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为什么从不鼓励孩子:父母鼓励孩子的话简短

如同树木的成长需要肥料父母为什么从不鼓励孩子,孩子的成长也需要心理营养。而孩子心理营养的充足与否,与父母所给的鼓励密切相关。没有鼓励,孩子或许不会死掉,但是一定会废掉。

父母为什么从不鼓励孩子:父母鼓励孩子的话简短

父母为什么从不鼓励孩子:父母鼓励孩子的话简短

第一:父母的鼓励可以消除孩子的不当行为。在父母的眼中,孩子身上总是会有很多不当行为。父母往往又会与孩子身上的不当行为进行你来我往的较量。但是,父母若能放下较量,而采用鼓励的策略,孩子的不当行为就会逐渐消失。

父母为什么从不鼓励孩子:父母鼓励孩子的话简短

比如孩子不能按时写作业,父母就会与这种不当行为作斗争。如果父母放弃批评的方法,而改用鼓励的方法,对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对孩子的每一点努力都给予肯定,对孩子的每一次失败都给予关心,那么孩子就会很自觉地去做作业。

因为他们的错误行为没有被否定,所以他们也不需要誓死维护自己的错误行为;因为他们的正确行为已经被肯定,所以他们可以沿着正确的方向继续努力。所以,孩子的不当行为会因为父母的鼓励而逐渐消失。

第二:父母的鼓励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孩子自信心的建立源于他们的胜利。而他们的胜利又需要有见证者。而父母的鼓励恰好就是最好的见证者。

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作出了积极的评价,激励他们继续往前努力,这样的鼓励可以让孩子自信心爆棚。他们能感觉到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自己的努力是有价值的,所以,他们也会更加相信自己的努力与价值。所以,孩子的自信心在父母的鼓励下得到提升。

而当孩子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有了更多的信心时,孩子也会更加偏向于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发挥自己的价值,而非做一个与父母斗争与学校斗争与社会斗争的人。

第三:父母的鼓励可以促进孩子发展的良性循环。就像父母的批评辱骂是孩子发展恶性循环的催化剂一样,父母的鼓励则是孩子发展良性循环的催化剂。

因为父母的鼓励,不止是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它还会帮助孩子培养勇气,它还能让孩子成为他想成长的样子,还能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有能力,懂得快乐,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所以,父母的鼓励让孩子对自己的评论趋向正面,同时也就促进孩子的行为趋向正面。

这样的话,孩子的发展就会进入良性循环。

总的来说,父母的鼓励是成功时的肯定,努力时的加油,失败时的勉励。它可以消除孩子的不当行为,帮助孩子建立信心,促进孩子发展的良性循环。建议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可以多去尝试鼓励孩子。

为什么有些父母就算不打骂孩子,孩子也会变得敏感自卑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挺有感触的,在讨论这个话题之前,先分享一个亲身的经历。

父母为什么从不鼓励孩子:父母鼓励孩子的话简短

我还在企业工作的时候,经常会做一些招聘的工作,给自己的团队补充合适的新人,有一次遇到一个技术能力很不错的年轻人,笔试、技术沟通方面的表现都很优秀,但同时也会表现出来一些特别的地方。比如说,对我的一些问题比较紧张,很在意我当场表现出来的态度,会多次问我觉得他怎么样,此外,对于我的一些鼓励和安慰的话语,他又会表现出一种过于谦虚、自信心不足的语气和情绪,这样的一种表现,在当时确实没太想明白为什么他是这样的一种表现。后来把他招进来到团队之后,熟悉了,进行一些沟通,了解了家里的一些情况,才了解到他的父母从小对他要求很高,动不动喜欢批评他,以至于他不太愿意回家,大学毕业之后,就远离家乡出来工作了。

为什么有些父母就算不打骂孩子,孩子也会变得敏感自卑呢?

嘲讽、贬低孩子,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有一些父母,因为自身的经历、心态、职位、收入等多方面的因素,自己比较自卑、心理存在负面因素。这类父母在面对孩子努力进行尝试学习、挑战有难度的事情的时候,不是去鼓励和肯定孩子的行为和想法,而是采取消极负面的态度对孩子进行嘲讽、贬低,认为孩子没有能力做好,或者认为孩子做的事情没有什么价值意义,长期这样对待孩子,很容易导致孩子产生挫折感和无力感,失去斗志和积极性。

当然,也会有一些父母,希望通过负面评价、刺激的方式,让孩子知耻而后勇,激发孩子不服输的斗志,但是对于心智尚未发育成熟的孩子而言,这样的做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只会取得负面的效果,与家长的期望相去甚远。

吝于对孩子的成绩进行鼓励这类家长,对于孩子的成长学习过程不敏感,不关注孩子取得的成绩,或者认为孩子取得的成绩是理所应当的,不需要进行鼓励和褒奖,这样的心态下,孩子即便很努力的付出,也看不到家长对自己的认可,久而久之,容易产生自我怀疑的心态。孩子会想,我是不是无论怎么做都没有用,我是不是一个没有什么本事、能力的孩子?

这样的状态,会给孩子一种“我不行”、“在努力也没有用”的心理暗示,对孩子的心理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对孩子的期望要求过高有相当部分的家长,或者自身很成功,或者心气很高,对孩子的期望要求太高,无论孩子怎么努力,都无法达到家长要求的高度,在这种高压环境下,孩子的努力得不到肯定,批评和指责太多,这类家庭的孩子,一旦不能达到家长的期望,有可能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

跟孩子的沟通太少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给予足够的关怀和帮助,了解孩子的日常学习生活情况和心理发展状态,提出建议,一起探讨交流,如果家长保持着高高在上的心态,不愿意跟孩子进行沟通,导致孩子失去倾诉的渠道,有可能会出现闭塞自己的内心的心理发展倾向。

喜欢跟孩子抱怨、哭穷、诉苦对于大多数成年人、尤其是为人父母而言,总要面对很多的生活、工作压力,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有一类人,生性喜欢抱怨当前的环境和困难,负面情绪强烈,在面对孩子的时候,也会习惯性的经常诉苦、抱怨各种“困难”和“不公平”,此外,对于一些家境不太好的家庭或者喜欢“穷养”的家庭,对于孩子的一些物质诉求,过于苛刻,经常跟孩子哭穷,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产生很强烈的自卑感。

父母关系不和睦父母关系是否融洽,是一个家庭和谐、孩子健康成长的根基,如果父母总是处于争吵、不和睦的状态,家庭关系氛围紧张,孩子处于这样的环境下,会经常处于情绪紧张的状态,担心父母吵架、波及到自己,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孩子的心理会变得很敏感,对于情感、家庭缺乏信任感,也容易产生自卑的情绪。

我是元宝爸爸,家庭教育家,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育儿、家庭教育知识和经验!欢迎关注我,留言讨论和交流沟通。一起关注孩子成长和家庭环境建设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