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还是要“合理” 许多公司都关心�

至于【标签:关键词】的介绍,【标签:作者】将在本文中进行说明。【标签:长尾词】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惠州seo!

“有锂”已风靡全球,成为近期资本市场最热门的话题。

锂电池概念火爆,资本疯狂追逐。一些上市公司不可避免地感到心痒痒,跃跃欲试,声称要加入锂相关军团,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异常的锂相关行为导致股价异常波动和密集的监管行动。自8月以来,交易所已向至少8家上市公司发出关注函,直接抨击涉嫌“蹭热点”的不良行为,并要求这些公司就锂或储能作出补充说明和进一步披露。

用锂做任何你想做的事?

8月11日上午,深交所向长青发出关注函。

作为印刷设备的主要制造商,长青在8月9日晚间突然宣布涉及锂。根据公司公告,海牧星与公司签订了采购意向框架协议,拟向公司采购锂电池生产相关设备及模块,总金额为4.2亿元。

消息一出,常青股份10日开盘即有直接跌停,引起监管部门关注。深交所关注函要求公司说明是否存在与“锂电池生产相关设备及模块”相关的业务及产品,并核实是否存在主动炒作股价的情形。

常青股份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蹭热点”的嫌疑了。去年1月,区块链成为市场炒作的热点。长青宣布,公司与北京中祥比特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自有应用平台(荣链);去年6月,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蔓延。长青宣布,公司与国药医学检测(天津)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达成口罩、医疗产品等防疫产品战略合作意向。在长青收到的关注函中,交易所也要求公司做出相关补充说明。

无论是签署框架协议,还是达成战略合作,对于常青的这些“热点”取得了哪些实质性进展,投资者仍然没有看到明确的答案。

没有巧合。8月10日,股价连续两天上涨近30%的南京聚龙收到深交所关注函,也是因为“锂介入”。

南京聚龙8月6日通过互联互通透露,其产品可应用于储能领域设备的配套材料,如新能源动力设备的电池外壳及相关配套系统材料。此外,公司积极布局和发展新能源汽车材料业务,获得了比亚迪、吉利、蔚来、理想、小鹏、恒大等新能源汽车厂商的供应商认证和供货。公司将进一步拓展新能源汽车材料业务,扩大市场份额。

作为一家专门从事改性塑料业务的公司,南京聚龙此前从未披露过储能业务,这一行为难免会受到质疑。是否存在主动迎合市场热点、炒作公司股价的情形,是否存在利用信息披露影响股票交易的情形,是否存在违反信息披露公平原则或误导投资者的情形,深交所关注函直截了当,要求公司进行核实和说明。

值得一提的是,互动平台显示,南京聚龙已取消对新能源汽车布局的回复。

与长青类似,南京聚龙也不是第一次被怀疑“蹭热点”。去年2月,南京聚龙通过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平台发布了一篇题为《南京聚隆成功开发出无纺布用聚丙烯熔喷专用料》的文章。随后,公司股价涨跌不一,深交所的关注函立即传来。去年7月24日,南京

“锂”必须“合理”。针对热点炒作,监管一直在重点关注。

据记者梳理,8月以来,交易所已向至少8家涉及锂或储能的上市公司发出关注函。除上述两家公司外,还有安中、莱辛蔡颖、联创、赣锋锂业、融捷、洪升等公司,均被要求进一步披露相关信息,核实是否主动炒作股价。

“无锂”?

与一些积极参与锂电的公司不同,更多的公司保持着自己的理性和冷静。

近期,由于新能源板块尤其是锂电池板块的火爆,相关上市公司股价持续上涨,甚至包括一些基本面不佳的公司,估值严重偏离,以至于一些公司忍不住通过与投资者沟通的方式,有意无意地披露自己的涉锂情况,借此搭上“顺风车”,乘火而上。

记者梳理发现,在互动平台或股吧,近日关于锂的问答交流突然增多。在关于上市公司的问题中,有“投资者”发出了无论公司主营业务是涉及锂电池还是新能源业务的问题。

严格来说,互动平台或股吧并不是正式的信息披露渠道。对于更多的公众投资者来说,上市公司通过此类渠道发出公告之外的关键信息是不公平的。

记者查阅了近一个月互动平台上发布的内容,大部分公司明确表示“不涉及锂”,除了极少数公司回复直接或间接涉及锂。

比如北信源,8月5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连续提问:“公司和子公司在锂电池方面有哪些应用?”"公司和子公司在光伏领域有哪些应用?""公司和子公司在储能方面有哪些应用?"北信源一一否认,并给出了“暂不涉及相关业务”的理性回复。

记者初步统计发现,近两个月,有20家上市公司明确否认“与锂有关”

多家,包括新联电子、永茂泰、富通信息、博实股份、东方园林、鲁西化工、海源复材、科陆电子、金明精机、国星光电、金安国纪、大富科技、诚志股份、长海股份、雪龙集团、南极电商、太阳能、天汽模、鲁北化工、高能环境等。

此外,还有部分公司通过公告形式回应了有关涉锂的传闻。8月3日,紫金矿业公告称,截至目前,公司没有锂矿资源和相关业务。公司有关锂等新能源矿种的布局是基于公司战略的初步规划,没有具体的时间进度表和具体项目安排。截至目前,公司没有筹划任何具体项目,未来如有相关事项或进展,公司将及时予以公告。

前车之鉴不可忘

8月10日,恢复上市的盐湖股份复牌当日涨幅超过3倍,总市值在盘中一度突破2300亿元。

资本狂欢的背后,似乎忘却了一年前“钾肥之王”因连续3年巨亏、资产重组无人问津而遭遇暂停上市的尴尬一幕。

2017年,A股市场同样上演过锂电概念疯狂的一幕。受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影响,电池级碳酸锂从2015年之前平稳的每吨4万元至5万元的价格,一路飙涨至每吨17.8万元的高位,一大批上市公司纷纷跨界,大手笔买买买、扩扩扩,但非理性的行为迅速演变为“一地鸡毛”。

2017年12月,声称盐湖提锂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的盐湖股份抛出大手笔之作,宣布拟总投资79.8亿元,启动年产5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的生产。然而,自当年起,盐湖股份连续3年巨额亏损,2019年更是巨亏450亿元,创下了彼时A股史上亏损之最,最终于去年5月被暂停上市。

更令人唏嘘的,是1年前正式退市的美都能源。2017年10月,电池级碳酸锂价格逼近前期高位,美都能源抛出收购计划,拟斥资36亿元收购瑞福锂业98.51%股权。

然而,时运不至。2018年后,国内碳酸锂市场价格突然跳水,从年初的每吨15.9万元跌至年底的每吨7.42万元。2019年市场更加严峻,碳酸锂市场一路跌至年底的每吨4.44万元。瑞福锂业在2018年便亏损近4亿元,形成约8亿元的巨大商誉减值,美都能源无奈要向原股东“退货”,终止收购。

由于收购新能源标的接连踩雷,美都能源转型失败,去年8月14日,公司股价长期低于面值,最终从A股市场摘牌。

锂电咨询机构高工锂电分析称,锂电产业是高投入、高技术门槛的新兴产业,没有持续技术投入,缺乏核心竞争力,只为蹭行业热点的上市公司,终将掉入锂电产业竞争的深渊。

近期以来,锂电概念火热,既点燃了部分投资者躁动的心,也引发了部分公司或真或假的涉锂行动。

剪不断,“锂”还乱。前车之鉴,殷鉴不远。

“有锂”还需“有理” 多家公司涉锂遭监管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