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脂批暴露了脂砚斋的愚昧无知英莲。
第一回脂砚斋有段批语:“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甲戌眉批:八个字屈死多少英雄?屈死多少忠臣孝子?屈死多少仁人志士?屈死多少词客骚人?今又被作者将此一把眼泪洒与闺阁之中,见得裙钗尚遭逢此数,况天下之男子乎?看他所写开卷之第一个女子便用此二语以定终身,则知托言寓意之旨,谁谓独寄兴于一“情”字耶!武侯之三分,武穆之二帝,二贤之恨,及今不尽,况今之草芥乎?家国君父事有大小之殊,其理其运其数则略无差异。知运知数者则必谅而后叹。
这段脂批是对曹雪芹智商的侮辱。红楼全篇文字绝不是脂砚斋理解的“其理其运其数则略无差异。知运知数者”的宿命论布道者。而是向纯、向美、向往自然的智者。“有命无运,累及爹娘”其实是对英莲和天下女儿命运带着调侃的一句谶语,并不是作者的本意。可笑的是这个弱智的脂砚斋却偏离曹雪芹的本意癫病大发,从英雄到孝子,从志士到骚客,从帝王到将相,满口胡说都逃不脱一个“天理运数”,完全否定了红楼梦的叛逆性和批判性。这和世俗低下的“万般都是命,半点不由人”的愚昧有何差别?这和曹雪芹的反英雄反愚昧精神更是水火不容。
为什么贾雨村知道了英莲被卖却不救?
贾雨村为什么不救英莲,要从贾雨村是什么人说起。贾雨村是什么人呢?首先从贾雨村在葫芦庙说起。贾雨村在葫芦庙时正处于人生低潮,家道中落,在葫芦庙中寄住以卖字画为生。又有青云之志,做玉在奁中求善价,钗在匣中待时飞之诗。以明不甘寂寞之人生。
亏葫芦庙一条街的邻居甄士隐听其诉说想赶考又缺资金,卖字画无以达成心愿,甄士隐相助。资助银五十两及衣帽,并于八月十五邀请入宴。按甄士隐之想法想资助怕其不受。而他自己提出来这多少是出甄士隐之意外。而对于摆上来的银两及衣帽只微微一笑,不曾说感激多谢铭记之话。只是夹上螃蟹来吃。第二天甄士人命人来送,已于天亮而别了,只留话小沙弥传话。从这里看贾雨村不重情义,受人之恩也不以为意,开口求人也不以为难。
接下来,贾雨村的人生开了挂,进京考中进士并封了官,又娶了娇杏。只是为官上贪财又酷烈,被人奏本革职。离职前竟嘻笑自如。可见其人说不知羞耻,还不是,只能说是心机深,老谋深算。重大的失败也打不倒他,强大的刚愎自用。
这其中,做了官回去娶对他回眸一笑的娇杏,并引为人生的知己。而对于甄士隐的相助并不为意。飞黄滕达的助力并不放在心上。第一时间为的也是娇杏,说是重色轻友,也有忘恩负义之感。因为娇杏封氏娘子得了点好处,不及她父亲封老头因为娇杏成媒得的多。知道了英莲丢失并没有说利用有利条件帮找寻。忘恩。
之后官职被革,蒙林如海贾政之力再度起用。在断薛蟠打死冯渊一案时,从以前是葫芦庙小沙弥现如今是门子的人口中知被拐人竟是英莲。门子出谋划策,以四大家族的护官符为重劝诫贾雨村网开薛蟠一面。有利于他的前程,他听了门子话,胡乱断案后修书贾政,王子藤买好。又打发了门子,怕说旧日落魄之事,也怕断案之事泄露,影响他的前程。从此点上看,他不会见英莲,也不会送她回家或母女相认。
倒是后来去贾府,每去求见贾宝玉。同是有恩,对于家破人亡,母女不得相见,女儿不知其身世,身世飘零受尽苦难的英莲不见,对封氏母思女儿,父出家的英莲毫无同情心。倒是对贵妃的兄弟青睐有加。是一个攀权附势之人。为了攀贾家,助纣贾赦,循私枉法,致人入司。可谓心狠手辣什么事都干得出。
对于贾家后来败落又恨不得撇清关系,这样的人全无恩义观念,如何有记得甄士隐有恩于他。纵记得也要忘了,怕出身落魄,虚荣至极的人。只交上,不交下。甄士隐给了他资助也不以为意,因为甄士隐无权无势,只不过一富有点的读书人家,并不放在眼里。而且薛家是贾家亲戚,大家族,不敢惹。不会为英莲而上薛家给薛家找麻烦。英莲也就有家而不知其家了,纵有父亲的施与在此,也沦落天涯了。
如果你是贾雨村,在英莲的案子上会怎么处理,为什么?
如果你是贾雨村,在英莲的案子上今怎么处理?为什么?
如果我是贾雨村,在英莲的案子上一定本公处理,再救出英莲以报当年甄士隐对自己的支助之情!没有当年的甄士隐,又哪来今天的贾雨村,从这件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贾雨村的个人品行是不怎么样的,虽然个人才情抱负不浅,人一但失了品行又能走多远?为了自己的官场前途,生怕得罪贾蒒两家,不牺徇私枉法,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他选择了忘恩负义,做起了一个小人来!后面贾家遭难他又是同样的做法,见风使舵,在贾府落败时就另攀高枝去了,又一次选择了做恩将仇报之人,当然他最后也得到了他应有的结局,乌纱冒再一次失去,我想他人生中从此剩下的时光是牢狱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