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诞碑,原来皇甫诞碑,文书俱佳的墓碑

今天seo就给大家介绍皇甫诞碑的文章,看完这篇文章相信你对皇甫诞碑,文书俱佳的墓碑更加了解!

皇甫诞碑(皇甫诞碑,文书俱佳的墓碑)皇甫诞碑,原来皇甫诞碑,文书俱佳的墓碑

撰文与书者

欧阳询(557年一641年),唐朝著名书法家,官员,楷书四大家之一,南梁征南大将军欧阳頠之孙,南陈左卫将军欧阳纥之子。欧阳询与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于初学者,号为“欧体”。

唐欧阳询《皇甫诞碑》,全称《隋柱国左光禄大夫弘义明公皇甫府君之碑》,亦称《皇甫君碑》。唐于志宁撰文,欧阳询书。碑高268厘米,宽96厘米。碑文28行,行59字。碑阴有宋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刻《复唯识廨院记》。原石现在陕西西安碑林第二展室。

皇甫诞碑,原来皇甫诞碑,文书俱佳的墓碑

书法价值

明郑真《荥阳外史集》卷三九《跋皇甫君碑》“欧阳率更书如大将持戈,有特立不挠之势,若《皇甫君碑》,尤世所宝玩者。”明杨士奇《东里集》文集卷十一《书皇甫君碑后》:“隋光禄大夫《皇甫君碑》,唐于志宁文,欧阳询书。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论者谓虞得晋之飘逸,欧得晋之规矩,观此其振发动荡,独非逸哉?非所谓不逾矩者乎?初学者师此以立本,而后入虞、入水、入钟王,有所持循而成功不难也。”明趙崡《石墨镌华》卷一:“王元美谓:‘比之信本他书,尤为险劲,是伊家兰台发源。’余谓其劲而不险,特用笔之峻,一变晋法耳,可为楷法神品。”

皇甫诞碑,原来皇甫诞碑,文书俱佳的墓碑

立碑年代考

此碑未书立碑年月,历来争讼颇多,差异极大。有说立于隋时者,如明安世凤《墨林快事》云:“《皇甫明公之碑》在信本中最为妍润,此立于隋日,乃公少年所书,宜其文采之流丽而神情之鬯适,与其暮年老笔、奉敕矜持者不同也。”有说立于唐高祖武德年间者,如清王澍《虛舟题跋》:“史称欧阳询卒于贞观间,年八十五,计其入唐已五十有余。此碑书于高祖之世,正其盛年之作。”有说立于贞观年间者,如赵明诚《金石录》卷二三称:“碑亦贞观中其子无逸追建。”明郑真《荥阳外史集》卷三九《跋皇甫君碑》:“《皇甫君碑》遒健坚劲,识者定为晚年所书,信矣。”以上观点,从欧阳询少年至晚年无一不有,在历代名碑中有如此争议分歧者,亦殊为少见。

历代考察该碑刻立之年的依据,主要集中在皇甫无逸、于志宁、欧阳询三人的官衔及“世”、“民”两字的避讳上。

其中,欧阳询结衔“银青光禄大夫”一职未见史载,唯此碑与《虞恭公墓志》中可见。皇甫无逸,传见《旧唐书》卷六二、《新唐书》卷九一。《旧唐书》云:“皇甫无逸,字仁俭,安定乌氏人。……高祖以隋代旧臣,甚尊礼之,拜刑部尚书,封滑国公,历陕东道行台民部尚书。明年,迁御史大夫。时益部新开,刑政未洽,长吏横恣,赃污狼藉,令无逸持节巡抚之,承制除授。无逸宣扬朝化,法令严肃,蜀中甚赖之。……寻拜民部尚书,累转益州大都督府长史。”从记载中看,皇甫无逸的官职在唐武德以后没有变化。所以以上两人的结衔仅可排除此碑为隋时所书的可能,并不能进一步确定立碑时间。

