业的好地方。

同样是“金头盔”飞行员,周大宁也完成了自己的转身。空军蓝军旅,是空军首支专职蓝军部队,更是强国空军的标志和符号。

参加演习的“蓝军旅”飞机低空突防。杨军 摄

“红军最强,蓝军最像”,口号喊得响当当,可如何真正做到?其实,坐在前往新单位的火车上,周大宁心里还在犯着嘀咕,“人最害怕的就是无知,就像闭眼走路,总是不确定方向方法到底对不对。”

走出新的红蓝对抗之路,就要转变昔日的胜败观成绩观。身为蓝军,一较高下并不是最终目的,甘当磨刀石、助推战斗力才是最重要的。周大宁说,这种思维模式的转变是最难的。

同样的纠结,陆冬辉必然也会经历。从天上到地面,从有人到无人,他需要转变得更多。“能飞会飞”,这只是用有人机的经验完成了初步任务,到“能打仗打胜仗”的阶段,则要淡化人的存在感,要克服有人机主动操控的所有弊端。

2018年,蓝军旅首次主动走出去砺剑磨刀。“明年你们能不能再来一次?”渐渐地,他们得到了兄弟单位的认可。

蓝军旅歼-10C战机进行跨昼夜对抗训练。

蓝军旅的飞行员是从全空军选拔的,并不是刚组建就可以做到最“像”,需要能力与意识上的双重拉齐。因此,周大宁要摸清每名飞行员的技战术水平,研究制定飞行员空战能力提升计划,着眼“形似且神似”。

“习主席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必须落实到一项项具体的任务之中。”这是艰难的改变,是自我突破与追求的实现,更是推进新质战斗力建设的现实需要。

“这里有最前沿的技术,

能来这儿很幸运”

今年七夕,一向“浪漫”的王发年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今年最浪漫的事就是迎风斗沙看小点,漂洋过海看海岛,翻山越岭看雪山。

王发年所在的站点主要担负测控保障任务——拿图像给数据,为指挥决策提供依据。作为站长,近些年他一直在带领大家“走出去”。

弹道越来越长,测控范围也就越来越大。这走出的每一步,都是核心测控能力的不断提升,也是能打仗打胜仗导向上的不断强化。

地空导弹实弹打靶。杨军 摄

“全地域机动、全参数测量、全天候保障”,新型号装备越来越多,任务量也就呈几何级增长。去年他们累计安全行车近7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7圈半,保障完成了一系列复杂条件下的实战化演训任务,实现了远场机动新跨越。

到过雪山、看过海岛,站点官兵们的脸庞清一色的黝黑。他们虽处戈壁最深处,却始终战斗在战场最前沿,每天头顶战机轰鸣、导弹呼啸,地面火网密布、硝烟弥漫,测量的是打仗亟需的武器性能,计算的则是未来战场的胜战概率。

“如果不创新突破,我们就只是个保障单位,强化忧患意识这很重要。”2018年,在王发年的带领下,官兵们自主设计搭建了测控数据新平台,实现了动态数据可视化,也为技术干部搭起了台子。

王伟超,国防科大硕士毕业,来到这里后用一年多的时间研发出新的处理软件,使处理速度由72小时缩短至5分钟。而当初,喜欢搞研究的他主动选择来到基地,看中的就是这儿的重要职能使命与干事创业氛围。

为日常工作注入更多科技含量,让平凡平淡不再平平无奇,离不开一个“变”字,驾驶装备翱翔天空的飞行员也不例外。

“刚刚的那个动作油门推到底了吗,为什么这么飞?”初来基地那些日子,刚结束训练走下飞机的潘少华会被问得一脸诧异,这些问题过去自己很少认真琢磨。

“就是要飞中国最先进的飞机!”几年前,潘少华和其他一些执行过所有大项任务的优秀飞行员一起来到基地。

飞最新机型、搞新型试验,这让大家兴奋不已,但他们更主要的任务是不断挖掘新型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不断提升其战斗力。

这是一次极短周期的改装,各型机交叉混飞,所有装备科目在一个月内飞完。“我们要带着问题去飞,不能用人的能力弥补装备的缺陷,而是要发现问题并改进优化。”潘少华说,这其实也是一种自我变革。

在核心办公区有一片较大的空间被大家称为“交互区”,每次飞行结束或是遇到亟需解决的难题,飞行员、工程人员与工厂技术人员就会在这里上演“三方会谈”,“吵架”更是常有的事儿。

