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正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则是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则由写景直接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阕的抒情乐章。下半阕虽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以峥嵘形容岁月,新颖,形象,将无形的不平凡的岁月,化为一座座有形的峥嵘的山峰,给人以巍峨奇丽的崇高美。“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可以说,《沁园春·长沙》的崇高美,是以情为经线,景为纬线,交织而成的。它不仅使我们得到欣赏壮丽秋景的艺术享受,也使我们从诗人昂扬炽烈的革命情怀中,汲取奋发前进的信心和力量。艺术表现手法:讲究情与景的交融。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以数言而统万形,元气浑成,其浩无涯矣。”这首词较好地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究竟什么样的教案才是优秀教案呢?
写教案是教师的常规工作之一,也是上好课的基础。
这是我99年至2000年下学期的教案。
当时要求全部用手写,书写要工整,不能乱写乱划。教案是全县统一印制的备课本。这是详案需要写三页,第一页需要写的内容比较少,是表格式的。第二页和第三页是教案的正文,书写的字数比较多,用的时间也很多。在学校里里完不成,需要带回家里继续写,镇里是要检查的还给积分。
当然,县里每年也要评选优秀备课,如果字迹潦草一定评不上优秀备课本。
(图片和文字皆属原创)
沁园春长沙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沁园春长沙》译文:曾经跟着许多同学来到这里,回想少年岁月十分感慨。当时还年轻,十分神气,谈笑间指点江山,写出激昂的文字来,把那些大官们当作粪土一样。还记得吗,当年我们在这里游泳阻止船。原文: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扩展资料:这首词把自然美与社会美融为一体,写出了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自然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社会美的内容。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抒发了对中华民族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沁园春长沙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我们先说一下毛主席写这首诗的背景,大家都知道长沙是毛泽东主席进行初期革命活动的中心,毛泽东于1911年到长沙第一师范求学,常和同学蔡和森,何书恒等人在水陆洲一带游泳和游览,畅谈人生国事,在长沙度过了长期的革命生活。1917年毛泽东发起组织新民学会,1920年又组织了湖南学生联合会,并在长沙担任过教学职务,也在那里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这时毛泽东已经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1922年毛泽东领导长沙土木工人罢工,被统治湖南的反动军阀赵恒惕下令通缉,为躲避通缉,毛泽东转赴上海和广州。又于1925年重新回到湖南成立了农民协会,这时候反动统治当局已经觉察到这些活动的危险,于是再次准备逮捕毛泽东。在离开长沙的前夕,毛主席作下了这首著名的《沁园春.长沙》。
这首词有景有情,情景交融,上阕生情,下阕设景,体现了毛泽东在长沙革命生活的义气风华,苍茫沉浮,俊爽风流,也洋溢着炽热的时代精神。
这首词是以典型环境作为背景书写旧地重游的激情壮志,抒发了毛泽东对长沙深厚而亲切的政治感情和生活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