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有动脉粥样斑块,究其原因有二吃药后运动可以促进吸收吗:一来是因为大家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导致人们长斑块的情况越来越多;二来是人们对于健康越来越重视,体检越来越普及,导致对于斑块的发现越来越多。所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发现粥样斑块。那么,一旦发现自己长了斑块,人本能的就是想,我如何想办法消除斑块呢?很多科普资料都说他汀和科学的运动可以消除斑块。那么,真相是这样吗?
张大夫本人也看到过一些他汀相关的研究提示他汀可以逆转斑块,但是这只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情况。更多情况下,我更愿意说他汀和增加体育锻炼,能够有效预防斑块进一步恶化或者增大。我个人自己不太愿意给大家一种感觉,就是吃上他汀或者增加运动斑块就能消失。如果都这样科普,那会误导很多患者,最终大多数人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会有希望落空的感觉,这样宣传对大家并不好。
所以,张大夫不会告诉大家,吃他汀或者增加运动能让斑块消失。但如果说吃他汀和增加体育锻炼可以对于斑块的增长有一些抑制或者控制,这我是同意的,我个人更愿意这样科普给大家。
运动能使胃食管反流好一些吗?
谢谢邀请!
作为一个消化科医生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答案是可以的。
但掌握运动时间、运动方式和运动的量。
胃食管反流以前在头条文章已经科普过,就是指胃内的东西反流入食管。反流的胃内容物主要包括胃酸、胃蛋白酶、吃进去的食物、还有部分人胆汁也会反流上来。因为胃酸、胃蛋白酶具有腐蚀性,所以长期反流的人食管、咽喉、口腔被反复腐蚀产生各种炎症。
运动有促进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减轻反流的作用。但运动的时间、运动方式和运动的量要把握好,关于胃食管反流运动还是有点小技巧的,下面结合自己经验简单介绍一下:
1.首先吃八分饱,八分饱不会把胃撑大就不容易反流,午饭后缓慢散步20-30分钟,千万不要饭后就去剧烈,提重物、仰卧起坐等增加腹部压力的运动,这样反而增加反流的机会。以前去学校看到有些同学饭后就做100个仰卧起坐,这是很不明智的。胃在饭后撑开就像一个气球,你如果锻炼腹肌就相当于在捏气球,如果食管比较松弛再捏一下胃食物只能从食管再反流回来了。慢慢散步就不一样了,散步可以促进胃蠕动,散步半小时左右胃里面的食物就会慢慢排到小肠里面去就会慢性减少反流的概率了。
2.晚饭后也去散步半小时,晚饭后2个小时大部分食物都消化差不多了,胃里面可能还剩一些粘液和胃酸,这时候如果喝一点温水去快走或者慢跑1个小时,这样剩下的胃酸和粘液就会随着胃肠的蠕动全部到小肠里面了。这样晚上反流的概率也会明显降低。
3.当然胃食管反流还跟精神紧张、压力大、焦虑等有关,所以运动的时候要放松、保持好心情,听听歌、想一想开心的事情。
所以说运动总体来说对胃食管反流是有好处的。但要掌握运动的时间、运动方式和运动的量。
有问题欢迎关注并留言讨论!
运动后喝酸奶更利于吸收是真的吗?
酸奶是奶制品,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休闲饮品,其口感酸甜,营养均衡,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三大人体所必须的营养物质,而且配比非常合理,此外,酸奶中还含有钙、钠等矿物质,有助于补充电解质,维持骨骼强健,预防骨质疏松,更重要的是,酸奶中添加了益生菌,可抑制肠道内有害菌群生长,调节菌群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同时益生菌(乳酸菌)会将牛奶中的乳糖分解为乳酸,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可以选择酸奶,但酸奶含糖量较高,会增加额外能量负担,不宜多喝,总体来说,酸奶是一种营养健康的饮品。
运动后,尤其是高强度运动后,机体消耗大量的蛋白质和能量,如果不及时补充食物,可能会导致肌肉流失,影响运动效果,因此在高强度运动后的30分钟内补充适当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有助于提高肌肉的修复速度,推荐健身人群运动后补充蛋白质15-30g,减肥人群运动后补充蛋白质10g,碳水化合物的补充量约为30g,酸奶中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配比非常合理,是运动后的最佳选择。
我国营养膳食指南推荐,中国居民每日应摄入奶及奶制品300克,约为1小杯酸奶或2-3小盒酸奶,对于运动人群,无论运动前还是运动后喝酸奶,都可以获得很好营养价值,当然,有炎性肠病、短肠综合征、胃、十二指肠溃疡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对酸奶的吸收率会明显降低,而对于普通健康人群,建议饭前喝酸奶,餐后喝可明显增加胃肠负担和额外的能量摄入。
总之,酸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有很好的营养配比,适合于高强度运动后食用,可提高肌肉修复速度,是运动后的最佳选择,对于没有胃肠道疾病的健康人群,无论运动前还是运动后食用酸奶,都可以获得良好的营养价值,因此,运动后喝酸奶更有利于吸收的说法并不靠谱。
参考文献: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