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和借壳上市都有着共同的目标,一切都是为了上市久琪股份什么时候上市。但在融资的实际效果、融资成本、规章限制、风险等方面存在较大区别,特别在科创板实行注册制试点后,差别就愈加明显。但就目前A股还再实行审核制下来说,壳股在某种程度还是有其价值的。在审核制下的IPO上市,主要是以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设立股份公司以股份公司为主体,向监管部门申请发行股票,并成立上市公司。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则上市条件较为苛刻,其中包括上市前三年业绩、财务、信披和有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等等,优点IPO上市可以快速解决企业的资金缺口,更能在一个较长时期为企业打开市场份额,提高企业品牌的认知度。缺点在于易受外部经济环境干扰,IPO的费用也较大,上市等待期也较长。而借壳上市则不同,首先要有一个壳(一般都选择经营不善的上市公司)通过企业并购、重组、资产置换等方式取得壳公司控制权后,将母公司的资产注入壳内,就算借壳完成。缺点在于借壳上市需对企业资产和人员进行调整,这对能否成功并购重组存在较大风险。优点在于时间短,手续简便,规章简单容易达到所需标准,同时也会因借壳上市所产生的“草鸡变凤凰”效应轰动市场,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广告效果。总之,在审核制下IPO上市和借壳上市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一旦注册制替换了审核制,那么是否还存不存在借壳上市的概念,也只有等到那时要市场来回答了。
全世界疫情什么时候能过去?
钟南山院士说过要想短时间内消灭疫情是不可能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中国在疫情控制方面为世界开了一个好头。我们的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这要感谢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没日没夜的努力。还要感谢我们自己的付出。最要感谢我们有一个好政府,好的领导人。
对于国外放着中国好的经验人家不学习,反倒拖世界抗疫的后腿。美国和印度疫情任然很严重。美国疫情感染人数现在是七百三十多万,印度也已经达到了六百三十多万。后面一个月印度疫情还将反超美国成为真正的“王炸”。
现在已经进入了疫情的高发期。美国和印度必然还会爆发第三波疫情。到时候疫情蔓延到无法控制,必将给世界带来巨大危机。所以说世界疫情在今后一年内还会存在或者持续更久。
中国股市什么时候才会有牛市?
中国股市不走牛不是市场因素,而是人为因素,有一种看不到的无形之力压着大盘。就今年的行情来说,很多个股走出翻倍乃至几倍行情,那么同时必然有大资金去砸盘其他版块,而不是借势推动行情上涨。这从逻辑本身是说不过去的。
有人把这归咎于周线级别的K线组合没有形成完整的技术形态,也有人说是浪型不满足,因为2015年牛市下跌以来的调整浪还没走完,不可以走牛。
其实看看欧美和亚太其他国家走势,有哪个国家的财经人士如今靠数浪看K线炒股的?又有哪个国家的走势股市还有“补缺口”这种荒唐的说法?人家欧美历来把跳空高开的缺口当做强势上涨的信号,而A股却一直把跳空缺口当做必然回补的位置,还没等上涨就开始惦记何时补缺口,这种思维逻辑深入每个中国股民的人心,如此心态如何推动长牛?
至于那只无形的大手,我觉得不说大家也清楚。如果愿意让指数上涨,直接降低印花税就可以掀起一波大行情,哪怕只是降低一点那也是一个明确信号。历年每次牛市也是人气最爆棚的时候开始血雨腥风的一通狂砸。可是迟迟不肯涨,究其原因,我觉得是在等一件大事的发生,要等这件大事解决之后才能放心大胆的涨,否则可能会有更大的风险。如果等风险释放了,所谓的浪型也符合了技术流的要求,那么随便一则重磅消息都可以被理解为牛市上涨的引擎。
中国股市不缺钱,更不缺人,缺的只是动力和信心,或者说是信任。股民一次次盼着有行情,却一次次被割韭菜,一次次保护散户的消息出台,散户却更惨了。看看今年有多少3000点赚钱在3400点陪光的吧。那些暴雷的消息一出,几十个跌停板之下损失最惨的是企业吗?不是,因为这种企业已经完了,大股东早已经陆续兑现资产并转移,而散户作为没有任何公司运营内幕的群体只能最后一个知道消息,然后跌的体无完肤。牛市初期总是大资金冲锋陷阵赚大钱,每次等散户进场就开始无止尽的走熊。这种市场之下散户靠什么树立信心呢?
今年欧美受疫情影响那么大都能屡创新高,A股散户原以为我们作为世外桃源能让股市更加强劲,结果却在指数高位盘整时亏的连裤衩都不剩。那么保护散户的逻辑在哪里呢?可如果今年就是一次牛市,一次真正普涨的牛市,是不是能让企业和散户都能有更多自信度过难关?可是没有。没有人知道究竟为什么,只知道有一只看不到的大手按着指数,按着散户。合适手移开了,不再遮天蔽日,那么A股就会迎来气贯长虹的大长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