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败现状?日本战败时间

可以用“很不好”三个字来形容日本战败现状,战后的日本已经被完全打烂,本来地域有限、资源匮乏的一个岛国,经过美军的狂轰乱炸更是千疮百孔。不但如此,还要对曾侵略过的国家进行高额的战争赔款,这更加令当时的日本雪上加霜。

日本战败现状?日本战败时间

加之越来越多的被遣返士兵和日本侨民回到国内,本来就不够的粮食就显得更加稀缺,有地方出现过因为争抢土豆和饭团而导致的流血事件,所以在战后的几年内,日本本土的居民是不欢迎这些被遣返人员的。宪兵的作用这个时候发挥不出来,因为美国人不允许他们再配备枪械和刺刀,这些宪兵只能用木棍和铁钩子作为武器,但是很快就被美国人取缔了。

日本战败现状?日本战败时间

说件当时发生在日本的小事,在日本名古屋地区曾发生过宪兵和华人劳工的冲突事件,那些没用当时还被送回国的华人劳工,可以大摇大摆的在日本街头和公园玩耍,但是因此和日本宪兵发生冲突。但是碍于当时的国民政府是战胜国的缘故,所以这些鬼子宪兵不敢怎样,只能用手中的铁钩子吓唬吓唬,但是最终双方还是发生了打斗,最终被美国宪兵赶来将日本宪兵全部抓走,并没收了他们的铁钩子。日本宪兵惧怕美国人,也从此再也不敢对华人劳工发号施令。

日本战败现状?日本战败时间

宪兵的作用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本土警察,但是却根本无法压制日本百姓的怨言和因饥饿引发的暴乱。每个地区都发生过因为争抢食物和住所而发生的流血事件,这令日本政府很头疼,不得不向占领军美国人求助,美国人接受了他们的请求,将大量的粮食源源不断的运来,才缓解了危机。

日本战败现状?日本战败时间

日本人为了讨好美国人,也为了避免美国大兵对女性的侵犯事件,不得不修建慰劳美军的场地,但也因此给经济带来了一些好转。(日本电影《人证》的故事就是真实发生过的,美国大兵经常在街头对日本女性进行侵犯,而且是多人行为,而日本人又不敢管,只能眼睁睁看着,导致很多如同“乔山中”那样的混血儿出生和悲剧故事)

日本战败现状?日本战败时间

这些娱乐场所的建立,令美国大兵很高兴,也有越来越多的女性愿意去从事这份职业,因为不但可以让自己不再饿肚子,还可以为家人拿到美元和食物。

日本战败现状?日本战败时间

除了吃的问题,面临的就是住所的问题,大量建筑已经完全毁坏,根本不适合人居住,加之越来越多的士兵和日侨被遣返回国,住就成了问题,每到晚上,满大街全是流浪人员,满地的屎尿很容易造成细菌滋生。医院也已经人满为患,战后的医疗条件简直糟糕透顶,根本就没有药品使用。于是建立难民营就成了关键之重,当然这一点还需要美国人的帮助,于是很多美军的军用帐篷发放到百姓手中,让他们暂时有了居所。

日本战败现状?日本战败时间

有了食物和住所,这些日本人很快恢复了秩序。日本这个国家也不得不令人佩服,这个民族虽然可恨,但是也令人感到可怕,谁也不会想到,不过几年时间,这些人就从废墟中站了起来,而且一跃成为东方第一经济大国,很快成为世界前三,这一点的的确确不得不令人佩服和惊叹,还有警惕!

如果在日俄战争中,日本战败的话,历史会如何发展?

这是个好问题,值得大家探讨。在这里抛砖引玉,搜集资料和大家过一把煮酒论史的瘾。

日本战败现状?日本战败时间

说起日俄战争,要做到不吹不黑,似乎很难。因为这是一场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外国战争。稍有判断力的人都明白,大清那会儿已经是朝不保夕,江河日下。大清的死对头沙俄也好不到哪儿去,腐败透顶,革命迭起。看上去,似乎只有旧日本在崛起,可实际上,日俄战争却是帝国形态的旧日本取得的最后一场胜利。而这场战争的风暴眼——无论是大清的辽东人民还是李氏朝鲜,却又是沉默的,无声的。

日本战败现状?日本战败时间

首先聊一聊为什么会有这场战争。再次,探讨一下日本为何取胜。最后,妄想一下剧情反转后各国的结局。

日本战败现状?日本战败时间

(日军炮兵在进攻)

日本战败现状?日本战败时间

数百年的东北亚大变局蒙古、明朝的相继衰落,是东北亚变局的开始。蒙古的衰落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而是历经漫长岁月的结果。从蒙古帝国建立开始,蒙古一直是亚欧的霸主。但是,随着蒙古帝国的分裂,本来聚于东欧,受金帐汗国控制的俄罗斯人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东进。到了明末清初,俄罗斯人已经到达东西伯利亚。这是亚洲从来没有的过的局面。也是日俄战争的缘起。

