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致的脸蛋上长了痘,哪怕只一颗,也真真碍眼极了,而且一不当心就容易发炎,留下疤,毛孔也会变粗。 1、排毒深层清洁 如是易长痘的油性皮肤,就必须选择深层去油的洗面系列,还可以配合毛孔清洁器等洁面工具,深入清洁毛孔,排出毒素。 2、祛痘深入修复 洁面后,可用面膜及祛痘霜进行深入修复。现在市面上有不少祛痘面贴膜,使用很方便,可利用面膜的集中治疗性快速消痘,修复受损肌肤,收细毛孔、淡化痘痕,持续使用可防止痘痘、暗疮、粉刺再生。 战痘必备武器 控油洗面奶毛孔清洁器: 每天洗脸是控油防痘的必须,特别是油性皮肤的人士。
可以擦李医生的暗疮水,价钱也不贵,大概四十块左右,点在痘上就可以了.因为凡是去痘的产品对皮肤都有刺激,为了你的健康皮肤着想,没长痘的地方最好不要去折腾它.
如何趟过品牌扩张的雷区?
提到“品牌扩张”这个话题,在我们脑子里马上会闪现很多成功的案例和失败的教训,让我们感觉到,品牌似乎无所不能,品牌也似乎脆弱无能。 在“无所不能”方面,我们有“海尔”,似乎天天以“海尔”为荣,在品牌扩张的道路上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是:海尔能,我们为什么就不能? 在“脆弱无能”方面,人们却常常提起20世纪80年代的“新可乐”事件,认为“消费者的认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也因此而走向另一个极端,进而坐失良机。 在企业,这两种观念的碰撞基本上成为家常便饭,屡见不鲜。而且常常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吵得不可开交。 看似一个简单的LOGO,怎么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论呢?为什么有些人愿意延伸品牌,坚持一招鲜吃遍天;而有些人却坚决反对品牌扩张,变得那么小心谨慎呢? 矛盾的根源在哪里?在品牌扩张的道路上,我们的企业到底如何处理好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平衡?到底如何掌握延伸的尺度才能兼顾这两种利益? 讨论这个话题,我们必须确定一个原则,那就是当“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到底以什么利益为重? 此言一出,有人马上会响应:废话,当然以“长期利益”为重了。是的,没错。但这只是你理想中的答案,并不等于现实选择。因为,在现实活动中,几乎无数个企业都是以“短期利益”为重的。 假如我们朝着理想的答案走,会有哪些结果呢? 首先,当你的品牌扩张活动对“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都有利或都不利的时候,难判断吗?不难。要么就延伸,要么就不延伸。很简单。 其次,当你的品牌扩张活动,有利于“长期利益”、不利于“短期利益”时,难判断吗?也不难。因为,遇到这种“怪圈”的可能性比较小;就算遇到了,当然以“长期利益”为重,谨慎延伸即可。 那么,剩下的问题就一个问题:当你的品牌扩张活动,不利于“长期利益”,却有利于“短期利益”时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看上去也很好回答,但毫不夸张的说,很多品牌的延伸是否成功、是否有争议、是否做到利益最大化等事宜都产生在这个环节。 解决这个问题,不是束手无策,也有些方法可循。通常来说,需要做两件事情:一是讲逻辑,就是去寻找品牌扩张的原则有哪些;一是讲概率,也就是在这些原则上评估品牌扩张对长期利益的负面影响到底有多大。 就品牌扩张而言,很多专家根据自身的经验和所处的专业领域特点总结过很多法则,但在多数行业能够通用的原则主要有以下三条:
1.品牌扩张是否会削弱该品牌固有的定位和认同。 这是核心原则,如果给予权重的话,这条原则至少要占50%的比重。因为,品牌定位和认同是一个品牌的灵魂和命脉,如果一个品牌连这个都丢了,就无从谈起“品牌”了。 不过,这里需要解释的是“品牌定位”和“品牌认同”的区别。 品牌定位是什么呢?如前文是一个品牌的第一卖点,也是这个品牌长期给消费者提供的核心价值。比如,宝马的定位是“驾驶乐趣”、沃尔沃的定位是“安全”等。 品牌认同,则是包括品牌定位在内的更多的消费者所接受的或准备让消费者接受的概念。比如,宝马的定位是“驾驶乐趣”,但它给消费者的其它认同是“高档轿车”、“安全性能好”、“德国技术”等;沃尔沃也一样,除了“安全”,还有“高档”、“舒适”、“时尚”等认同。 当一个品牌准备延伸到另一个领域时,必须要考虑这个品牌的定位和认同是否支撑你的生意?更要考虑,当你做这个品类时是否会削弱这个品牌原有的定位和认同? 比如,舒肤佳的定位是“除菌”,它从香皂延伸到沐浴露,行不行?答是一定行。