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报,中国电影报道

首先给大家推荐一个能观看所有vip电影的公众号中国电影报:呆猫影视

中国电影报,中国电影报道

基本上网络上所有的vip视频资源,在这里都能看到。推荐给大家去看吧!

中国电影报,中国电影报道

中国电影报,中国电影报道

笔者第一次知道赛人还是读大学时,在一本电影杂志上看到他对国产片犀利的评论;工作以后,跟做电影的领导聊天时得知赛人是行业知名拒绝红包的影评人,传闻他从未领过任何片方邀好评的红包,这一跟经济利益相关,桀骜不驯的品性让我立刻记住了这样一位特立独行之士。

中国电影报,中国电影报道

中国电影报,中国电影报道

中国电影报,中国电影报道

中国电影报,中国电影报道

去年10月,《新京报》用两个版写了赛人,用两个版做一个影评人,这在行业内极为少见,几乎堪称空前绝后,足见赛人在同行中的认可度。当然,《新京报》这一动作也让一直低调的赛人难得在微信朋友圈刷屏了一次,虽然他本人并没有注册使用微信这一社交软件。

赛人是一个极具表达欲和表达力的观点输出者,采访他很过瘾,他尖锐坦诚的观点和爆棚的语速让你的大脑无法偷懒,必须赶着跟上他的节奏。非常难得的机会,观察君这次独家专访了这位被赞为“中国最毒舌影评人”的赛人老师。

“电影抵抗不了孤独 ,我看电影没那么功利”

赛人很小的时候便开始看电影,这种爱好一直保持到现在,几十年如一日,从未厌倦。这种长期的热情保持背后大概有一种原始动力,赛人认为自己看电影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别人看电影可能是一个自觉的状态,而他看电影其实是一个不自觉的状态。

“第一次看电影时,我觉得这个东西特别新鲜有趣,我小时候娱乐的东西比较少,就觉得电影是一个特别神奇的东西。这么多年热情并没有减退,因为随着年龄越大,你看的电影越多,你对电影的认识也会跟以前不一样,你会比以前更好地感受到电影的美。”

“年龄越大,你越感觉电影就像一个世界,一个人生。全世界有几十万部电影,虽然我还没看到那么多,但电影提供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让人不会对电影产生厌倦。像我这样的人,当我厌倦电影的时候,估计我对一切都厌倦了。所以,我厌倦电影的可能性不太大。”赛人笃定地笑了笑。

在迷影人圈子,“迷恋电影,是为了对抗孤独”这句文艺气质浓到溢出的自我表达非常有名,很多人用来做签名或者自我介绍,流行程度不亚于“当我们xx时我们在xx”句式,堪称文青圈的“网红”句。然而,快人快语的赛人老师耿直地表示看电影没那么功利,自己也不支持这个观点。

△看电影真的可以抵抗孤独?

“电影抵抗不了孤独。如果你是一个孤独的人,你看不看电影,孤独都在那里,就像仓央嘉措的诗所表达的意思一样,你在或不在,都一样,你来或不来,都一样。在人类还没有电影的时候,人是怎么抵抗孤独的呢?所以我觉得这句话有待商榷。”

“虽然我这么喜欢电影,但我不会把电影放在那么高的一个地位去看,什么看电影看到死啊,用生命去看电影啊,这类的话我都比较抗拒,用不着这样。你跟电影的关系只是这样——你生活中正好出现了电影这种东西,你也正好喜欢它,如此而已;假如生活中没有出现电影这个东西,你当然也会有自己的生活,另外一种生活而已。”

对于“看电影就是认识世界”这种观点,赛人认为也谈不上,对他而言这种观点也是把看电影这件事拔得太高了,自己不会在电影中寄托很大的不相干希望,这跟爱一个人是一样的道理。

“其实看电影并不是为了去认识世界、认识人生,我看电影真没那么功利,我不会在电影中寄托很大的希望。这跟我们爱一个人是一样的,我喜欢一个女孩儿,我不去指望这个女孩会给我带来幸福,我只是喜欢她而已,能不能带来幸福我再自己去努力,但我不能指望她给我带来幸福。如果不是抱着这样的心态,谈恋爱会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是很没必要的痛苦。很多女孩儿这种想法就很严重,她爱一个男孩子,就希望这个男孩子给她带来幸福,这样的话很快就会被这种情感给打败,这是迟早的事情。当你不指望这个男孩子给你幸福,就还好点儿。你喜欢就喜欢呗,为啥要对对方有这种奢求呢?我不奢望电影给我提供这种东西,它有,挺好的,它没有,也无所谓。”