考察立碑时间的关键是于志宁的结衔。于志宁(公元588年-公元665年),传见《旧唐书》卷七八、《新唐书》卷一○四。《旧唐书》曰:“高祖将入关,率群从于长春宫迎接,高祖以其有名于时,甚加礼遇,授银青光禄大夫。太宗为渭北道行军元帅,召补记室,与殷开山等参赞军谋。及太宗为秦王、天策上将,志宁累授天策府从事中郎,每侍从征伐,兼文学馆学士。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累迁中书侍郎。唐太宗命贵臣内殿宴,怪不见志宁,或奏曰:敕召三品已上,志宁非三品,所以不来。’太宗特令预宴,即加授散骑常侍、行太子左庶子,累封黎阳县公。…十四年(公元640年),兼太子詹事。”这一记载,颇有文学色彩,其可信度值得怀疑。而且,所谓的“累封黎阳县公”,也没有明确的时间节点。

又据《全唐文》卷一三七载《大唐故柱国燕国公于君碑铭并序》,即为于志宁墓志。虽文宇多有缺损,但主要信息仍十分明确,其中有:“封黎阳县开国

邑三百户……明年……寻进爵为伯,邑五百户……及乎……进爵为侯,邑七百户。贞观元年,拜御史府长史……三年,进中书侍郎……寻(阙二字)部侍郎(阙五字)右庶子,加散骑常侍……七年,检校蒲州刺史。……十年,进爵为公,邑一千户。”从以上节录的信息来看,于志宁在唐武德年间初封“黎阳县开国子”,而后累进至“伯”、“侯”,直至贞观十年,才“进爵为公”。这一过程,与《旧唐书》所称“累封黎阳县公”也一致。可见,“黎阳县开国公”的结衔,不可能早于贞观十年(公元636年)。

皇甫诞碑,原来皇甫诞碑,文书俱佳的墓碑

另外,前人认为碑中有“世子”、“民部尚书”未避李世民讳,而认为书于贞观之前者,此说不能成立。因欧阳询书于贞观五年之《化度寺碑》有“庆流长世”,贞观十一年之《虞恭公碑》有“民部尚书”、“世膺显命”,皆不避讳。而《旧唐书职官志一》载:“贞观二十三年六月,改民部尚书为户部尚书。”可见贞观二十三年之前仍用“民部尚书”,未因避讳而改。由此可知,贞观时不避“世”、“民”讳,甚明。

综上所述,可以明确,《皇甫诞碑》的立碑时间当在贞观十年(公元636年)以后,而且欧阳询结衔“银青光禄大夫”,与他在书于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的《虞恭公墓志》结衔一致,也进一步为这一结论提供了佐证。显然,此碑只能是欧阳询晚年所书。此碑或因早年椎拓过甚,故字多泯灭,笔画细瘦,有别于常见的欧书神采,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其书写年代的判断。

碑文的撰写者于志宁是“贞观十八学士”之一,曾参与《隋书》的编写,具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文笔。本文一千八百多字,叙事严谨,辞藻精丽,尤其擅长用典,诸如以共叔段、州吁、成师、魏勃比喻兄弟作乱、奸臣谗佞,以王悍、建德、赵夷吾等比喻忠臣直谏、抗节殉国,所述无不贴切。文章几乎句句用典,无一字无来历,且对仗严谨,音律铿锵,是骈文中的上乘之作。这种文体,虽有别于唐宋古文的质朴和深刻,但作为刻于碑石的铭颂文字,是十分出色的。

