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义符和声之规
左形右声,如钱形声字大全、材、消、熔等。
右形左声,如放、鸭、刎颈。
上形下声,如茅、简、空、室等。
下形上声,如柴、酱、盆、甕等。
内形外声,如闻、问、闽等。
外形内声,如辟匪、匐、固等。
有的形符与声符处在一个角落,如颖,从禾顷声;?,从肉攸声;赖,从贝刺声;听,从听壬声。
有的形符被声符隔离,如衷,从衣中声;街,从行圭声;哀,从口衣声;衡,从 行声。对这样的形声字在分析形体时一定要注意。
二)形符或声符字的形体
为了养活某个形声字的笔划或构形的美观,在汉字形体演变的某一阶段上,形符或声符被部分地省简而成为所谓省形或省声。
如弑,弑省,式声;耆,从老省,旨声;产,从生,彦省声;夜,从夕亦省声,等等。
省形和省声,在汉字的发展、使用过程中确实存在,了解这种情况对研究字形与字义的关系颇为有益。但是,省是以不省为前提的,在没有发现不省的字形以前,不可轻言省形或省声,否则容易犯主观臆测的错误。
许慎在《说文》中对省形省声就用得过滥,有的颇令人怀疑(如说頫字是“从逃省”,妃字是“配省声”)。有的则是明显的错误(如说弗字)是“从 省”,监字是“ 省声”,奔字是“贲省声”等)。所以对《说文》之言省,特别是省声,我们不可轻信。
三) 形符或声符形态
如恭是从心共声,唐是从口庚声,徒是从辵土声,归是从帚追声,责是从贝声,等等。
有的形符或声符则完全被省简隐没,根本认不出是形声字了,如书本为从聿、者声,泰本为从水、大声。对于这样的表声字,必须复形到变之前的形体,不好辨识。
形声字属于独体字吗纱 袍 是形声字吗
不属于
形声字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形声字是最能产的造字形式。意符一般由象形字或指事字充当,声符可以由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充当。
概述
形声字
形声是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其中的一个文或字表示事物的类别而另一个 形声字
文或字主要是起标声作用的造字方法。许慎说:“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所谓以事为名,即依事类而定其名字。是说在经某个事物定名而造字时,先确定它在万事万物中的属类,属类确定后就用表示这属类的文(或字)来作新造字的主义部分; 所谓取譬相成,就是根据口语取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文或字来作新造字的标声部分。这样,主义和标声的两个部分相辅相成而构成新造的字。
许慎所举的江河二字,原本是为专指长江黄河而造的字,由于江河均属水类,所以都用“水”来作这两个字的主义部分,然后又根据口语中称谓江河的发音分别选取了读音相当的“工”、“可”来作标声的部分,于是就构成了江河两个形声字。
形声字 一)义符和声之规 左形右声,如钱、材、消、熔等; 右形左声,如放、鸭、刎颈等; 形声字
上形下声,如茅、简、空、室等; 下形上声,如柴、酱、盆、瓮等; 内形外声,如闻、问、闽等; 外形内声,如辟匪、匐、固等。
有的形符与声符处在一个角落,如颖,从禾顷声 修,从肉攸声; 赖,从贝刺声; 听,从听壬声。有的形符被声符隔离,如衷,从衣中声 街,从行圭声 哀,从口衣声 衡,从 行声。对这样的形声字在分析形体时一定要注意。
什么叫形声字和象形字?简单明了的.
象形字:
属于“独体造字法”。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
例如“月”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艸”(草的本字)是两束草,“门”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
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我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
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但是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它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它的局限性很大,因为有写事物是画不出来的。
形声字:
属于“合体造字法”。
形声字由两部份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
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篮”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制物品,声旁是“监”,表示它的发音与“监”字相近;“齿”字的下方是形旁,画出了牙齿的形状,上方的“止”是声旁,表示这个字的相近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