好莱坞有一种观点认为“电影是一种造梦机器”,赛人倒是欣然认同,而他对于梦的理解却并不止于普通人理解的“白日美梦”。“梦被有些人简单化了,梦有很多种,起码有深和浅,有美梦,有噩梦,有泛泛的梦等等,这么看的话,电影跟梦是可以对应起来的。”

无论是电影,还是人生,赛人在“爱”这件事情上的认知可谓超越了大多数人。爱电影而不对电影有索求,爱女孩儿而不对对方有期待,这几乎是一种非常无私的爱,一种非常安全的爱,也是一种超脱的爱。

“我定义自己是职业观众,靠看电影吃饭”

中国电影圈有一批职业红包影评人,专职在电影片方的红包邀请下为其出品的电影撰写正面影评,他们收入不菲的同时也让“影评人”这个身份产生很多非议,让“影评人”在大众心目中的公信力产生了一定的危机。赛人也是职业影评人,靠看电影吃饭,但却是知名“红包过敏”体质,从不收红包干活儿。

作为影评人,看电影的心态、评价电影的立场会不会下意识地有些不一样?这个身份会不会是一个无形的枷锁?会不会带来一些负担?对于“影评人”这个身份标签,赛人显得相当理性而坦诚。

“影评人的身份是别人给我的,不是我自己给我自己的,这个身份不会影响我看电影的心境。所有的所谓身份都是外人给的,它不重要,有也好,没有也好,都不是很重要。我当然也不太可能剥离这个身份,我去参加一些活动的时候,还会用这个身份,尤其我去谋职的时候,这个身份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我看电影的时候肯定不会还记着自己是一个影评人,那样看电影多累啊!何必呢!看电影就看呗,不用考虑这些社会身份的东西,看电影就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事情。”

“我不知道普通观众是什么样的,我看电影就是我,像我这样的人就是靠看电影谋生,所以我把自己定义为一名职业观众,就是靠看电影吃饭的。一般普通观众,他不看电影也能活下去,也能生活,对我来讲的话,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是靠看电影获得,这是我跟普通观众的一个根本差异,所以我也不太可能跟普通观众一样。”

△赛人去年出版了新书《与光同尘》

从电影批评史而言,有一种观点认为影评人的作用是可以促进一个国家电影业更好地发展,电影批评是作为一种推动力对整个电影的发展有建设意义的,比如上个世纪法国电影的新浪潮运动。然而,大局面上来看,当下的中国影评人在这方面的作为可谓几乎为零。

对于影评人的行业职能和作为方面,赛人看得比较淡。不同于传统主流观点,他倾向于“电影评论应该少一点责任心”这样的个性观点。“不光是电影这一行,从古到今,评论界和创作界其实没有那么鲜明的利害关系,谈不上,评论只会在学术上,在研究方向上有一些好处,它是一门学科。”

“其实历史学这个学科对于整个人类历史的运动会产生什么关键性的作用吗?我认为不会。类比来讲的话,电影评论也不会对电影艺术或者工业产生关键性的作用,它仅仅作为一种当前的动作,这样电影评论才会变得更自由。”

“我认为电影评论应少一点责任心,少为这个负责为那个负责,那么它才不会成为某种利益集团的帮凶,这样才会轻松一点。你认为一个电影不好是你的个人观点,你认为它不好就会毁坏这个电影的票房,影响电影工业,那你把自己想太高了,太自以为是了。评论是评论,电影是电影,它来源于电影,但不会左右电影。就像生活里任何人一样,他在乎评论,但是他不会因为别人的言说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向。”

“现在的中国电影是纸老虎”

刚刚过去的“五一档”,以《拆弹·专家》、《记忆大师》、《喜欢·你》、《春娇救志明》等为首的国产片阵营非常难得地在普通观众中的口碑都不差,豆瓣平均分差几乎都在7分左右,然而在赛人看来,这些片子都不及格。他给电影的打分向来以严厉著称,关于自己的打分标准和打分出发点他是这么打比方的:

