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英联邦指的是英联邦王国,还是英联邦的国际组织呢英联邦成员国?
英联邦王国是一个邦联制国家,而英联邦则是一个国际组织,两者存在根本性的不同,但都跟英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关于英联邦的形成,还得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
世界一战后,英国的实力受到重创,其在全球的影响力大幅下滑,海外各大洲的殖民地、保护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和国家独立运动热情高涨。在殖民体系逐渐瓦解的情况下,英国很难再像19世纪那样完全控制各个殖民地了。
但是英国作为当时世界第一大霸国,又不愿断绝大量海外利益,怎么办呢?
于是英国王室以退为进,提出了一项妥协条件,那就是同意给予各殖民地或被保护国主权独立地位,在政治地位上与英国的国家地位平等,但独立出去的殖民地或自治领需要与英国共同组成英联邦。
1931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威斯敏斯特法案》,正式在法律上确定了各英属自治领的主权独立地位,这些新独立的英属自治领基本都加入了以英国为核心的英联邦,标志着英联邦的正式形成,大英帝国名存实亡。
这个时候英联邦已经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各英属自治领与英国组成英联邦的国际组织,二是各英属自治领与英国组成英联邦王国。
英联邦组织:各成员国主权平等,与英国没有任何政治隶属关系
英联邦组织现有成员53个,成员分别是:
亚洲:孟加拉国、文莱、塞浦路斯、印度、马来西亚、马尔代夫、新加坡、斯里兰卡、巴基斯坦欧洲:马耳他、英国非洲:博茨瓦纳、喀麦隆、冈比亚、加纳、肯尼亚、南非、莱索托、马拉维、毛里求斯、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尼日利亚、塞舌尔、塞拉利昂、斯威士兰、坦桑尼亚、乌干达、赞比亚北美洲: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哈马、巴巴多斯、伯利兹、加拿大、多米尼加、格林纳达、牙买加、圣基茨与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南美洲:圭亚那大洋洲:澳大利亚、斐济、基里巴斯、瑙鲁、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萨摩亚、所罗门群岛、汤加、图瓦卢、瓦努阿图这52个成员与英国的关系纯属国家间的合作关系,还能享受英国给予的各种福利待遇,比如英国伦敦是全球金融中心,英镑又是世界储备货币,强大的经济体量,能给予英联邦各成员国关税优惠,推动成员之间的经贸往来。
除了经济福利方面之外,还有教育福利,英国规定在英联邦组织内各成员之间实现学历互认、成绩互认。若某个英联邦成员国的学生即使读了一个最差的大学并取得了本科学历,到了英国工作,他也承认你的本科学历。
英国是联合国五常成员,在政治影响力、经济发展力、科技创新力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他一定会优先照顾本组织内部的成员。
因此,很多小国弱国都情愿加入英联邦,在不损害主权的前提下,还能获得利益,何乐而不为呢?
而且,英联邦成员可以自由进出,不受英国限制。非洲小国冈比亚就是典型的例子,冈比亚曾在1965年加入英联邦,但在2013年时任冈比亚总统贾梅与英国闹了矛盾,就果断退出了英联邦,甚至还扬言今后永远也不会加入。4年后,贾梅总统下台,新上任的巴罗总统为了获得更多资助,来解决冈比亚国内的贫困问题,又申请加入了英联邦。
不过,英联邦组织与其他国际组织最大的差异就是外交领域的区别。只要是英联邦成员,他们之间相互建立外交关系后,互派高级专员来行使外交大使的职责,高级专员办公的府邸不称为大使馆,而是高级专员公署。
比如同属英联邦组织成员的新加坡和巴基斯坦建交后,巴基斯坦驻新加坡的外交机构为“巴基斯坦驻新加坡高级专员公署”,外交官称呼为“巴基斯坦驻新加坡高级专员”,这种外交称谓是英联邦组织成员的特属。
英联邦王国:各成员国主权平等,但奉英国国王为本国元首
英联邦组织内部,又有17个成员不想割裂与英国的关系,他们就与英国另外组成了英联邦王国,以英国国家元首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为本国的元首,形成了一个共主邦联,成员分别是:
北美洲: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哈马、巴巴多斯、伯利兹、加拿大、格林纳达、牙买加、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库克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图瓦卢欧洲:英国这17个英联邦王国成员全部实行英国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以英国国王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由各自议会选举产生。各成员国总理推举一名本国人士当选为总督,并报请英国女王同意。
总督就是英国女王在各英联邦王国成员的代表,享有国家元首的地位,主要承担接待外国元首来访,接受外国大使提交的国书等象征性的国家礼仪职责,并不能干涉总理施政。
比如加拿大第26任总督伍冰枝,在1999年就任时得到了英国女王的授权同意,成为加拿大首位华裔总督,同时兼任加拿大三军总司令,加拿大议会通过的一切法律议案必须由总督签字后才能生效。
以上就是英联邦王国与英联邦组织的区别,这两大邦联和组织模式已经成为了英国维系世界影响力的最后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