日本战败现状?日本战败时间

正统蒙古帝国之后继承蒙古战斗力的是漠西蒙古,即卫拉特人,或者称厄鲁特蒙古。简单地说,卫拉特人从明初就开始崛起了。明成祖朱棣打的就是卫拉特人、土木堡之变打颓明朝的还是卫拉特人、清朝康雍乾三个皇帝打的还是卫拉特人。卫拉特人可不是吃素的,纵观卫拉特战史,他们总是以少打多,这个总人口六十万上下的族群,用两三万卫拉特蒙古军对付十万明军或是清军是常态,而且经常打得不错。卫拉特人从明初到清朝乾隆年间,纵横天下三百多年。鼎盛时控制新疆、外蒙部分、青海、西藏、中亚、东欧——没错,土尔扈特人的势力范围就是东欧,土尔扈特人是卫拉特四部会盟的一部分。毫不夸张地说,臣服于卫拉特人的地域和清朝控制的地盘差不多大。清朝和沙俄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击败卫拉特人。

从此,蒙古人退出东亚棋局,只作为清朝的同盟军存在。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朝动用蒙古军队进行了最后一次大规模对外战役——通州八里桥之战。在这场战斗中,蒙古马队被英法联军的康格里夫火箭及其殖民地轻骑兵击败,算是退出了对外战争。但是,蒙古马队仍然活跃在国内战场。直到高楼寨战役,僧格林沁的蒙古马队被汉族中的战斗民族——由黄河下游鲁西南、苏北、淮北的汉族骑兵所组成的捻军击败,才算是完全退出历史舞台。清朝的衰落由此加速。

(通州八里桥之战)

清朝这个王朝实际上也是蒙古王朝的延续,因为他们的贵族中有很多蒙古血统。在广袤、人口稀少、气候严酷的亚洲内陆,高机动性的骑兵一直是主力兵种,清朝借助骑兵优势,打下了一千二百万平方公里的江山。但是,清朝也不是光用骑兵,清朝前期也注重火炮。

清朝的火炮来源有二。第一,为明朝的底子。第二,为传教士帮助铸造。总之,清朝自身对于火炮技术的研发是不够重视的。康熙年间,清朝利用火炮技术,将沙俄锁死在黑龙江以北。清朝甚至不允许沙俄在勒拿河以东进行大规模开发与移民,大有控制整个东西伯利亚的意思,

如果这个剧情一直不变,根本不会有日俄战争。因为在尼布楚条约有效之时,沙俄根本看不到日本海。

大清的高级打工仔清朝真正的危机是在太平天国战争时期,历史记载,清朝为了平定太平天国,竟然从东北频繁抽调西丹进入南方战场。

什么是西丹?满语,少年兵之意。即抽调未成年的锡伯族、达斡尔族男孩从军。这是饮鸩止渴,对于东北防务的打击是致命的。

在那时,英法联军几乎同时进攻北京。清朝本来以为他们的蒙古军队是可以击败英法联军的,因为清军的蒙古马队在清朝历史上一直很好用,几乎是指哪儿打哪儿,所以清朝抽调蒙古马队在通州决战,没想到败得一塌糊涂。蒙古马队的失败,导致清朝不得不完全依靠汉族团练,由此产生了湘淮军势力。但是,湘淮势力并不是清朝计划内招生,而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妥协之策。因此,清朝对湘淮势力一直不太放心,总隔着一层。

这一点,曾国藩和李鸿章李中堂心里也明白。

沙俄看准时机,在清朝最虚弱的时候夺取了清朝北方的领土,从此得陇望蜀,开始影响朝鲜和日本。引发日本的警觉。在当时,沙俄对朝鲜釜山、马山浦(今韩国马山市)、对马海峡,对日本尚未完全控制的北海道都有野心,引发日本国内激烈抵触。沙俄更是在日俄战争前通过强硬手段夺取了马山浦(釜山以东45公里),并将马山浦门户的巨济岛纳为他国不能开发的地区。这样,沙俄势力实际上已经独占朝鲜南部,与日本本土隔对马海峡形成了对峙。

(沙俄控制了马山 可以进一步威胁对马 然后登陆日本福冈)

这对于日本是严重威胁,日本已经坐大,不可能容忍沙俄控制对马海峡。

再回到甲午年。甲午战争说白了是清朝和日本争夺朝鲜控制权的战争。这场战争的清方主力是淮军以及北洋水师。说句大实话——这支军队地位尴尬,尴尬之处就在于他不是清朝的亲儿子,而是因为亲儿子太窝囊而后被迫认的干儿子。李中堂也明白这点,他知道自己就是高级打工仔,大清裱糊匠。所以北洋水师后期没法升级系统,没法换新装备也是必然现象。这样一支军队拉出去能打赢仗,那倒真是李中堂想不到的意外。只不过这是大清的潜规则,是终极矛盾,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谁也不能点破。所以李中堂和部分淮军军官打仗打得都比较消极。因为他们知道,仗打不好不行,打好了也不好说。总之这仗没法打。

