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打新冠疫苗下雨了!
我国获批新冠病毒疫苗分别为:
1.康希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一针即可提供保护,单针接种14天后保护率95.47%。
2.北京科兴中维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保护效果91.25%。
3.国药中生北京公司的新冠灭活疫苗,保护效力为79.34%。
4.国药中生武汉所研制的新冠灭活疫苗,此疫苗针对由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保护效力为72.51%。
5.安徽智飞生物重组新冠病毒疫苗,共三针,首针和第二针间隔要在4周以上,第二针尽量在接种第一针后8周内完成,第三针在接种第一针后6个月内完成。
极少数接种者可引起一些不适症状。比如:乏力,发热,头痛,恶心,咳嗽,肌肉瘙痒、疼痛,皮肤红肿,食欲不振等等,这种现象非常少,也许是皮肤过敏引起的,我们周围接种人群里没有发现以上症状,具体咨询专业医生。
下雨时,新冠病毒会不会通过雨水传播?传播范围是否会更广?
您多虑了,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听科学家的,自己胡乱揣测小心被“造谣”哦~
根据官方发布的消息,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确信的”和“可能的”共包括:
1,飞沫传播;2,接触传播;3,气溶胶传播;4,粪口传播。
咱们不必去分析传播方式到底是什么,或者哪种传播方式更为主要,咱们挨个看过去,看看题主担心的雨水,会不会加剧这几种传播方式的传播能力。
首先来看飞沫传播。飞沫嘛,得悬浮吧!之所以冬天更有利于病毒传播,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干燥的空气可以让飞沫中的水分快速蒸发,从而留下包裹着病毒的更小颗粒。小而轻的颗粒,显然更有利于在空气当中长久悬浮,自然增大了被吸入的风险。
那下雨了,会发生什么情况呢?空气湿度饱和,100%!那大部分飞沫就快速坠地了,因为比较重嘛,而且雨水的下落,还能洗刷大部分漂浮在空气中的包裹着病毒的微小颗粒,这就叫湿沉降。显然,雨水会大幅遏制飞沫传播。
再来看接触传播。接触传播什么意思?就是患者的体液、分泌物,或者喷出的飞沫等,带着病毒粘在了一些物体上,你摸到了又没勤洗手,最后揉眼睛挖鼻孔或者擦嘴什么的,沾染到了结膜、鼻腔或口腔,从而被感染。
那雨水对物体上的病毒,会造成什么影响呢?影响很小。因为携带病毒的人,触摸过的东西还是以室内为主,飞溅出来的飞沫,也大部分沉降在室内物体上(室外都带着口罩呢),所以雨水冲刷不到。
再说气溶胶传播。现在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说病毒一定能通过气溶胶传播,虽然出过非亲密接触被感染的案例,但比例很低,不足以作为气溶胶传播的铁证。我们退一步讲,即使病毒能通过气溶胶传播,那么雨水的湿沉降对气溶胶同样有效,下雨对遏制病毒传播是大利好。
最后看粪口传播。粪口传播也叫消化道传播,能够粪口传播的病毒可以在患者粪便中生存,所以如果便后没有洗手就接触到了餐具甚至食物,或者卫生条件比较差的地区,带着病毒的粪便污染了水源,就可能引起大范围感染。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长期肆虐印度地区的霍乱,以及伤寒的“超级传播者”玛丽·玛伦。引起霍乱的霍乱弧菌,就存在于水中,而最常见的感染原因,就是食用了被患者粪便污染过的水。而伤寒的超级传播者玛丽·玛伦,不爱洗手却是个家庭厨师!
玛丽·玛伦在1907-1910年隔离期间的报纸报道~不过大家也不必恐慌,一是虽然在患者的粪便和肛拭子当中发现了病毒核酸,但新冠病毒能否通过粪口传播还有待验证;二是即使新冠病毒存在一定的粪口传播,预防也是容易的。大家只要勤洗手,饮用水和食物烧熟煮透就可以防范了。
粪口传播示意~而题主提出的下雨会不会增加病毒的传播范围,如果真的存在一定的粪口传播,那么雨水过多确实容易使得包裹着患者粪便的茅厕或者下水道外溢,所以雨水过多的时候大家不要去踩踏或者触摸被污水淹没过的地方,去了公共卫生间回来一定要记得洗手和消毒。虽然不一定存在这样的传播方式,但防患于未然嘛~
综上,雨雪总体对防疫有利不必担心,倒是伴随雨雪而来的降温值得大家警惕,因为寒冷会降低我们的抵抗力,大家一定做好注意防寒保暖工作,不给病毒可乘之机!#科学应对疫情##战疫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