皇甫诞碑,原来皇甫诞碑,文书俱佳的墓碑

原文

随柱国、左光禄大夫、弘义明公、皇甫府君之碑。银青光禄大夫、行太子左庶子、上柱国、黎阳县开国公于志宁制。夫素秋肃煞,劲草标於疾风;叔世艰虞,忠臣彰於赴难。衔须授命,结缨殉国,英声焕乎记牒,徽烈著於旂常。岂若衅起萧墙,祸生蕃翰,强逾七国,势重三监,其有蹈水火而不辞,临锋刃而莫顾,激清风於後叶,抗名节於当时者,见之弘义明公矣。君讳诞,字玄宪,安定朝那人也。昔立效长丘,树绩东郡,太尉裂壤於槐里,司徒胙土於耏门。是以车服旌其器能,茅社表其勋德。铭功卫鼎,腾美晋锺,盛族冠於国、高,华宗迈於栾、卻,备在史牒,可略言焉。曾祖重华,使持节、龙骧将军、梁州剌史。润木晖山,方重价於赵璧;媚川照阙,曜奇采於随珠。祖和,雍州赞治、赠使持节、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胶、泾二州刺史。高衢将骋,遽夭追风之足;扶摇始抟,早坠垂天之羽。父璠,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随州刺史、长乐恭侯。横剑梐枑,威重冠军;析瑞蕃条,声高渤海。公量包申伯,禀嵩山之秀气;材兼萧相,降昴纬之淑精。 据德依仁,居贞体道。含章表质,讵待变於朱蓝?恭孝为基,宁取训於桥梓?锋剸犀象,百练挺於昆吾;翼掩鸳鸿,九万奋於溟海。博韬胥产,文瞻卿云。孝穷温凊之方,忠尽匡救之道。同何充之器局,被重晋君;类荀攸之宏图,见知魏主。斯故包罗众艺、囊括群英者也。起家除周毕王府长史。策名蕃牧,则位重首寮;袨服睢阳,则誉光上客。既而苍精委驭,炎运启图。作贰边服,实资令望,授广州长史。悦近来远,变轻訬於雕题;伐叛怀柔,渐淳化於缓耳。蜀王地处维城,寄深磐石,建旟玉垒,作镇铜梁,妙择奇才,以为僚佐,授公益州总管府司法。昔梁孝开国,首辟邹阳;燕昭建邦,肇徵郭隗。故得驰令问於碣馆,播芳猷於平台,以古方今,彼此一也。寻除尚书比部侍郎,转刑部侍郎。趍步紫庭,光映朝列;折旋丹地,誉重周行。俄迁治书侍御史。弹违纠慝,时绝权豪;霜简直绳,俗寝贪竞。随文帝求衣待旦,志在恤刑,咒网泣辜,情存缓狱。授大理少卿,公巨细必察,同张季之听理;宽猛相济,比于公之无冤。但礼闱务殷,枢辖寄重,允膺此职,实难其人。授尚书右丞,洞明政术,深晓治方,臧否自分,条目咸理。