自以为憋屈的日本日本打赢了甲午,不光清除了清朝在朝鲜的影响和地位,同时拿下了辽东半岛和山东的海军基地。这可是做梦也想不到的好事。可是这个时候,沙俄再度出手,搞了个三国干涉还辽。日本不光吐出了辽东,连朝鲜也没完全吃下去。总之,日本十分憋屈。号召全国卧薪尝胆,力争在下半场击败沙俄。

沙俄呢,不费一枪一弹,换取了清朝信任(不信任也不行),这个时候德国想要青岛,沙俄于是改要旅顺,由此成为甲午战争最大受益者。通过沙俄在二鸦以及甲午的动作看,沙俄的手段极其老辣,毫不费力拿下东北,可以说是趁火打劫的范本,很值得野心家们学习。

那么问题来了,沙俄要是真的在东北亚打一场硬仗,能不能打赢?

沙俄和清朝在康熙年间打的一仗,没有打赢。而后掠夺清朝的土地,全都是巧取豪夺来的,没有真刀真枪拿过来的。

突袭沙俄日本又不傻,怎么看不出沙俄玩儿的是空手套白狼?

但是日本要打,怎么打?

突袭。

在沙俄没有准备好的时间点,玩儿一个大的。

这个时间点就在西伯利亚铁路通车之前。等到西伯利亚铁路运力充足之时再打就晚了。

沙俄皇帝、小父亲,尼古拉二世对日本切齿痛恨。因为在他作为皇储访问日本的时候,脑袋上挨了一下,差点回不来。

巧的是,李中堂在日本签约的时候脑袋上也挨了一下,也对日本切齿痛恨。

由此可见,日本人对敌人,那是无所不用其极。也可以看出,日本民意好战,整个国家就是一部战争机器。

但是尼古拉二世一直不相信日本敢对沙俄动手。他对日本一直轻视,不乏种族偏见。在沙俄的历史上,同为东亚人种的蒙古、清朝都被沙俄打趴下了,尼古拉二世对日本有思维惯性。他说过——日俄不可能开战,因为俄国不想发动战争。

于是日本发动了突袭。攻击旅顺。在当时,沙俄有一个长期计划,那就是把旅顺军港建设成为堡垒群,只是尚未完成。而英国和日本的同盟又导致英国整个沿海殖民体系对沙俄的封锁。沙俄的海军只能绕过大半个地球去支援太平洋舰队,结果是战败。

从军事上看,沙俄通过非军事手段夺取了远东的土地,却没有足够的军事实力防守这些土地。沙俄的军事重心在欧洲,沙俄在远东的军事势力只是一条线,远远没有达到以点带面的能力,沙俄在远东的驻军只有17.5万人,且都是西伯利亚本地士兵。只要切断中东路,沙俄在远东的旅顺军事据点就会被包围,而旅顺被包围又会导致沙俄海军被消灭。沙俄在远东军事部署的弱势决定了日俄战争的胜负,这是无法假设的,也是不可逆的。也没有如果。在日俄战争时,许多沙俄士兵恐惧日军,不战而退,从士气上说,沙俄也不可能获胜。

沙俄如果想获胜,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在日本进入东北之时进攻日本本土。日本的弱点在于本土太过脆弱。如果沙俄进攻日本本土,日本兵力肯定会削弱。二战时美国进攻日本冲绳后,苏联红军就是这样做的。可是,按照日俄战争当时的军事部署来看,沙俄陆军在东北只有中东路这一条输送管道。也没有美国帮忙。也就是说,沙俄要想进攻日本本土,必须守住旅顺,然后通过旅顺进入朝鲜半岛,最终进攻日本本土。可是沙俄连旅顺都守不住,所以这明显是个悖论。

(日俄两军士兵合影)

最后,来设想一下剧情反转后各国的结局。

剧情反转后的清朝根据中俄密约。清朝官方在早期是倾向于联俄制日的。因为中俄密约的俄文名字就叫防御同盟条约。但是这个条约不是一个平等条约。清朝交出了旅顺。在日俄战争开始后,清朝没有帮助沙俄而是宣布中立,实际上这个条约没有完全达到效力。日俄战争前清朝内部各方意见都有,其中许多大臣主张联日抗俄,比如张之洞就曾说借助日本以御俄。但随着局势的发展以及同各国的交涉,各国明确态度后,清朝开始倾向于局外中立。其原因就在于清朝对于日俄战争的结局无法准确判断,客观上也没有介入战争的实力。清朝的最终目标是最大限度保存自己在东北的存在。

