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蚕茧抽丝,祖先们创造了璀璨夺目的科技文化,足以令我们感到自豪。最著名的科技成果当属四大发明,但实际上,最让中国收益的还是丝绸。它不仅成为中国古代富人们的日常用品,更是成为了古代中央王朝与各国贸易交往的利器。
依靠着光滑鲜艳的绫罗绸缎,中国赚足了金钱,也让白银源源不断流入国内。回想起来,除了赞服先人们巧夺天工的手艺外,也有人会发出疑问:这些丝绸,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蚕茧抽丝?
毫无疑问,当然是用蚕茧做出来的,但是,在那个年代,人们怎么会发现,那个小小的球形蚕茧,可以被抽成细丝,又将细丝做成丝绸呢蚕茧抽丝?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抽丝剥茧之谜。
蚕丝是柔软、光滑、有弹性的纺织原料,用来做衣服是再合适不过了。然而,它的主要成分是丝素和丝胶。丝素就相当于纤维芯,丝胶则是包裹在丝素之上的。纺织的时候,就是取丝素,而不需要外面这种带粘性的丝胶。
在《黄帝内传》中,曾经介绍了先民发现这个奥秘的过程。不过很可惜,它是这么说的:黄帝斩蚩尤,蚕神献丝,称织维之功。本来是一个很科学的过程,却被渲染是蚕神所为,这当然不能作为信史,只能博人一笑罢了。
后来又有史书认为,黄帝的元妃叫做嫘祖,是她发明了养蚕缫丝方法,所以被尊为“先蚕”,其中发现缫丝方法还有一个故事。那是嫘祖的几位侍女准备采集一些野果给嫘祖吃,然而收集了很多都不满意。后来她们来到一片桑树林,发现了结满白色果实的桑树。
这些侍女取下白色果实,却发现根本咬不动。当时有一位过路的大臣叫做共鼓,提醒他们要用水煮一下。煮过的蚕茧依然无法食用,但通过搅拌,已经许多头发丝般大小的细丝出现。侍女将这种情况告诉了嫘祖,嫘祖则从中领悟出用热水浸煮蚕茧,以脱去丝胶的方法。
其实,这种抽丝剥茧的方法,就叫做缫丝。看起来并不复杂,但在当时却需要经验积累和灵感萌动。即使是上面嫘祖的故事,其实也只不过是后人为了崇拜偶像添油加醋附会而已。真正的缫丝技术,一定是广大劳动人民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集体智慧的结晶。
专家认为,有可能蚕蛹在当时也是先民的食物之一。为了剥取蚕蛹,就要咬破茧壳。大概是因为多次反复这么尝试,人们逐渐发现,茧壳在被唾液浸泡之后,丝胶有溶解的现象。原来密密麻麻缠绕着的蚕丝也分离,这样就发现了抽丝剥茧的秘密。后来,人们改良了这个方法,用适合的水温烹煮蚕茧,获得了蚕丝。
做成丝绸的过程比较复杂,其中有很多窍门,但是最重要的还是缫丝这一关。先民们闯过这难度最大的一关后,将一颗蚕茧抽出一千米的蚕丝,并用几根蚕丝合成一根生丝。
接下来的步骤就是纺织,人们将这些生丝,分为经线和纬线两个部分,并且按照一定规律制成织品。这个过程就叫做纺织。
纺织过后的物品,就可以精练、漂白、染色、印花等工序处理了。当然,后面越接近成品的技术,在各地的流派就越多。尽管如此,由于丝绸所产生的巨大利润,在我国古代,丝绸及养蚕技术都是严禁流向国外,并形成了严格的技术壁垒。只不过随着人口的流动,世界各国还是相继从中国学到了丝绸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