飞行员要懂工程技术,工程人员也要摸透飞行技术,在这样的“军事民主”中,大家逐步完成认知互补与融合创新。

在潘少华的眼中,年轻工程人员思考问题方式不固定,往往会碰撞出新的灵感。

“大家都是很较真的,一旦遇到问题,就是半夜12点也要召集人讨论解决。”31岁的阮铖巍已是工程人员中的骨干。三年前,博士毕业,导师告诉他去基地可以摸到最新型装备,了解飞行员的真正需求。最终,他选择了大漠。

在这里,阮铖巍始终保持着既好奇又兴奋的状态,接触最先进武器和最前沿的技术,这里的海量数据是在院校搞研究时最匮乏的,慢慢地,所学理论逐渐与现实相对接,迸发出更大的能量。

习主席作出的重要指示,青年官兵们时刻记在心间,并转化为每一个全力以赴的日子。

凌晨时分,一群年轻人要进场伴飞,可能路上还在打着哈欠,但一下车冷风吹过,再抬头看看满天繁星,人就顿时醒了——有重要任务在等着我!而这些人的平均年龄也不过二十六七岁。

尽管一些现实困难时常会敲打着自己,但当研究成果在实战演训中得到应用,大家抱在一起痛哭流涕时,无可替代的获得感还是让阮铖巍感叹:能来这儿真的很幸运!

偏远的大漠戈壁稍显闭塞,但禁锢不了人的思想。在这里,创新开放的气息扑面而来,在每个人的气质里,在谈吐中,更在每一次的攻坚克难。

“人才是第一资源,

更是第一战斗力”

硕士王琦前段时间刚做出一个重要决定。

2015年,某测试场主体刚建完,某站助理工程师王琦就带着七八个人进驻了。一切都是“白手起家”,除去业务上的建章立制,他们还要对8公里的范围每天巡逻三次,赶上风沙雨雪天,工作量还会翻上几番。王琦在那儿踏踏实实地奋战了近三年时间。

在基地的这几年,王琦飞速成长,早已成为任务中的中坚力量。但他时刻保持清醒——这里不缺人才,缺的是能到关键岗位干成事的人。

今年他顺利考取了母校国防科大的博士,但是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他陷入了纠结。读博实现的是学位上的晋升,而留下可以继续跟进未完成的重要任务,站到工程最前列,离战场需求也更近。又是一年开学季,王琦放弃了读博仍坚守在曾经的战位,持续跟研。他说,博士以后还有机会读,但参与历史、见证历史、创造历史的机会错过了就没了。

“高学历人才,我们确实会‘高看一眼’,水再浅也要养住。”对于分过来的高材生,某站站长李国友会主动找课题与他们共同研讨,用一个个工作中的挑战激发大家的科研热情。

人才是第一资源,更是第一战斗力。而高学历人才,不仅高在学识,更高在责任心和不服输的韧劲。

基地某部歼-16战机编队出征。杨军 摄

关于新型作战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已经摸索出一套好法子——

利用好联演联训、重点型号武器试验任务等特有资源,让专业骨干到一线见学;拓宽院校培养渠道,走开与部队院校合作的路子,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采取“引智”融合培养等措施,让院士专家进行辅导交流,厂家专家到一线指导帮带,骨干到厂家跟产监造。与此同时,开展以“三考三评”为主要环节的综合考评,以考促建。

今天,站在基地改革转型的档口遥想当年,前辈们甘当守望者,用实际行动诠释家国二字的分量究竟有多重:无数个狂风肆虐的夜晚在马灯下鏖战的杨仲伏将军,为研制无人靶机付出全部身心的赵煦院士,择其一事终其一生的杨选春高工……他们看似与艰辛为伍,实则充实了一生。

而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科技人才慕名而来,专注于专业领域,技能不断丰满所带来的成就感与价值认同,又会进一步增进他们对于这份事业的投入程度。

战斗力的链路在基地实现了从工厂到战场的闭环,在某种意义上,人才的自我成长也形成了完整闭环。

接下来的路如何走得更好?随着具备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威力的“杀手锏”装备加速发展,军事人力资源的发展也会聚力实现现代化。立足全局的战略思维和作战理念、前沿高端的科技视野、高超过硬的技术能力……基地党委牢记习主席的嘱托,在人才培养上有了新的“靶标”。

“这里也是我们挚爱的家园,付出得越多爱得也就越深沉。”基地还在基层建设上下功夫,在戈壁滩上种出片片绿色,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问题也在逐步切实地解决。如今,环境美了,条件好了,后院也更稳了。

结束采访走出办公楼,晚风吹得胡杨婆娑作响,星星点点降落在夜空,明亮而安静。战友们都说等老去后,这儿有最值得他们回味的青春记忆……

来源:解放军报微信

作者:毛志文 郑欣宇 姚春明

编辑:毛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