如果沙俄战胜,可能首先会对清朝追责。沙俄会借口清朝没有履行帮助沙俄的义务,进一步提出领土要求。按照沙俄的所谓东方计划,最坏的可能是清朝会丧失或是部分丧失长城以外的领土主权,退守关内。这在当时是完全可能的。而一旦出现这种结果,清朝可能会提前几年灭亡。

东北马贼在日俄战争中浑水摸鱼,经常偷卸中东路铁路的铁轨拿去卖钱,东北马贼袭击沙俄士兵,一次袭击就能打死打伤沙俄士兵一百多人,战斗力比清军强得多。如果沙俄获胜,首要任务就是剿灭东北马贼。可是东北马贼的出现是列强侵略东北的产物,是乱世的产物,只要东北还有外国侵略者存在,马贼就会存在。

剧情反转后的英国如果沙俄夺取清朝在西北的领土,势必和英国的博弈加剧。这也是英国和日本签订同盟的原因。所以如果日本战局不利,英国很可能会干涉。这里又牵扯出一个条约——英日同盟条约。根据这个条约,英国不会在日本和俄国单独作战的时候帮助日本。但是如果第三国站到沙俄一方,英国可能会按照条约要求,出兵援助日本。从另一个角度讲,这可能也是清朝宣布局外中立的动因。因为如果清朝和沙俄联合出兵,英国就有理由对清朝展开军事行动。但是英国的行动不会挑起大规模战争,因为英国的最终目标不是扶持日本,而是遏制沙俄。英国最有可能的行动是借机控制台湾或是中国东南沿海,然后在日本获得海军基地,以完全控制太平洋。此外,英国在营口也有通商口岸,英国不会坐视沙俄吞并东北全境。在真实的日俄战争中,英法德美四国曾经计划联合向秦皇岛派遣军队,将沙俄势力封锁在山海关外。如果俄军取胜并进攻山海关,西方列强会派兵干预。

剧情反转后的沙俄沙俄会因为这场胜利稍微好过一点儿。可是沙俄的病根不在远东,估计还是挺不过一战。沙俄取胜的可能只有一个,那就是西伯利亚铁路全线通车后,将欧洲的精锐兵力投送到东北。可是那时已经无限接近一战了,一战一旦爆发,沙俄就会灭亡。

剧情反转后的朝鲜如果沙俄获胜,朝鲜可能会倒向沙俄。朝鲜很可能会交出釜山租借给沙俄作为沙俄的海军基地,以此换取李朝的延续。而沙俄也没有能力在完全吞并东北之前吞并朝鲜半岛。所以沙俄战胜,获利最大的是朝鲜。不过英国不会允许沙俄独占朝鲜,很可能也会在朝鲜谋求基地或者特权。

剧情反转后的旧日本旧日本赢了。这个结局实际上是客观的,原因在于沙俄在远东的军事实力增长没有跟上他在远东的扩张速度。而日本在远东击败大清,已经具备了进攻旅顺的能力,日俄战争实际上就是日本对三国干涉还辽的反制。

旧日本如果战败,很可能会割让北海道的一部分权益。但是因为旧日本完成了近代化,亡国是不太可能的。沙俄也不可能同时吞并东北、朝鲜、日本。征服东北亚并不是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才出现的战略,而是日本从古代开始就存在的战略。最迟到一战,日本会再次行动,争夺朝鲜。

(日俄战争中日军士兵绘画 身后可能是是为日军进行侦查的东北马贼 再后面是朝鲜劳工)

此外,日本没有钱。日本是通过在欧美发行战争债券的方法凑钱打仗的。日本如果战败,最坏的结果是政府破产,日本一穷二白,英美会有条件的救助日本,日本会提前四十年彻底倒向英美。

剧情反转后的法国法国在东亚也是实际存在的,鼎盛时期的法属印支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还包括广州湾部分地区,是非常强大的存在。如果沙俄执行东方计划,法国作为沙俄的盟友,很可能会进攻两广。不过法国不是英俄,中国南方人口稠密,社会发达,法国不一定会得手。

剧情反转后的美国鲜为人知的是,甲午战争前后,日本曾经和美国争夺过夏威夷群岛。日本曾向夏威夷群岛大规模移民。日本国内甚至计划日本皇室和夏威夷王国王室通婚,以深度介入夏威夷局势。但是最终,日本选择放弃夏威夷,和清朝开战,夏威夷也被美国吞并。由此看出日本的胃口一直不小。美国对于清朝新政是支持的,但是美国反对清朝收回主权。日本如果战败,美国可能会趁机进入日本,把日本变成美国的海军基地,进而进攻东亚大陆。

总之,日俄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无论谁赢,对中国都不是好事,只是哪个结果更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