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就很喜欢啊被年轻人喜欢的人。
我觉得这部剧讲的是成长史,虽然题材和大背景有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但人性是永恒的。
年轻人的经历都是相似的,迷茫也是一致的,虽然相隔四十年,但我们还是能从宋运辉身上看到我们自己的影子。
四十年,虽然生活节奏不一样了,环境也不一样了,可人还是那一种活法。
宋运辉、宋运萍,雷东宝,小杨巡,虞山卿,梁思申他们这些人,代表了社会上绝大部分年轻人。
宋运辉是寒门子弟的代表,农村的孩子想脱离农村,就必须走读书的道路。
宋运萍是没上大学的年轻人,她渴望读书学习,改变生活。
雷东宝从政,小杨巡从商,虞山卿奔向世俗,梁思申出国留学。
这些选择是我们年轻人到现在为止依然要选择的,和我们的生活很接近。
我们和宋运辉一样,原以为读大学能改变命运,原以为步入职场能一帆风顺,原以为正确就是正确,错误就是错误,原以为独善其身不随波逐流就能无往不利。
我们和宋运萍一样,觉得靠自己的双手,多忍受生活带来的苦痛,我们就能过上好日子,但被现实无情地抹杀。
我们和雷东宝一样,满腔热血怀揣着希望,想改变世界,想在荆棘丛中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但想不到翻过一山又一山。
我们和小杨巡一样,想抓住眼前的每一个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们厌恶虞山卿的自私,厌恶他的势利,厌恶他的投机取巧,拍马逢迎。
但我们又模仿着虞山卿,在人情世故中讨口饭吃。
我们也羡慕梁思申,羡慕她的家境,羡慕她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拥有更多的资源。
他们不是时代里的一个符号,他们是我们本身。
这是这部剧最打动我的地方。
他们迷茫的,是我也在迷茫的,他们思索的,是我也在思索的。
虽然过去了几十年,国家富裕了,社会进步了,但人性还是那样复杂多变,这点丝毫未动。
有时候看宋运辉,我就觉得像是看到我自己,在现实中左突右冲,踌躇彷徨。
这也是年轻人的奋斗史,年轻人为啥会不喜欢呢?
---------丸---------
文:祁门小谢
很多年轻人崇拜娱乐明星的什么?根源是什么?
这个社会年轻人崇拜演艺人,歌星不奇怪,因为,他们的梦想就是想一夜暴富,当他们看到这些人拥有千万,上亿豪宅时感觉是一生的追求,几十年以来明星,艺人,歌星成为这个时代领军人物,他们的收入豪宅八挂丑闻占据头条,我们的科学家们,科学院士,医学院士的贡献被国人所淡忘,年轻人根本不懂这个国家谁是栋梁,谁在用科技研究用生命来支撑着这个伟大国家,年轻人该清醒了放下追星梦,好好学习为祖国科技发展做出你们的贡献,少年强则国强。
有人说三毛在文学上并无太大的建树,为何那么多年轻人喜欢她?
且不论三毛是否在文学上无太大建树(标准是什么?),从八十年代至今,不论中港台,都有那么多年轻读者喜欢她,这意味着不只是一个文学现象,甚至不只是文化现象,而是与人性深处的某种向往有关。
可以说,那是一种自由的骚动。当我们按部就班读书、考试、就业的时候,有一个人逸出了这种看似人人必须的生活,她去了西班牙去了非洲,嫁了一个老外潜水员晚年与民歌之王王洛宾成为心灵挚交,甚至写剧本替张爱玲翻案甚至自杀……这一切都是我们所不敢做的,而三毛做了,做得很漂亮,还用文字传播久远。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这是三毛为齐豫所写《橄榄树》最著名的一句歌词,这里面传递的漂泊感、神秘感都是年轻人最向往的,因为不能为,所以渴望。
所以也可以回到文学建树的问题上了,三毛的文字看似轻易、雅俗共赏,实际上是最自然清醇的文学,非在生活中浸淫良久不可为之,她的功夫在诗外。现代作家能与之相比的,是新疆的李娟。她们的创作都以散文为主,散文写出“建树”似乎是极难的,因为小说有明确的标准、诗歌有崭露的野心,散文讲求大成若缺,一不小心就只有缺没有成。能悟此道,在加上生活经验的历练,方成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