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斌(祁斌 清华)

原标题:祁斌(祁斌 清华

  ?

  嘉宾简介

  祁斌,2009-2010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访问学者;兼任中国建筑学会理事,中国建设环境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体育建筑学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体育建筑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第二届“全球华人青年建筑师奖”、第五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获得者;在大型公共建筑、文化建筑、体育建筑等领域有较多实践和优秀作品;建筑作品获亚洲建筑师协会设计金奖、国家设计银奖、省部级建筑设计奖等3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专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兼任清华大学等多所院校研究生导师、客座教授。

  建筑代表作品: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下沉花园2#院、 2008奥运会北京射击馆、2008奥运会飞碟靶场、北京海淀社区中心、徐州音乐厅、徐州美术馆、徐州水下兵马俑博物馆及汉文化艺术馆、李可染艺术馆、徐州南湖水街、徐州珠山艺术街区、张立辰艺术馆、尉天池书法馆、喻继高艺术馆、徐州汉画像石解密馆、泉山森林公园游客中心、睢宁文化艺术中心、禹王山抗日阻击战纪念园、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总部暨亚洲金融大厦、菏泽市民文化中心等。

  祁斌(祁斌 清华)

  本期嘉宾:祁 斌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

  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APEC注册建筑师

  在 地

  建筑的地域属性犹如自然界的一些生物现象。比如“南橘北枳”的说法,生于南方的淮南橘到了北方就成了酸涩无味的枳,外形相似但口感完全不一样,仿佛变成了另外的物种。这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即便是相同的基因,很多生物因为所生活的地域和环境不同,个体上也会产生很大的差异。

  再举一个建筑的例子,四合院是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一种民居形式,展现出内向、内聚的性格。再看江南水乡的民居,建造于秀水环绕的环境中,给人以开放、清秀、外向的性格。还有一个例子,颐和园的谐趣园是乾隆皇帝派人模仿无锡的寄畅园而建造的,但由于不同地域营造方法的不同,尽管布局相似,但两个园在建筑形态、空间环境、建筑式样上呈现出很不一样的建筑做法和环境气质。

  这些现象给理解建筑一些启发,建筑的产生与周围的人、风土密切相关,影响建筑的地域性因素除了物理环境的不同,地域性特征长期积淀形成的人文气质的差异往往是形成不同地域建筑差异性的内因所在。

  在 时

  鲥鱼因为美味自古以来引发了很多文人墨客的吟咏,王安石有“鲥鱼出网蔽江渚,荻笋肥甘胜牛乳”。鲥鱼以长江产最为著名。每年4、5月,成熟的鲥鱼开始沿长江进行生殖回游,也是最为鲜美的时候,待回来之后便脂肪甚少,鲜味大减,故民间有“来鲥去鲞(谐音)”之说,表达了同一物种在不同的时间点呈现出的状态差异性。

  建筑是时代物质和人文状态的一种映射。回望建筑历史,无论是古埃及、古希腊,到罗马、文艺复兴,每个时代产生了精彩的建筑作品,经典的建筑形制之所以成为经典,其背后的技术支撑、材料工艺起了关键性作用。能够反映当时的技术水平的建筑成就了长久的经典。我们当下面对历史和传统时,不能忘记了当下的意义,如果建筑失掉代表当下生活、技术、审美的价值,缺少鲜活时代感的建筑注定是没有长久生命力的。因此,“在时性”也是当下每个建筑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内涵价值。

  在 人

  建筑归根到底是为人服务的。建筑空间对人的空间需求、环境氛围甚至精神状态的营造是建筑最生动、最感人的部分。

  世界各地的文化传承形成了不同地域人们看待世界不同的世界观,归于建筑方面,是不同审美价值的体现。我们可以从解读各地的建筑传统中获得蕴涵在建筑形式感背后的审美价值,这是人文积累作用在建筑文化方面深刻的内涵,形成建筑内在气质的各种不同,而这种精彩的不同正是建筑的内在魅力所在。

