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寇令-被称为“东吴名相”的顾雍,为何会一生仕途亨通、善始善终?

谢邀平寇令,我是日月千年依旧。读史可以知兴替,明得失。所以背下来是没有用的,要去提炼,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关于这个问题,本质就是他功高一代为什么能做到主不疑。

平寇令-被称为“东吴名相”的顾雍,为何会一生仕途亨通、善始善终?

确实,很多权臣要么晚节不保,要么死后遭清算,少有如郭子仪和顾雍这样的智者,懂得明哲保身,急流勇退。

平寇令-被称为“东吴名相”的顾雍,为何会一生仕途亨通、善始善终?

平寇令-被称为“东吴名相”的顾雍,为何会一生仕途亨通、善始善终?

郭子仪相信大家都清楚,而顾雍我们就从以下几点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能善始善终

平寇令-被称为“东吴名相”的顾雍,为何会一生仕途亨通、善始善终?

自身为人:他是东吴名相,出身于吴中四大氏族(朱、张、陆、顾),早年更是和孙权相交于莫逆,即使这样他为人也是低调沉静,从不恃宠生娇!而且才思敏捷,善于观察,与古人所说的“静生慧”相契合。因此孙权曾言:顾公不言,言必有中!

平寇令-被称为“东吴名相”的顾雍,为何会一生仕途亨通、善始善终?

这样的性格,造就了他与同事上下级和谐的关系。

比如

事孙权:我们都知道孙权晚年喜怒无常,即使陆逊晚年也被孙权投闲置散,顾雍为什么能保持圣眷?我们接下来就了解一下:

他从来不会直接反驳孙权,当孙权派下属去找顾雍商量拿主意的时候,他如果赞成就会把孙权下属请去吃饭商量细节,如果不赞成,就不会请,久而久之,孙权问他下属顾雍的情况,都直接问顾公是否请他们吃饭。

而且劝谏方式也很特别,孙权喜欢饮酒,他劝谏的时候不会像张昭那样严厉批评孙权,而是坐在旁边,滴酒不沾。孙权自己也知趣,便有所收敛,为此孙权发出:顾公在座、使人不乐的感叹。

所以他这也是他得以为相十九年的原因,在为相期间效仿汉初治国的方式,选择文臣武将时必选称职的,从不以个人爱好去选择。而一旦派任后,他便会全心全意地委托他们。

并且他常常访问民间,收集建议,秘密上疏孙权。如果被采纳,就推功于孙权;如果不被采纳,就一直不说。

封建社会,一人一家之兴衰荣辱系于统治者一人身上。顾雍的这些表现,使得孙权很看重他,圣眷长存。

不仅如此,顾雍对同僚下属都极其尊重,接下来我们就看一下为什么这样说。

对同僚下属:在说话的时候即使持有不同意见,也不会用激烈的方法反驳对方,而是从更加理性的方面入手,再引导对方进入自己的思维,使得他们能最终认同自己的意见。

纵观封建社会,做到前面这几条的人已经非常少了,但是要想做到善始善终,仅上面的还不够,比如明初宋濂被孙子连累害的坐牢,比如霍光死后被抄家,顾雍最终善始善终的原因还因为做到了家风严格。

对亲属家人:有次孙权出嫁一个内侄女(是顾氏的外孙女),婚宴请了顾雍父子及孙子顾谭(时任位高的.选曹尚书)。当时君臣们非常欢洽,顾谭多喝而醉,醉而起舞不已,无法制止,顾雍内怒,只得留待明日。

次日,顾雍当面狠狠地责备了顾谭一番:“君王以含垢为德,臣下以恭谨为节。昔萧何、吴汉并有大功,何每见高帝,似不能言;汉奉光武,亦信恪勤。汝之于国,宁有汗马之劳,可书之事邪?但阶门户之资,遂见宠任耳,何有舞不复知止?虽为酒后,亦由恃恩忘敬,谦虚不足。损吾家者必尔也。”(《三国志·张顾诸葛步传》)

最后的寥寥数语,不可谓不重,说顾谭谦虚不够,败顾家的就是他呀,顾谭听完之后羞愧不已,面壁思过一个多小时才被祖父赶走。

结局:吴赤乌六年,顾雍病逝。死后极尽哀荣:孙权着素服往顾府吊唁,又下诏称颂顾雍:“至徳忠贤,辅国以礼”,赐谥号“肃侯”。

然后由顾济袭爵,顾济无后,所以在他去世后,国嗣断绝。

永安元年,孙休下诏以顾裕嗣爵醴陵侯。

纵观顾雍的一生,治国治家,谋国谋身无一没有做到,所以能善始善终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