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如何做到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先说答案:抗生素类药物不能长期服用,这是对药物的错误理解和错误用法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如何做到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先来说下抗生素类药物的概念,所谓抗生素药物,是指能够对抗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感染的药物,这类药物能够抑制或杀灭体内感染的有害细菌的繁殖和生长,从而达到对抗感染,改善和治疗疾病的药物。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如何做到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我们常说的青霉素、头孢、阿奇霉素、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等都属于抗生素,而一些抗真菌的药物,如酮康唑、氟康唑等也属于抗生素类药物,抗厌氧菌的甲硝唑、替硝唑等,都是属于抗生素类药物。

正如前面所介绍的,抗生素类药物的主要功效是对抗细菌、真菌等方面的感染的,然而除了导致人们生病的有害细菌,在人体内更多的是有益于人体的细菌,特别是人体的肠道内,存在着大量的有益菌,这些微生物与人类和平共处,相互依存,是人体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绝大多数的抗生素药物,对于细菌、真菌的对抗都是广谱型的,也就是说,除了能够有效的杀灭有害的致病菌以外,同时也可能会影响体内正常菌群的健康,在有细菌或真菌感染的相关疾病的情况下,正确的运用抗生素,防止感染带来的健康危害和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正是因为抗生素的发明,大大降低了感染的死亡率。

如果在没有细菌感染的情况下,长期服用抗生素,来“预防”疾病,这么做是对抗生素的极大误解,这个药不能这么用,这么用,除了可能服药引起的副作用以外,还有可能会影响人体中的正常微生物菌群,这种微生物环境的紊乱,带来的可能是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代谢机能的问题、肠道方面发腹泻或便秘的问题,免疫系统的低下,因此,在没有相关疾病的情况,根本没有必要长期服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自然界中的各种微生物,都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因此,抗生素在对抗感染的同时,也培养了致病菌的耐药性和生存能力,抗生素应用百年以来,出现了越来越多多重耐药菌,如何对抗这些耐药菌,目前也是药品研发的重大和困难的课题之一。因此,合理的应用抗生素,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合理应用抗生素,除了不要长期服用抗生素以外,再给大家提几点小建议:

1. 一定要对症应用,虽然多数抗生素属于广谱抗菌药物,但不同的抗生素有不同的应用范围,比如支原体的感染,服用阿奇霉素效果很好,服用头孢类药物则基本无效,因此,根据感染情况,遵医嘱选择抗生素使用,是很重要的。

2. 一定要按疗程服用,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并不代表治疗完成,一般情况下,按疗程服用抗生素,才能彻底根除感染,避免培养体内的细菌耐药。

3. 一定要按剂量服用,推荐的剂量不要私自更改,不要为了快点好而加大剂量,也不要因为害怕副作用而自行减服药物,这么做都是不可取的。

4. 合理选择抗生素,尽量不选最新型药物,抗生素不断更新换代,其抗菌作用也不断增强,在合理应用的前提下,能够达到治疗效果就好,千万不要求新,“杀鸡用牛刀”的同时,如果细菌一旦出现耐药,也会面临无药可治的危险局面。

服用抗生素最多不能超过几天?

这篇文章希望每一个医生抽时间读一下无论对自己对患者极有必有,因为不涉及感染的科室还真难以找出一个来,真正看明白理解了甚至连会诊都能省了。其实这本应该由临床医生来回答的复杂问题。无论什么疾病最终死亡的原因约有80%-90%是合并出现感染,且往往是早期未能及时发现或未能控制好(尤其是肺部),最后产生了泛耐药细菌(超级细菌)严重感染而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导致的。遇到严重感染时抗生素的应用是所有药物中最难应用的药物,因为一旦发现感染总是用药在前,培养结果在后(还包括近半数假陽性、假阴性的结果),况且针对抗生素的应用细菌耐药机制不断在变化,有时二种或多重菌株感染,致病优势菌的改变等因素参与,因此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显得尤为重要,甚至关系到生命。

1.诊断是否明确:

A.上呼吸道感染常因病毒引起,单纯病毒感染病程在3-7天,抗生素是没用的。若过5天以上咳嗽咳痰增多,痰液变灰、变黄或带有脓性,有发燒、白细胞或中性增高、听诊有痰音、湿啰音在考虑CAP社区获得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儿童除细菌感染外有40%属于医原体或支原体感染。轻者可服半合成青霉素或二代头孢,判断一个抗生素至少3天以上,症状好转继续用,否则应立即换用你能考虑到可能的其他致病菌,头孢类或半合成青霉素类效果不好儿童可考虑支原体感染应该换用阿奇霉素4-5天大部分会明显见效。若患者那上述药物仍不见好转,甚至症状重的应考虑静脉应用三代头孢或加酶抑制剂的,必要时可以联合用药,同样的抗生素静脉用药比口服快而强。