丁母忧去职。哀恸里闾,邻人为之罢社;悲感衢路,行客以之辍歌。孝德则师范彝伦,精诚则贯彻幽显,虽高曾之至性,何以加焉。寻诏夺情,复其旧任。于时山东之地,俗升民浇,虽预编民,未行声教。诏公持节为河北河南道安抚大使,仍赐米五百石、绢五百匹。公輶轩布政,美冠皇华之篇;拥节观风,荣甚绣衣之使。事讫反命,授尚书左丞。然并州地处参墟,城临晋水,作固同於西蜀,设险类於东秦(原文是“泰”),实山河之要冲,信蕃服之襟带。授公并州总管府司马,加仪同三司。公赞务大邦,声名藉甚,精民感化,黠吏畏威。属文帝剑玺空留,銮跸莫反,杨谅率太原之甲,拥河朔之兵。方叔段之作乱京城,同州吁之挻祸濮上,虽无当璧之地,乃怀夺宗之心。公备说安危,具陈逆顺,翻纳魏勃之策,反被王悍之灾。仁寿四年九月,溘从运往,春秋五十有一。万机起歼良之叹,百辟兴丧予之悲,切孔氏之山颓,痛杨君之栋折。赠柱国、左光禄大夫,封弘义郡公,食邑五千户,谥曰明公,礼也。丧事所须,随由资给,赐帛五千段,粟三千石。惟公温润成性,夙表白虹之珍;黼黻为文,幼挺雕龙之采。行已穷於六本,蕴德包於四科。延阁、曲台之奇书,鸿都石渠之秘说,莫不寻其枝叶,践其隩隅。譬越箭达犀,饰之以括羽;楚金切玉,加之以磨礲。救乏同於指囷,亲识待其举火,进贤方於推毂,知已俟以弹冠。存信舍原,黄金贱於然诺;忘身殉难,性命轻於鸿毛。齐大小於冲襟,混宠辱於灵府,可谓楷模雅俗,冠冕时雄者也。方当亮采泰阶,参综机务,岂谓世逢多故,运属道消,未展经邦之谋,奄锺非命之酷。世子民部尚书上柱国滑国公无逸以为,邢山之下,莫识祭仲之坟;平陵之东,谁知子孟之墓。乃雕戈勒石,腾实飞声,树之康衢,永表芳烈。庶葛亮之陇,锺生禁之以樵苏;贾逵之碑,魏君叹之以不朽。乃为铭曰:殷后华宗,名卿胄系。人物代德,衣冠重世。逢时翼主,膺期佐帝。运荣经纶,执钧匡济。门承积庆,世挺伟人。夜光愧宝,朝采惭珍。云中比陆,日下方荀。抑扬元辅,参赞机钧。玉叶东封,贰图北启。伏奏青蒲,曳裾朱邸。名驰碣石,声高建礼。珥笔宪台,握兰文陛。分星裂士,建侯开国。辅藉正人,相资懿德。中台辍务,晋阳就职。望重府朝,誉闻宸极。乱阶蔓草,灾生剪桐。成师构难,太叔兴戎。建德效节,夷吾尽忠。命屯道著,身殁名隆。牛亭始卜,马獦初封。翠碑刻凤,丹旆图龙。烟横古树,云锁乔松。敬铭盛德,永播笙镛。银青光禄大夫欧阳询书

