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nar,老板提倡定期搞一seminar,为什么我无奈地说可能没必要?

老板提倡定期搞一seminar,为什么我无奈地说可能没必要seminar?

seminar,老板提倡定期搞一seminar,为什么我无奈地说可能没必要?

就从学术团队的建设而言,多沟通交流显然是做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是,团队的建设,无奈于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让学术团体活动的开展举步维艰seminar!譬如,师门内部的科研团队建设,是需要一定心血的付出和打磨的。

seminar,老板提倡定期搞一seminar,为什么我无奈地说可能没必要?

囿于疫情的影响seminar,很多社会活动逐渐从线下渠道走上线上,学术交流活动也不例外!相信大家也看到,疫情的影响下很多线上的会议如雨后春笋一般,遍地开花,“会议”炙手可热。近期,我老板提倡要定期搞个师门内部的科研学术交流会,而且还是定期进行的那种seminar,督促大家一起搞科研、提进程、汇报论文,尤其是提高师门内部的学术交流氛围。

就在探讨这个组建问题上,不知道为什么我立刻掩藏了一种怀疑的态度对待这件事情。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笔者本人是非常支持组建内部学术交流活动的,也期待有机会跟老师多交流学习,但是这个倡议与现实师门的学术热情结构之间是不够契合的,有可能导致半途而废。

言外之意,并不是所有的团队都可以组建有活力的、持久的和进步的学术研讨会的,内部交流平台不仅需要导师的精心指导意见,而且更需要学生成员们有学术的热情以及勇于探索真理、善于交流的能力。那么,什么样的师门团队架构不适合去搞这个内部学术交流的seminar呢?

成果转化周期是一个影响学术团队开展工作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学术团队成果转化周期长,在一定时期内,团队内部成员没有最新研究成果拿出来予以讨论和交流,仅在啃别人的成果,是很难生存下去的。毕竟,自己的最新成果才是最有力、最激励自己的力量。而且,长期阅读别人的东西,并由此来组织内部学术交流活动,就犹如自己在增加学术投入,如果相应的学术产出不够或者不好,投入与产出不对等是导致半途而废的重要原因。

此外,现在不少学术讨论会流于形式。相信大家都遇到过,师门内部会议上很多人会哑口无言,大部分人都是带着耳朵听,根本不发言,每次讨论交流都是那两个人在分析、提问、解答;亦或者很多研讨会中的点评人不够专业,可能不是本专业的专家。而且,每次内部研讨会活动任务安排过量,或会议任务超载,譬如一个小时的内部交流会有三四个汇报人,还安排点评时间,显然这样雄心勃勃的会议安排就是拉低了学术讨论的质量。

但是,还有个问题不得不说的是,现在很多内部交流会目的性太强,很容易受到其他安排的影响,使他的原则性较差,譬如申报课题的目的就中断了学术讨论的正常开展,或者由于某人太忙,无法顺利进行。这种无学术标准的学术态度似乎在告诉学生或团队成员,原来这是可以请假或者中断偷懒的,就会挫败人的积极性和原则性。

当然,还有部分人担心他的最新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在决定是否汇报工作论文时都有较强的工作保守性。这一点,笔者觉得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为什么呢?别人可能会偷窃你的思想成果!这是目前国内学术环境有待改善的地方,学术诚信不能仅仅停留在学术论文抄袭这个层面,还行重视别人学术交流分享的知识产权。对这个问题,笔者不止一次地听到研讨会上的学术论文有可能被别人复制剽窃了,别人从你的研究成果中快速形成自己的论文,尤其是你的研究仅仅停留在研究计划阶段。这也是导致很多人不愿意呈现自己的最好paper的原因,如果没有好的论文参与讨论,学术交流等同于流于形式,学术意义不大。

因此,如果团队内部要开展一个良好学术生态的内部讨论会,其团队需要具备以下一些素养或条件:学术高投入高产出、精简且效率、会议无超载任务、有持续的决心、学术诚信良好。

  • 157 views
    A+
发布日期:2021年03月27日 06:09:09  所属分类:网络营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