B.有COPD(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老年人,那怕是社区获得性感染AECP(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应考虑革兰氏阴性杆菌可能大,抗生素要用得早、及时、以半合成青霉素、二代、甚至三代头孢为主,还要结合既往住院时用药情况,可能症状控制良好后还得巩固几天,原则还是根据循诊医学在不同领域中细菌发生率并结合你的经验,及时调整用药。

C.院内感染的细菌70%属于阴性杆菌、30%为陽性球菌治疗原则一样,但抗生素使用是医学中的一个难题,因为培养结果至少3-5天以后才能报出来,而抗生素入院确诊为感染立即要用,况且培养真正的陽性率小于50%。所以院内感染抗生素应用不是几天后等培养出来再用,而是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近年来实验室提供的循診医学背景并结合医生自己的经验来选择施用哪种抗生素。不该用的抗生素或用过高级别的叫烂用抗生素,该用的你不懂或出于某些原因不想改用,也叫㳕用抗生素,这样做法会死人的。

遇到重症感染患者或生命体症不稳定,时间就是生命这时不能立即判断是到G一桿菌还是G+球菌可能碳氢酶系和万古霉素(现用的第五代万古霉素的肾毒性极小或利奈唑胺)同时要上,只有最快速度控制感染才能做下一步的事,否则多脏器衰竭很快会出现。如上述联合治疗也搞不定思路要转向铜绿假单胞菌或耐碳氢的不动桿菌,抗感染策略又得调整。有时重症感染原发细菌控制后,生命体症已趋稳定,会出现新的优势菌导致感染加重,有时即使是高级别抗生素也要车轮大战,甚至停药后致病菌再杀个回马枪,因此要理顺经验治疗和实验室报告的关系,这对医生的要求会更高。

2.血液科、肿瘤科因为用的抗肿瘤药物抑制白细胞生长、抑制免疫反应极容易发生各种不常见耐药性较大的细菌继发感染,抗生素的使用和更换更频繁,用的时间可能更长,这取决于医生判断水平、细菌耐药情况、导致感染优势菌的不断转换等因素。尤其要考虑泛耐药的“超级细菌”等感染,因此不能说不能超过几天,而要根据感染控制来决定。

3.内、外、呼吸科的重症监护室由于病情严重、呼吸机相关肺炎或手术后并发的重症感染、或在外面病房中已用过多种抗生素而无效,往往是超级细菌感染,如高产超广谱阝内酰氨酶(ESBL)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氏菌、耐碳氢酶系不动杆菌、銅绿假单孢菌等,陽性球菌往往是耐甲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的腸球菌、甚至深部真菌感染。超级细菌感染也并非无法治疗的:如碳氢酶类抗生素对前二种最有效、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对金葡菌、表葡菌及耐万古霉素腸球菌均有较好疗效、即使是绿脓和不动杆菌通过联合用药也有较高的治愈率、若明确是铜绿假单胞菌且连合用药效果不好应考虑该菌易产生生物被膜阻止抗生素进入,大环内脂类有抑制生物被膜作用尤其联合用,5-7天阿齐霉素可能有奇效。

车轮大战后无效应及时考虑深部真菌感染,除了輔助检查外也可用G试验和GM试验早期发现,氟利康唑、柯赛斯等也有效。关键是医生的判断、经验结合细菌培养报告综合考虑。不要以为超级细菌就无药可治了。关键是医生的经验,经验是根据大数据实验室培养好结果这是循诊医学的重要基础,医生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患者的实际情况,是否抓得住可能导致感染的优势菌株,治疗过程中及时根据病情变化、症状、体征、輔助检查提示并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思路、调整用药也应考虑到是否存在混合性感梁或多重感染的可能,該联合用药要及时发挥抗生素的协同作用等。因此不能用多少天来限制抗生素的应用。

总至抗生素该出手时应出手、不必使用时决不用、至于最多用几天取决于感染是否控制,治疗不彻底也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而且对感染的器官会留下后遗症。细菌“很聪明”会通过多种耐药方式与抗生素对抗。所以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取决于医生的的思路是否清晰?业务水平?上进性?职业道德感和责任性?此文是累积了几十年临床遇到多少?生与死,与超级细菌爭夺生命学习、探索、归纳、总结起来的经验,不想将来一个人带走,送给有事业性、上进性的同仁、后辈,希望对大家有用。

20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