“《红楼梦》这样的小说我们可以打十分,那么郭敬明的小说能打几分呢?不就是三分两分嘛!因为那个最高的标准已经在那儿了,你怎么会轻易地就给一个电影打及格,这从整个电影史来说也是不行的。中国电影也曾有一段很好的时光,这样比起来的话,肯定不能随便打分。我认为,对于当下中国电影来讲,鞭策比鼓励重要多了,不需要一团和气,一团和气只是在玩鸵鸟政策,是蒙着眼睛乱走。”

△五一档四部新片口碑都不差

目前的一个现状是,中国当下很多观众看电影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遣,觉得电影的深刻内容,象征性表达方式,甚至电影解读这种事情很无趣,自己也毫无兴趣。常常有一些电影创作者会抱怨观众的电影素质不够,不懂欣赏文艺电影,认为中国电影观众甚至电影市场“太low”。

关于这一点,赛人很理性地认为,中国观众的选择太正常了,我们的电影市场也是健康且有序的。“之前有一部电影叫《八月》,如果《八月》卖了八个亿,而《速度与激情8》只卖了两百万,这才叫不正常,是令人抓狂的现象。幸好我们的电影市场是健康的,是有序的。普通观众看电影就是为了消遣、娱乐,为了让自己某些欲望,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欲望在电影中得到一个倾泻,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

“电影的艺术属性与商业属性一直是并行不悖的,这一直都存在。电影跟其它艺术不一样的两个特别地方在于,首先它特别依赖科技,每一次发明都会给电影带来新的突破;其次,电影是一个集体协作的产物,一个人拍一部电影这样的事情除了极端情况外基本没有,多数都是集体协作,一个摄制组二三十个工作人员很正常,甚至上百上千上万都有。”

“老百姓看电影其实对电影没有太多要求,真正对电影提要求的是电影创作者。我们稍稍回顾一下电影史,当电影是无声黑白的时候,观众已经很满足了,观众不知道电影有声音有颜色是什么样的。当电影人创造出声音与颜色的时候,观众觉得也挺好的,这是工业层面的。从创作层面而言,以前的电影是单线叙事,故事有头有尾,观众也很满足,但是后来有多线叙事,有插叙、倒叙,这些都不是观众在提要求,观众根本不管这些事情。”

△经典电影《罗马假日》全片黑白并不影响它风靡全球

“不管是电影工业还是电影艺术,它必须走在观众的前面,不能走在观众的后面。现在中国电影最大的毛病就是跟在观众的后面,观众没有义务去关心电影的走向发展,只有创作者才有,这样电影的工业以及艺术才能有恢弘的发展。电影不能跟着观众后面走,当电影还未出现,观众也活得很好,所有的艺术家都应该走在受众的前面。简单以手机为例,以前没有电话的时候,人们也觉得很好,有了电话后很好,再有手机更好了;通讯设备这样一次次变革都不是普通老百姓来决定的,我给你什么你就用什么;iPhone现在已经如此普及,这并不是普通人带来的,而是乔布斯这些人带来的,普通受众并不关心这些事情,普通观众是你给他他去接受。我们的电影不是给予的,它是填鸭似的跟着观众后面走,这样时间长了肯定会被淘汰掉,观众会厌烦,你没有新东西,观众迟早会把你抛弃掉。”

现在人人都在谈票房,中国电影总票房急速增长,产业也在迅速发展,中国已然成为全球第二大票仓。但是,在赛人看来,票房数字并不能证明中国电影的成长。

“全球是否关注中国电影,这是很重要的问题。假如说中国的片子,比如《分手大师》、《恶棍天使》这种片子在美国也卖得很好,或者大家像爱看美国电影一样爱看中国电影,或者像中国人爱看韩剧日剧一样,这样你才算达到文化输出的目的。然而现在还远远不够,我们现在只是自给自足。从《英雄》开始到现在,十几年,产业化、工业化的问题根本没有解决。所以,当中国真的放开口子让外国电影进来,中国电影还是很危险的,我们讲外国反动派是纸老虎,现在中国电影才是纸老虎,它扛不住。”