  举个最近比较受关注的建筑案例,位于美国纽约哈德逊广场的网红地标Vessel。这个建筑(确切地讲甚至是一个并不能称为建筑的构筑物)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不光因为它奇特时尚的建筑造型,更在于它对当下都市人交往状态的回应。我们当下的生活由于网络信息的介入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虚拟交往的不断发展、拓展使人们现实交往的意义和价值都在人们的茫然和思索中不知去向,Vessel这样一种纯交往空间的出现似乎勾勒出当下人际交往的一种生态。它在创造一个让人登高望远的观望空间的同时,实现了现实世界人们不期而遇的可能性。当人们在这个看似漫无目的层复一层爬楼的空间中行走的过程中,观景同时也成为景观的一部分。在这里,人与人不期而遇的关系,融入了现实性的城市生活,大家彼此互动共同构成都市景观,与当下物联、网络时代的物流、信息流汇成彼此不可分割的整体的依存逻辑如出一辙。这个建筑会因为对当下社会和人的状态的深刻回应而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争议话题,也正因为此成就了它存在的意义。

  建筑和环境的关系体现的更多是人的价值选择。东方跟西方哲学对环境、人和自然、人和世界关系的理解有很多不同。如同很多其他社会现象,成就一座建筑作品大致也需要具备“天时地利人和”这几方面的要素。在建筑要素中的理解,包含在地性、当下性以及对人的生活价值的理解和传达。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又使得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相互影响转化,在传统哲学层面形成一些看似相互矛盾,但实际意义很深远的内在追求和精神审美。在建筑上,一方面是建筑跟人、环境的物理状态的呈现,还可以理解成建筑的意境、气质的表达,也体现了人的精神价值,二者彼此影响,缺一不可。

  代表作品

  徐州汉文化景区

  徐州汉文化景区是从2003年开始设计,期间经历多期工程的不断建设完善,一直延续到2017年,是我在徐州做的最早,历时最长的一个项目。项目起源是我们当时在整个城市东延片区所做城市设计的一个文化节点,最初的项目场地是一个巨大的城中村,在城市设计中改善了整个区域的城市定位、空间环境,同时也在不断梳理完善这个片区的文化价值。在梳理过程中这里历史上发现的号称“汉代三绝”的汉兵马俑、汉墓,还有汉画像石的遗迹是这片城市新拓展区域里难得的文化遗迹,对这些文化遗迹的保护、展示贯穿了整个景区的环境建设过程,也成就了这一系列建筑的诞生。

  2003年零到2005年,我们设计了水下兵马俑展厅。这个展厅是一个开放式、低能耗、低环境介入的建筑。展厅建造在文物保护区的边缘,设计用了轻介入的方式,希望以自然的状态,以最小的工程内容在文物保护区的边缘形成一个恰当存在的小角色,在北侧设计了一个小型的汉文化艺术馆,展示当时收集的一些文物展品。

  一期工程完成后,随着游客的不断增加,使用方希望在水塘东侧增加一个联系建筑,让游人在游览这两个建筑之间欣赏优美的环境、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包括景观和展示功能上的提升。由于水岸东侧在文物保护区内,禁止建设永久性的建筑,同时这个场地里有大量的树木,在这里出现一个建筑有很多的制约。跟当地的文物部门深入沟通之后,最终采取了架空“廊”的做法,把室内的部分压缩到最小,大部分的功能作为室外开放的长廊形式出现。在树木穿插的场地里边通过一个蜿蜒的“廊”的建筑形态,让这个建筑物以一种架空的构筑物的形态穿行在树木的缝隙当中,展现出一种开放、融合的态度,在南北两个建筑之间形成了一个景观性的串联,在长廊下做了一些开放的汉画像石展示。

  祁斌(祁斌 清华)

  ▲徐州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西北侧鸟瞰

  祁斌(祁斌 清华)

  ▲徐州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东南侧鸟瞰

  2014年我们策划设计汉画像石解密馆,项目的缘起是汉画像石长廊里的多媒体小展厅,这里通过数字化的方式通过形象的多媒体视频展示画像石的故事,很受观众欢迎。于是使用方希望把这个主题进行进一步拓展,萌生了做一个数字博物馆的想法,用多媒体和观众互动参与性更强的方式展示传统汉文化的魅力。

