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午间google退出中国,亚马逊中国确认将于2019年7月18日停止为亚马逊中国网站上的第三方卖家提供卖家服务。
闯入中国15年后,电商巨头亚马逊对全球最大市场的本土化探索发生重大转折google退出中国。
重磅! 亚马逊将退出中国4月18日google退出中国,亚马逊通知中国卖家,从7月18日起将不再运营中国国内市场业务并停止向商户提供服务。计划在90天内关闭配送中心,逐步减少对中国内销商户的支持,除了kindle和跨境贸易保留,其他业务全部裁撤。
同时,亚马逊中国区已召开各部门员工大会,自营部门将成为裁员重灾区,据悉亚马逊中国区总裁张文翊也将于近期离职。
不过亚马逊海外购、亚马逊全球开店、Kindle和亚马逊云计算将继续在华运营。
以下为亚马逊中国回应全文:
在过去几年中,亚马逊中国持续聚焦并发力跨境在线零售业务,获得了中国消费者的积极反馈和认可,为了深化这一战略转型,我们将于2019年7月18日停止为亚马逊中国网站上的第三方卖家提供卖家服务。我们将与所有卖家紧密合作,完成后续交接事宜,以确保持续为用户提供优质的购物体验。同时,此次调整中受到影响的卖家如希望继续与亚马逊合作并拓展全球市场,可以联络亚马逊全球开店团队获得帮助。亚马逊始终对中国市场有着长期承诺。在现有的良好业务基础之上,我们将继续投入并大力推动包括亚马逊海外购、亚马逊全球开店、Kindle和亚马逊云计算等各项业务在中国的稳健发展。亚马逊撤离中国也意味着裁员的开始。4月18日上午11时,亚马逊中国区召集各部门员工开会,正式宣布了公司将进行业务调整和裁员的消息。
亚马逊中国目前约有2000名员工,随着业务缩编,自营部门将最直接地面对裁员问题。亚马逊对被裁员工给出了3个月的缓冲期,并承诺将帮助被裁员工找新工作。亚马逊将给出不错的裁员赔偿金。
事实上,今年是亚马逊进入中国15周年。2004年,亚马逊通过收购卓越网高调进军国内市场,巅峰时期的亚马逊国内电商业务市场份额曾达到20%,年销售额高达70亿美元,加之淘宝和京东还未发展成熟,当时的亚马逊可谓无人匹敌。但时至今日,亚马逊国内营收及市场份额均不如人意。2018年,亚马逊中国市场份额仅剩0.6%。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亚马逊败走中国,光环不再?
亚马逊退出中国的真正原因从2004年收购卓越网开始算起,亚马逊在中国市场上已经走了近20年之久。20年里,亚马逊中国逐渐“没落”——卓越网从被收购时的中国第二大电商,变成了如今市场份额只有0.8%的少人问津的网站。
亚马逊的抽身有迹可循。
一、业绩倒退, 核心品类优势不再
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以前,亚马逊财报中还可以见到亚马逊中国业务的成绩。但自从2014年开始,亚马逊就不再将中国业务单拎出来放进财报中了,中国的业务被直接划入到了“国际(海外)业务”一栏中。
亚马逊的财报显示,2018年前三季,亚马逊北美、国际、AWS各部门营收分别为972.4亿美元、450.4亿美元和182.3亿美元。北美收入占比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下降,2018年前三季跌至39.4%。本土营收占比下降,但出人意料的是海外收入占比也在下滑。亚马逊最近十年被寄予厚望的国际业务越来越令人失望——起初国际分部增速还远高于北美,2001年分别为75%和3%,2002年分别为76%和12%。
随着亚马逊在中国电商市场份额的减少,2017年,亚马逊中国连核心品类图书也亏损了50%,据说当年还因为亚马逊中国的效益太差而取消了年会。
2008年,亚马逊在中国的电商市场份额一度达到15.4%,然而11年过去,亚马逊中国市场份额却不足1%,全国仓储中心也从2015 年的13个,关到现在只剩北京和昆山。
二、战略保守, 错失战机
中国电商特别爱造节,各种双11,双12,618等,而且这也已经成为国内电商冲业绩、扩大规模的常规玩法。但亚马逊则非常保守,极少在中国参加大促,也很少做广告营销。2013年,京东发起价格战,亚马逊不仅没有“参战”,像是双十一、618等重要电商“大战”的节日里,亚马逊也没有任何动作。可以说亚马逊在中国一直秉持着“要规模不要利润”的佛系管理理念,以至“酒香也怕巷子深”。
三、亚马逊不信任中国团队
亚马逊中国虽有中国团队负责运营,但决策权牢牢掌握在美国总部。曾经有员工爆料,亚马逊总部对中国区的控制度相当高,就连中国区办公室来了未登记的访客,都需要跟总部报备,否则就会接到质询。同时,某些产品在中国表现程度的数据、页面优化的改进都需要层层报备,而且极有可能会因为总部对中国市场不了解而被拒绝。
2011年,亚马逊中国CEO王汉华说:“亚马逊中国在全球市场扮演运营中心,而非决策中心。”
“如果中国区负责人都不能决定一件事,谈什么执行?你可以问问汉华,他可以说他想做的一切事情都能成功吗?我可以做到。”刘强东早在2011年接受采访时就预判了亚马逊的弱点,他认为核心在于对中国团队没有信任和授权。
四、刷单泛滥, 口碑下滑
