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捐款河南,华为捐款河南

大家好,我是四胞胎的爸爸网友捐款河南:蒋受廉。

网友捐款河南,华为捐款河南

首先,谢谢家人和朋友您们的关心!在此,我对自己曾做出的不当言行表示道歉,对这些不当言行带来的不良影响我深感自责和痛心。

网友捐款河南,华为捐款河南

就近期发生的事件我们作如下声明:

1. 因我在微博上转载的不当言论,给社会和家人造成的负面影响,我在此深表歉意!由于自身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的限制,未能清晰、正确地认识网络上谣传的事件,最终导致盲目跟帖并发表不当评论。在网络世界中发表如此不负责任的评论,对党和国家以及大众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再次鞠躬致歉!

对于当初的愚昧无知悔不当初。爱国爱党,遵纪守法是每个中国公民应该且必须做到的。

2. 我的家庭总共8口人,两个女儿都在我们身边长大,而四胞胎的诞生实属意料之外,当被医生告知是四胞胎时,胎儿已经四个月大,此时无论做流产手术或减产手术都会威胁妻子的生命,医生建议在孕期注意调理还有可能增加生存希望。

对于我的孩子们,我都是一视同仁,而关于房间设计没有女儿的房间,这些在节目开始之初我们就对于房间的设计并不知情。这些也是设计师为了给我们惊喜而精心设计的。而之后女儿出现那一幕是为了突出节目效果,并非真实生活所现。

姐弟间的年龄差距较大,社会角色分明。姐姐都已步入社会,而弟弟却刚步入性格体质成型初期。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焉有不爱之理?女儿在弟弟上节目之初我们就一起商议过,她们并不愿意出现在大众视野里,对于出镜也是能避则避。为了孩子的意愿我们尽力降低对她们的生活产生的影响。

3. 6个孩子的家庭维持生计确实艰难,两个女儿也很体谅父母的不易,不仅抽空照顾四个弟弟,并且在高中开始就已经在寒暑假兼职工作,我很感激,也很心疼。

希望大家给我的家人一点空间和包容,孩子是无辜的。谢谢!再次鞠躬致谢!

以上是这次事件所有声明,其他皆为谣传。

谢谢朋友们对我家及四胞胎关心!

如何看待小凤雅事件的造谣行为?

近日,河南太康3岁女童王凤雅的离世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

2017年,王凤雅不幸患上一种名为“视网摸母细胞瘤”的癌症。因王凤雅的家庭无法承担巨额治疗费用,其父母通过网络募捐平台向社会求助,并得到了网友的慷慨相助。

2018年3月,有爱心人士曝料称,王凤雅的父母将善款提现后,并未用于救治王凤雅。某自媒体发布的文章《王凤雅小朋友之死》还声称,王凤雅父母用募得的15万善款带着儿子去北京治疗兔唇,却放任女儿的眼病不断恶化。这个版本经网络传播后,小凤雅的遭遇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网友纷纷指责王凤雅的父母涉嫌诈捐。

但随后,故事就出现了戏剧化反转。

25日上午,河南省太康县公安局宣传科科长张磊落接受采访时表示,经警方调查,确认王凤雅家属当初的筹款目标是15万元,但实际上只收到38638元捐款。且这些钱基本用在了女儿王凤雅的治疗上,目前还结余1301元。据此,当地警方表示不存在诈捐(仍有部分网友认为,王凤雅家属提供的支出明细中包括有买奶粉的支出,这不属于治疗费用。但对于多数网友来说,给幼童买奶粉也属合理)。5月25日下午,在太康县张集镇民政所、水滴筹、媒体等人员的陪同下,王凤雅的爷爷王太友将所筹款项剩余的1301元善款交到了太康县慈善会。

至此,事情的真相已经基本浮出水面:王凤雅的父母不存在诈捐行为。以上是整个事件的全过程。

①质疑要从事实出发

在自媒体崛起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微博、朋友圈中从来都不缺乏口水,稀缺的是对事实的探究和对真相的执着。一些自媒体习惯于质疑,但未必进行过调查,拿到了足以坐实结论的证据。就这一起事件而言,一些自媒体发文质疑王凤雅父母诈捐,将原本筹来救女的善款“挪用”去给儿子治唇腭裂,其“重要证据”仅仅是一个朋友圈截图:王凤雅母亲在朋友圈晒出的一组带儿子在北京某医院照就诊的照片。后经证实,给儿子进行唇裂手术的费用是由另外一家基金会资助,和给女儿治病完全是两码事。

一些网络事件,往往都是“结论先行”,人们根据一些信息的片段就得出结论,然后“义愤填膺”地进行口诛笔伐。这一方面固然需要有关机构和个人及时澄清,以正视听;但另一方面也要求广大网民擦亮双眼,在加入“讨伐”的队伍之前,先让理性“多跑一会儿”,追一追事实,等一等证据。而对于作为传播重要节点的自媒体,必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在发声时务必慎重。殊不知,你在键盘中随意敲出的“结论”,转发的热点,可能会对当事人造成很大的伤害。*河蟹*须有边界,造谣传谣也将承担法律责任。

在事件剧情反转之后,王凤雅的父母表示对造谣者将诉诸法律。确实应该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身权益。这有利于进一步厘清事实,也是对正当网络慈善活动的一种支持。舆论的监督有助于网络募捐的正规化、透明化,但任何监督必须基于确凿的事实,否则伤害的不仅是相关当事人,也是在伤害慈善本身。

②公开透明以重建信任

的确,很多人之所以一听到“诈捐”就倾向于相信,这主要是因为背后有其传播的社会土壤。近年来,一些不规范的网络募捐、甚至诈捐行为屡屡刺激公众敏感的神经,捐助者和受捐者之间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隔阂,缺乏相互信任。一旦有了导火索,人们的这种不信任感就会被点燃。

从这个角度来看,重建人们对网络慈善的信心,首先需要重建信任。而要重建信任,需要让慈善资金在阳光下募集,在阳光下使用,同时引进监督机制。按照2016年9月施行的慈善法,网络公益募捐只能通过有资质的网络募捐平台来进行。但对于个人通过网络求助的行为,法律并没有禁止。也就是说,个人可以通过网络为自己求助,但个人不能通过网络募集资金开展公益活动。

在“小凤雅”事件中,经警方调查确认,王凤雅家属本次募集的善款主要通过水滴筹,获取善款额为35689元,另外通过网友微信红包、火山小视频直播打赏获取善款2949元,共计38638元。水滴公益在24日刚刚获得民政部的认证,成为合规的网络公益平台。

王凤雅父母的行为有个人求助的成分,也有通过网络平台求助以获取资金的成分。无论是哪种方式,公开透明、向捐助者公开资金使用情况都是赢得信任的起码要求。这次事件之所以引发网友质疑,与受助方没有及时同步公开资金使用情况也有关。实际上,王凤雅家属在使用善款时已留存了票据,但或许是由于缺乏这种意识,而没有及时公开。这应该为以后的求助者引以为戒。

在目前公众对网络慈善缺乏信任的情况下,有需求的求助者应该更多地通过有资质的网络平台来获取善款,引入第三方监管机制,并及时在筹款平台主动公布资金使用情况,平台在审核方面也应该对资金去向进行必要的监督,让资金使用更加公开透明,以累积公众对网络慈善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