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建筑工地的小工都是按天算的建筑工地打工吗,大概是200多块钱一天,一个月下来基本有六七千的工资,但是没有多少人愿意干,原因有下面几个原因:
一,四川的建筑工地上的小工都是按天算的工资,不是按月算的工资。建筑工地上的小工干的都是又苦又累的杂活,每个月都要休息几天,这样算下来的话,表面工资多,其实到手的工资并不高。
二,建筑工地上的小工都是年龄偏大文化程度教低的第一代农民工;年轻一点的农民工都选择进工厂,做体面领固定工资的工作。
三,建筑工地上基本都是年关结账,平时只发点生活费,有时到年底都不一定能结清,遇到黑心的老板在克扣一部分,建筑工人只有无奈的被黑心老板克扣。
四,建筑工地小工表面上看着工资高,其实到手的工资没有多少;工地上的一日三餐支出高,工地上不能做饭,只有到外面餐馆吃;在加上一个月不可能是满勤,加上黑心老板在克扣一部分,这样就剩不了多少钱。
五,往年的建筑工人的工资到了年关,大部分都是讨要困难,幸幸苦苦干了一年,很难拿到工资。
六,现在国家实行乡村振兴,农村的水泥马路都通到了每家每户,国家加大了对农村的投入,家乡的条件都变好了,很大一部分农民工都选择在返乡创业,都不愿意出去打工。
七,工地上的小工基本都是年龄大的农民工一代,有的在家带孙子安享晚年,有的因为身体原因,不外出打工。而年轻一点的农民工,大都选择学体面的手艺;或者进工厂,领固定的工资。
为什么农民工在城市里生活打工越来越难?
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成熟阶段的必然!
一个社会在其发展初期,所有的社会进程都是缓步推进的,原有的格局没有突破,大家都按部就班——工人在企业干活、农民在农村种地、公职人员在体制内上班、个体户打理各自的摊点……。
而社会进入高速迅猛发展中期,一切事业的步伐都会加速加快起来。原有旧格局就会被打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等在不断扩大,不适应发展的企业破产倒闭,新兴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人们已经不满足现状,吃穿住行医的需求在膨胀,商品房开发应运而生,公共配套设施设备也需要不断增加完善,原有的用人体制也在不断更新。这时候到处都是新企业或工地,到处都需要招到工人来干活,农民进城干活——农民工也就出现了。这个阶段,只要你有力气,身体健康,无论是否有技术技能,都很容易找到一份工作,领到对应的报酬,除了日常开支,日积月累,可以拿回农村家里娶妻建楼,养家糊口。
到了发展中后期,一切事业基本有序进行着,新的秩序、新的规则建立完善起来,公共设施设备初步完善,企业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固定员工,商品房处于饱和甚至供大于求状态,开工的工地慢慢平缓减少,特别是企业许多岗位被机器人取代,城市建设步伐也放缓,城里工位需求量也没那么紧张了,而大量需求的是有一定技术技能的熟练工。另外,今年遇到了新冠肺炎疫情,各地复工复产也刚刚启动,一时半会儿还不需要大量的劳动密集型工位。这时,农民工进城干活以及生活也就日渐感觉困难起来,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但是,任何社会发展都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有波峰就有低谷。在波峰时酝酿着低谷,在低谷时孕育着波峰。新的一轮建设热潮或许已经在路上,对农民工的需求量也会不断增加。朋友们,你准备好了吗?让你们甩开膀子大干的时候就要来到了……
建筑工地上基本上都是40一50岁和60岁的农民工,为什么?
现在稍微幸苦一点的工作都是年纪大一点的人在干,建筑工地太阳暴晒,温度高,都是体力活,一般年轻人还真干不了。
现在的年轻人宁愿拿一个月两三千的工资,吹着空调,干净又卫生又轻松。去工地?你给他一个月一万都不带干滴!
打个比方,我在外的工作就是在户外,这几天温度高达三十六度左右,衣服从早到晚基本没有干过,③块钱一大瓶的矿泉水一天要喝四瓶,想想都知道出汗量有多大,虽说一天工资有五六百,都是血汗钱啊,这样的工作环境年轻人能承受?
这样的工作只有70后80后勉强能干下去,没有办法,他们上有老下有小,要维持生活,要还房贷车贷,回家要面子。工作再苦再累也要顶着上。
一句话,年轻人没有负担,没有压力,有的还在啃老,没有必要吃这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