译文

隋柱国、左光禄大夫、弘义明公、皇甫府君之碑。银青光禄大夫、行太子左庶子、上柱国、黎阳县开国公于志宁撰文。当寒秋来临、万物凋敝之时,劲草便在疾风中显出了它们的顽强;当末世衰败、艰难困苦之际,忠臣便在勇于赴难中显出了他们的气节。所以古代有衔须而立、慷慨就死的大将隗嚣,也有从容结缨、以身殉国的诸多仁人志士。他们的英名彪炳于史册,气概如同风中的大旗,猎猎招展。要说面临祸起萧墙之内、乱由兄弟大臣、张扬的势力超越西汉七国、跋扈的威权胜过西周三监,当此危难而赴汤蹈火、临危不惧、永垂于后世、扬名于当时的,那就要数弘义明公皇甫君了。皇甫君名诞,字玄宪,是安定郡朝那县人。皇甫氏的先人,有春秋时败狄于长丘,受封于门的司徒皇甫父子;有东汉时立功于东郡,受封为槐里侯的太尉皇甫嵩。华丽的车驾和旌旗显出他们的荣耀,宗庙和祠堂的祭奠标志着他们的功德。他们的功勋被铭刻于钟鼎,子孙荣宠不亚于齐国的上卿国子和高子,宗族昌盛有过于晋国的栾、郤世家,这些都详细记载在谱牒中,这里可以略而不述了。皇甫君的曾祖父皇甫重华,曾官使持节、龙骧将军、梁州刺史。他像一片美玉,山川百木为之增色;他像一颗明珠,河流宫阙因此生辉。祖父皇甫和,曾任雍州赞治、赠使持节、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胶州和泾州二州刺史。他英年早逝,是一匹尚未拔足而夭折的追风骏马,是一头未及展翅而坠落的冲天大鹏。父亲皇甫璠,曾官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随州刺史、封长乐恭侯。他横剑立于阵前,威风震慑大军,拜官封爵,驰名于渤海。皇甫君有古时申伯的气度,是嵩山的灵秀所养育。他的才能堪比汉相萧何,是降生于人世的昴星之精。他以仁德立身,躬行正道。他具有天生的美质,像一块纯洁的白布,无须有朱蓝的点缀已自生辉;他谨守恭孝的言行,又何须以桥木、梓木的寓言来形容他的孝顺呢?他像一柄能斩断犀牛和大象的利剑,以百炼精钢之体挺生于昆吾之山;他似展翅高飞的大鵬,搏击于九万里沧海,区区鸳鸯和大雁,岂能与他相提并论?伍子胥、郑子产的韬略,司马相如、扬雄的文采,他无一不有。他事亲至孝,冬天温被,夏日凉席;他竭忠为国,匡扶正道,纠正邪谬。他有何充一样的才略,受到晋帝的重用;他有荀攸一样的抱负,受到曹操的赏识。所以他是多才多艺、众善兼备的英才。他起家为官,初任周毕王府长史。大臣的王府,是他施展才能的舞台,幕僚佐吏之中,他的地位首屈一指;梁王的东苑,是他优游周旋之地,盛装华服之列,他的荣耀堪比上宾。后来,苍帝之精、火德之运开启新国,文帝建立了隋朝。那时边境叛乱,需要徳高望重的人前去掌守,于是他被授广州长史。他使远近臣服,让轻浮的文身蛮民改变了风俗;他平乱安民,使化外的缓耳之国也有了淳朴的风气。那时蜀王杨秀任益州总管,他是皇帝的宗族,负有辅佐王室的重任。他驻军于玉垒,镇守于铜梁,需要选用有才能的人作为僚佐,,于是授皇甫公为益州总管府司法。昔年梁孝王开国,首先延请邹阳,从此邹阳的美名传播于平台之上;古时燕昭王建邦,最早征聘郭隗,那时郭隗的声誉显扬于碣石馆中。皇甫君与这些古代的贤人相比,是完全一样的。随后不久,他出任了尚书比部侍郎,又转任刑部侍郎。他行走于宫廷,位列于朝班;揖让于禁地,驰誉于朝野。而后又迁任治书侍御史,他弹劾枉法,使权贵豪强绝迹于当时;他纠正邪恶,使贪婪竞进之风得到了遏制。隋文帝早起晚睡,志在用宽和的刑法来治理国家,他推行仁政,怜恤罪人,宽缓刑狱,于是授皇甫公为大理少卿。皇甫公在审理案件中,巨细必察,宽严相济,因此没有被冤屈之人。而尚书省的公务繁忙,责任重大,很难找到能够胜任的人,于是又授皇甫公为尚书右丞。他深谙政治,通晓治理之道,使善恶自分,各项政务条理分明。由于他母亲的去世,皇甫公离职服孝。守孝期间,他的悲恸感动了邻里,使邻人们也停止了社祭的庆祝活动;他的哀伤感染了路人,使行人也停止了歌唱。他的孝心和品德是百姓的典范,他的赤诚之心天地可鉴即使古代事亲至孝的高子和曾参,恐怕也无以复加。