近日,亚马逊被曝刷单黑幕,一条好评上百元,而删掉差评竟要800元。这从侧面说明亚马逊中国对刷单问题并未做到技术把控,对消费者来说,体验更是糟糕至极。
图片来源:网络
水土不服是亚马逊的致命伤战略选择上出了问题贝佐斯曾经说过,“我们大多是把在日本、德国、英国、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美国等取得成功的做法复制到中国,事实上,在中国,我们需要更多的市场定制。”
从亚马逊网站的购买页面、支付流程可以看出,这完全是复制粘贴美国亚马逊,实际上并不符合中国人的购买习惯。还有是Prime服务,这项服务在美国很受欢迎,但在中国并未公布购买Prime的用户数量。
亚马逊接手卓越网之后,把其打造成为了一个完完全全的中国版“亚马逊”,即不管是APP界面、商品详情还是售后服务,都套用了美亚的模板。
举个例子,作为体验,Eastland曾在亚马逊中国上买过几件商品(剃须刀、冲牙器、高尔夫GPS腕表等),而每个订单都出现了不同的问题:剃须刀价格比国内某电商平台同款贵49元;冲牙器使用的电压是110伏,而中国普遍用的是220伏,根本不匹配;该款高尔夫GPS腕表最大的卖点是能提供4万多个高尔夫球场的球道地图及技术数据,但是经过测试,其常去的几家球场都没有。
另外,亚马逊提供的退货方式,是让消费者自行寄到美国,而国内所有的快递公司都表示,因产品因置锂电池不能空运......
* 图片来源:网络
同时,在供应链和物流的打法上,亚马逊也未能因地制宜。由于顺丰和京东物流的存在,国内消费者早已习惯次日送达,甚至是1小时送达。而亚马逊依旧坚持欧美打法,物流需要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用户的逃离自然顺理成章。
如果从CPA的角度来看,亚马逊退出中国显然是因为在战略选择上出了问题,尤其是国际化精英 战略上出现了不可挽回的失误。
全球首富败在了中国在前阵子,亚马逊CEO离婚案刷爆了整个地球,女方麦肯齐·贝索斯(MacKenzie Bezos)在Twitter上表示,他们已经敲定了离婚相关事宜的细节问题。
麦肯齐可谓是最大程度成全了贝索斯:只分走贝索斯25%的股票(约36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400亿元),而且放弃在公司内部的投票权。
而贝索斯可以继续掌控亚马逊公司,并且继续维持全球首富的地位;麦肯齐拿走近36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三大女富豪。
说回亚马逊中国,前身叫做卓越网,雷军(小米)和陈年(凡客)等人创立的,2004年8月19日,亚马逊宣布以 7500 万美元的价格,收购卓越。
中国也曾是贝索斯的“心头爱”,为了做好中国业务,2007年左右他还两度到访中国。然而,在致股东信中,贝索斯面面俱到将所有业务都表扬一番,称赞亚马逊在印度市场上是下载量最高的购物应用,却只字未提中国。
而据统计,一年一度的致股东信,中国市场已经整整10年没有出现在贝索斯的信中了。
当然,在华“水土不服”国外互联网企业不止亚马逊一家:
2016年8月1日,全球第一大移动打车应用Uber将其中国业务出售给滴滴出行。
2014年9月,Adobe关闭中国研发分公司。
2014年3月,微软正式宣布关闭MSN软件。
2012年4月,乐天关闭与百度合资成立的乐酷天商城。
2012年4月,eBay将易趣剥离。
2011年11月,MySpace聚友网关闭网站。
2011年2月,百思买宣布退出中国。
2010年1月,谷歌宣布退出中国大陆市场。
2009年3月,AOL第二次撤离中国市场。
2005年10月,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
在这样一个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江湖里,惶者生存都可能不够,或者只有被迫害妄想狂才能生存。每个人,必须时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肾上腺素喷涌;必须只有忧患、只有担心、只有死亡感。
在时代的车轮碾压下,没有人是可以逃离的,如果不做好准备,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危机意识,那么当噩运来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招架不住,犹如天塌。
稳定,已经不符合这个时代的主流思维,很少有工作可以一直干下去,也很少有公司是永远存在的,只有一个饭碗是超级稳定的, 那就是:能力。
有本事的人到哪都有饭吃,即使身背巨债,依旧可以东山再起。
而大多数人目前却处于排斥学习的状态,自然也就难以摆脱迷茫,更难以挣到钱,这才是焦虑最主要的原因。
认清这个时代,拥抱这个时代,然后活好余生。
来源:高顿金融分析师综合整理自UniCareer,虎嗅APP,环球人力资源智库,注册会计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