因为,“除菌”的概念做沐浴露,既能够支撑新产品,也不会削弱舒肤佳本身的定位,因为香皂和沐浴露的用途比较接近。 那么,蒙牛的定位是“自然”、“好牛奶”,它延伸到饺子这个品类上,行不行呢?可能不太好。因为,没有几个人愿意吃散发着牛奶腥味的饺子。所以,蒙牛有了“香聚”这个独立品牌。 2.目标市场属性是否与该品牌的市场属性相同或相似。 也就是说,你准备延伸过去的那个品类的市场属性,与你这个品牌目前的市场属性是否相吻合。这条原则,最好在第一条原则通过后才考虑。如果给个权重,这条原则可以占30%的比重。 那么,市场属性又包括什么内容呢?也很简单,通常包括消费者特征、竞争格局、价格带、渠道特征和进退壁垒等。这些属性中,最重要的是消费者特征。 在这条原则上,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别克”轿车向低端市场延伸。 “别克”刚进入中国时,可以说非常成功。以它“高档”、“气派”、“性价比好”等特点赢得了很多“追车族”的青睐,尤其它的广告语“心静,思远,志在千里”更是深入人心,成为不少人的座右铭。 然而,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井喷式”发展,为了赢得更多的生意,“别克”很快就延伸到低档轿车,开发“凯越”、“赛欧”等副品牌(这些副品牌实际上就是品种名称,主品牌还是“别克”)。结果“凯越”和“塞欧”卖得越好,“别克”的中高端轿车就越卖不动。尤其是当时对“君威”的影响最大。 按理说,“凯越”和“赛欧”的购买者与“君威”的购买者不是“一路人”,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后来,有人发现:中国消费者给“别克”所定义的市场属性与“凯越”和“赛欧”的市场属性显然不同。所以,当那些普通消费者开着带“别克”LOGO的低档车满街跑的时候,那些具有小资情结的人们就有意见了,他们会觉得“别克不再是我们的首选”。 懂营销的人都懂,懂汽车营销的人更懂,这是何等糟糕的迹象。因此,“别克”也不得不对他们的品牌架构进行调整,在保留“凯越”的基础上,把“赛欧”车上的LOGO及时的换成了“雪佛兰”。 其实,宝洁公司的“飘柔”也面临这个问题。他们为了把“飘柔”做成“大品牌”,从高端市场向低端市场延伸,并延伸到香皂、沐浴露等品类,也增加了很多功能,折腾得确实够大的。几年过去了,当前的市场表现告诉我们,飘柔“大品牌”的梦想不如像他们所想象那么乐观。飘柔不仅在洗发水市场上没有突破,在香皂和沐浴露等品类上也表现平平。 3.目标品类在价值链上是否与该品牌的核心品类形成互补或替代关系。 这条原则最好是在上面两个原则都通过后再去用比较合适。这样对品牌扩张的把握会更加稳健一些。基于评估的需要,给这条原则的权重为20%。 其实,这条原则是最好理解的。我们先说互补关系吧。比如,松下是做彩电的,它延伸到摄像机、家庭影院等家庭娱乐产品,有没有问题?估计问题不大。因为,这种延伸并没有违背上面两条原则,也符合这条原则,品类之间能够形成有效的互补关系。然而,松下何止停留在这个层面?他们又延伸到电脑、手机、数码相机、冰箱、空调、洗衣机、微波炉、吸尘器、加湿器、汽车导航、剃须刀、电动牙刷、宠物理发器、按摩椅、电子血压器、电吹风、脱毛器、毛孔清洁器等IT、通讯、白色家电、小家电、美容商品、保健商品等很多领域。由于国际品牌经济实力的支撑,有些品类做得还凑合,但除了影像产品以外的多数品类还是卖得不好,就“松下”这个国际品牌、奥运会的主要赞助商而言,可以说惨淡经营。在中国,乃至在更大的区域,一个“出色的黑色家电王国”之神话将可能不复存在。 再说替代关系。举例来说,“柯达”从胶卷延伸到数码影像,它们之间不是互补关系,而恰恰是替代关系,这个时候的品牌该不该延伸呢?当然可以。因为,当一个品类进入衰退期的时候,一个企业必须选择其更新换代的品类来继续支撑生意。这是理所当然的。再说,胶卷和数码影像,虽然是两个不同的品类,但它们的品类特征基本还在“柯达”的品牌定位和认同的范围之内,而且目标市场属性也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的品牌扩张是可以做的。假如“柯达”接下来做的不是数码影像,而是家电、通讯、房地产等领域,那会怎样?可能延伸的价值就不是很大,甚至对“柯达”品牌的伤害会很严重。
就品牌扩张而言,一点都不延伸,不一定好,因为可能会坐失良机;过度延伸,也不太好,因为可能会导致得不偿失。所以,品牌扩张确实是一种趟过雷区的智慧,当企业遇到品牌扩张的问题时,不妨把自己的“豪情壮志”或“惴惴不安”先放在一边,通过科学而理性的方法来做一些细致的分析。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看清“地雷”在哪里、这个“雷区”该不该趟过去、如何才能趟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