不久,朝廷下诏夺情,要他官复原职。那时的山东之地,民风浇薄,虽然平民都编入户籍,但却缺少教化。朝廷下诏授公为持节,出任河北、河南道安抚大使,并赐米五百石、绢五百匹。他身居御史之职,具有大使的风范,持节考察民风,荣耀堪比古时的绣衣直指任务结束后他返回朝廷复命,被授为尚书左丞。那时汉王杨谅任并州总管,而并州是参星的分野之地。城临晋水,关塞的坚固和险要如同西蜀和东泰,真正是山河的要冲、护卫京城的重地,于是授公为并州总管府司马,加仪同三司。皇甫公协理这样的大邦,声名更加显赫,他使精明的小民得到了感化,使奷猾的官吏受到了威慑。此时恰逢隋文帝驾崩,杨谅率太原、河朔之兵反叛,仿效古时的共叔段作乱京城,如同州吁挑起了祸端。杨谅虽没有拥有社稷的征兆,却怀有篡夺宗庙的贼心。皇甫公向杨谅陈说安危,仔细分析逆顺之势,但杨谅却听信了像魏勃那样的奷臣的计谋,反而将王悍那样的忠臣皇甫公谋害。隋仁寿四年(公元604年)九月,皇甫公溘然长逝,年仅五十一岁。皇上因为失去这样的良臣而慨叹,百官难掩悲痛之情这种悲切,如同孔圣逝世,山岳崩塌,杨氏的天下从此失去了一位栋梁之材。朝廷赐赠他为柱国、左光禄大夫,封为弘义郡公,食邑五千户,谥为明公,这是对他的礼遇。一切丧事所须,都由朝廷供给,并赐帛五千段,粟三千石。皇甫公的品性温和美好,自幼便有慷慨的气节。他文采出众,很小就有雕龙画凤的优美文笔。他的言行具有君子的风范,他的品德和才能体现了儒家的完美品质。他博览群书,延阁、曲台的奇书,鸿都、石渠的秘文,无不细加研究,领会深刻。这就好比越箭的锐利已足以穿透犀革,又加上了箭羽的美饰;楚地的金刀利可切玉,又加之以精心的打磨,真可谓是尽善尽美了。他救助贫乏,有鲁肃分粮给周瑜那般的慷慨,他关心亲故,亲眷赖他得以过活,他诚意纳贤,有古人推毂敬贤的遗风,善待知己,朋友因他的援引而得以出仕。他注重信义,视一诺胜于千金,他舍生忘死,视性命轻如鸿毛。他心胸宽广,包容万物,他襟怀坦荡,宠辱不惊。真可谓雅俗共亲的楷模,当世英才的俊杰。正当他要青云直上、为国重用之际,却不料世事多变,突遭不幸,还未及施展他的才千,就惨烈地死于非命。皇甫公的世子是民部尚书、上柱国、滑国公皇甫无逸。他恐怕后人遗忘了皇甫公的坟茔所在,就像古时邢山之上的祭仲之坟、平陵之东的霍光之墓无人可识,于是便刻石立碑,颂扬其父的功业和声名,并立之于墓前的大道旁,永传美名。从此这块墓地,就可以像当年钟会祭扫过的诸葛亮的坟茔,魏明帝凭吊过的贾逵的碑碣,不再有人来打草砍柴,一直传之久远。于是刻铭词曰:你是殷商贵族的子孙,是名门的后裔。皇甫氏世代相承,人才济济。他们逢时而起,投奔贤主,应运而生,辅佐圣帝。他们运筹帷幄,执掌经纶,他们身居要职,匡扶正义。皇甫氏的门庭积善积庆,伟人世世不绝。你是人间少有的英才,夜光之璧因你而失色,朝采美玉为你而无光。你的才华就像云间的陆云、日下的苟隐。你辅佐朝廷的大臣,参予国家的机要。大隋兴起,文帝登基,你任职于皇帝的内庭,徜徉在公侯的门第。你的美名传遍了碣石馆内,你的声誉响彻于建礼门中。你簪笔上朝,任职于台阁,处理政务,就事于王庭。诸侯建国,分封于外,需要正直之人加以辅佐,要有德行美好的人前去襄理。于是你离开中央,来到山西,就任于并州总管府。你的威望重于王府,你的声誉远达帝听。谁料蔓草生于阶下,灾祸起于王侯,成师桓叔发动了战争,京城太叔兴起了叛乱,你像赵相建徳、楚王太傅赵夷吾那样为国尽忠,彰显气节。你命虽陨,义常在,身已殁,名永存!墓址已经选定,黄土刚刚封起。石碑上的凤形已经刻就,旌幡上的龙图已经画成。苍烟横亘于古树,阴云锁住了乔松。我们在此恭敬地铭刻下你的勋德,让它永被后人传诵。银青光禄大夫欧阳询书。

皇甫诞碑,文书俱佳的墓碑

  • 106 views
    A+
发布日期:2021年09月11日 09:00:00  所属分类:知识经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