“中国电影肯定会存在一个大滑坡的时候,就像楼市一样,肯定会有天花板的,假设以后房价达到三百万一平米,楼市一定会崩溃,中国电影也一样,一定会到一个天花板,到了以后会有一个大幅度的回落,到时重新洗牌,再形成新的格局。”

中国电影激烈的竞争所有人都看在眼里,新的创作者层出不穷,郭敬明、韩寒、张嘉佳这些写作者都转行做导演;老的创作者也都努力寻求新方向,张艺谋、陈凯歌等都从艺术片转向商业大制作。这一波中,赛人表示自己比较关注新导演毕赣跟老导演冯小刚。

“我觉得毕赣的《路边野餐》还不错,中国这种电影比较缺,比较新鲜,片子完成度也不错。《路边野餐》讲的东西没那么社会化,只要谈社会化的东西就会比较功利,这个片子功利性的东西少一点,它没有去激烈批判、否定什么东西,而是更关注于人内心的那种微妙,这种方向态度都还挺好。”

△毕赣长片导演处女作《路边野餐》一鸣惊人,获赞无数

“老导演的话,冯小刚有些转变,他现在越来越作者化,越来越个人化,他想表达自己,算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对于冯小刚一直以来都有争议这个现象,赛人认为,“冯小刚的电影一直就不是很高级,他一直有亲民性。从表达上来讲他还是可以的,但是不够高级,会有点发涩。但是,跟毕赣一样,我觉得他这种方向很有趣。别的导演,像陈凯歌、张艺谋这几年都是从艺术走向商业了,从个人表达转到大众共情共鸣去了,而冯小刚是反过来的,他最近的几部作品都是比较个人的,至少是他个人感兴趣的题材,而不是一味地迎合商业倾向,挺有意思的。”

没有目标的人生是完美的人生

《黄腔》想从身体的角度带来一些新的认知

赛人很忙,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他还有大量的观影撰稿工作,闲不下来的他最近又跟朋友们做了一档视频脱口秀节目《黄腔》。

《黄腔》是原先《人间电影大炮》的一帮人共同策划的作品,制作成本很低。“一帮大老爷们饭桌上聊天,我属于话多的那种,大家觉得聊得挺有意思,提议录下来做个东西试试看。其实两三年前就做过,后来停了,近期又捡起来。”

这个节目初衷是并不限于电影,它还关于身体。赛人个人觉得这个方向挺有意思,关于身体的主题能给一些问题提供一个新思路,也会延展到文化方面的内容,节目目前还在尝试阶段。

“每个人都有一副皮囊,身体引起的一个方向会被很多人忽视掉,我也是做一个自以为是的提醒吧。比如,强奸这个事情只有人跟人之间才能发生,动物与动物之间很难会发生,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强奸之于人的文化就很有趣。”

总体而言,节目就是主聊身体,也会谈到文化的一些东西。“比如谈到妓女的时候,我认为妓女这个文化是渗透到每一个中国家庭的,因为只有当女性地位低的时候才会有妓女,妓院一天不消失,就说明女性的地位一直处于比较地下的状况。这种就会聊到文化方面的东西,我首先会肯定妓女在中国文化当中的重要作用,她们是时代的先锋,给整个时代带来一种新的气象,新的面貌;但同时,妓女在中国引发的妓女文化也对整个中国女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举例的话,一个女孩子回家告诉家人自己谈恋爱了,中国父母一般第一个问题不会问这个男孩子长得怎么样,他对你好不好,你对他好不好,一般就会问他这个男孩在哪工作,其实这个潜台词就是他嫖资够不够,够不够格养我,这个背后就是妓女文化渗透在每一个家庭里;严重点说,有些不好的家庭就像一个卖人集团一样的。我会从这些角度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认知。

人生对于赛人而言没有“完美人生”这种设定。硬要说的话,没有目标的人生就是完美的人生,不对生活太求回报。“我特别喜欢小柯唱的《心花怒放》的主题曲《轻轻的放下》里的那句词,‘给你喜欢要的就能得到我所想要的’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真正的完美人生就是不定目标,没有要求,那样的话过得才会比较快乐。总是给自己定目标,一定要去完成什么,这样的人生其实很憋屈的,也会很压抑的,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