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帽坦克:苏式坦克为什么几乎都是圆顶?

这个问题正好属于我的专业范畴,大概给大家讲解一些,苏/俄坦克圆形炮塔的一些历史和技术问题黑帽坦克。首先,我们要澄清的时,不要一谈苏式坦克或者圆炮塔,就立刻扣上落后或者“傻大黑粗”的帽子,要知道这种设计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是引领世界潮流的“先进技术”,后来美国和西方都受到这种设计的影响。其次,圆形炮塔可能现在不符合你的“审美观念”,但是这种炮塔刚出现的时候,绝对是“美艳”过人的。所以,我们谈论一种装备的优劣,要结合当时的技术能力和时代环境,才能更加客观。

黑帽坦克:苏式坦克为什么几乎都是圆顶?

(苏联T-34/76 Mod.1941坦克)

黑帽坦克:苏式坦克为什么几乎都是圆顶?

圆形炮塔的发展(从不圆到圆)其实从1939年苏联在T-34坦克上,研制了“全向倾斜黑帽坦克、小正面逼弹外形”炮塔起,从小正面外形向圆形炮塔的过度之路就逐渐开始了。这种小正面外形一经问世,就在战场上取得了良好效果,苏德双方都发现,这种外形的炮塔正面,只有中间一小块区域具备较好的弹着角度,而其他区域被击中,对于当时技术水平的全口径穿甲弹技术来说,打在上面必然跳弹,无法造成有效杀伤。

黑帽坦克:苏式坦克为什么几乎都是圆顶?

二战时期的火炮精度不高黑帽坦克,且没有激光测距仪这类先进设备,想在战场上击中这小小的“有效着弹区”,只能靠撞大运了,这块区域其实也就只有坦克正面炮塔投影的四分之一那么小,再加上整个炮塔外形极小且侧面及后面都为倾斜状态,这个大运着实不太好撞。(即下图红框区域)

黑帽坦克:苏式坦克为什么几乎都是圆顶?

黑帽坦克:苏式坦克为什么几乎都是圆顶?

(T-34坦克正面易着弹区)

根据装甲厚度与穿甲弹侵彻体之比和命中角度对全口径穿甲弹穿深效能影响,对当时的弹药来说命中角的上升会极大增强防护效果(削弱穿甲能力)。当T-34系列驰骋战场的时候,反观美英德三家的坦克,还是顶着一个方方正正的大脑袋(如下图),其坦克炮塔防御能力比苏系坦克差的多。所以考虑到战场的表现,苏联人继续将这种炮塔避弹外形发扬光大,也就是从全倾斜小正面外形向更加极端的圆形炮塔进化。

(当时英国的Cormwell坦克)

战后苏联坦克圆炮塔的发展二战结束以后,苏联人仍在继续研究如何让坦克炮塔避弹外形更加完美,正面投影更小,就出现了T-55坦克更加优化的小投影炮塔,直到最完美的圆炮塔T-62坦克出世,苏联算是走完了圆顶神教的坦克仪式。其实T-55不是不想做成圆的,只是当时苏联铸造技术还没趋于完善,只能把T-54/55坦克的炮塔分段制造,先是铸造一圈炮塔底部,再用两块D形盖面焊接顶部,所以就没那么圆了,直到制造T-62坦克时,苏联才用上整体炮塔铸造技术。

(苏联T-62坦克完美圆炮塔)

欧美等国对圆形炮塔的跟随美欧等国见到苏联坦克凭借着优秀的炮塔外形设计,大大增加了坦克的生存率(二战至战后初期的全口径穿甲弹和早期脱壳穿甲弹对圆炮塔着实没办法),美国和欧洲当然有也对这种设计食指大动,开发了M48A5、M60A3、FV4201等一系列圆炮塔或小投影炮塔的坦克。

(美国M48A5坦克,脑袋圆不圆?)

总结最后说明,不是苏联坦克脑袋圆,是大家都跟着苏联学着变圆过,只不过后来随着技术进步,方形炮塔更容易挂载先进装甲技术,才又得到优化(变扁)回归而已。总的来说,坦克炮塔的形状变革,应该与穿甲技术、装甲技术、制造工艺、材料科学的演进相结合,而圆形只是进化路上的一个阶段性成果,比较适合当时的技术和战场。至于现在对苏联坦克圆脑袋刻板印象的来源,则主要是我们接触苏俄坦克比较多,而后来苏联解体和俄罗斯经济困难,导致新坦克装备量不多,圆脑袋库存大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