  祁斌(祁斌 清华)

  ▲徐州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东南侧人视

  项目选址于汉文化交流中心北侧的一个厂房旧址,利用这个拆除厂房和前面空地夹角的空间,建设博物馆。建筑的形体生成顺应场地关系,沿着高低两个标高顺应空地关系布置主体建筑,通过中间的台阶联系上下两组建筑,跟山地上下呼应,内部形成一体化的空间联系。由于山顶建有俯瞰整个景区的观景阁,是参观景区的必到之处,所以居于山脚下的这个建筑第五立面尤其重要。艺术馆的屋顶借鉴了山下村落合院空间的形态和尺度,将大尺度的完整屋面拆成几个小尺度屋面的组合,屋顶形态与民居在尺度上、形式上形成呼应关系。展厅内以多媒体的数字手段为主,展示了汉画像石的故事和内容,在上下两个标高的展厅里有一个折型的过渡联系空间,整体八字形空间将人的流线用单向的、线性的方式串联了起来。

  祁斌(祁斌 清华)

  ▲徐州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主入口

  在材料的选择上,借鉴了当地的一些民间做法。当地有采自然山石进行简单切削加工以后去建造建筑物的传统,包括砌筑围墙、院墙。在这个项目中请了当地的工人就近选自然石材,用人工的方式进行打切处理,与建筑结构和构造相结合,现场砌筑形成了比较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表皮肌理。这种石材做法也延伸到室内,在建筑物的内墙和走廊的外侧采用同样的表达方式,延续了室外的建筑质感。

  禹王山抗日阻击战纪念园

  项目位于江苏邳州,建设于禹王山体的原生自然环境之中。1938年,在这里发生了禹王山抗日阻击战,是台儿庄战役的一部分,当时来自云南的滇60军经过长途跋涉来到禹王山与日军相遇,经过艰苦卓绝的一个月奋战,全军1万5千多名将士全部英勇就义,是抗日救亡历史上凝重的一页。

  开始做这个设计的时候,政府给的任务要求并不是很清晰,他们希望利用既有的历史遗存在禹王山的大区域里建设一个纪念馆。场地里现在能够找到的战争痕迹已经很少,仅仅在山顶依稀能够辨认出残存的战壕遗址。最早任务书要求在山顶战壕遗址处建设纪念馆作为最重要的建设内容。我们勘察现场,发现山的地貌大部分被树木覆盖,在这一石质的山上长成这些树木十分不易。另外,通过对战争故事逻辑的梳理,结合环境特征,把建设单一纪念馆的想法演变成设计一个纪念园的构想。利用整个山体场地的环境,整体塑造纪念空间,大大缩减建筑体量和人工建设内容,表达建筑与地貌景观、环境情境以及战争故事更直接的对话联系,让景观成为主角,把纪念性的建设内容分散演化到整个景区的景观体系之中。

  祁斌(祁斌 清华)

  ▲禹王山抗日阻击战遗址纪念园—抗日纪念馆鸟瞰

  祁斌(祁斌 清华)

  ▲禹王山抗日阻击战遗址纪念园—抗日纪念馆人视

  禹王山西侧是京杭大运河,沿着山脊上山可以远眺运河,使禹王山成为重要的地标性自然景观点。纪念园的主要纪念轴线沿禹王山脊主轴展开。在轴线南端入口地方,设计一个纪念性的广场,中央堆筑三条黑色的石条,上面镌刻事件背景的三个重要时间点: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1938年4月22号滇60军在禹王山跟日军相遇战争开始,以及1938年5月18号战争结束。沿着广场延伸一条轴线一直到山顶,沿途布置主要的纪念主题内容,通过一个宽窄、收放变化的台阶串联。接近山顶的部位,在一块开阔的用地上设计了半下沉的纪念馆。主要的建筑物,包括展厅和纪念的部分都在都隐藏在地下,在地上只留下一个高起的标志点,既是纪念馆的入口也是一个纪念碑。在入口周围做了一个环廊,沿着环廊可以远眺京杭大运河和周围自然景观,希望借助自然景观的融合表达出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人文情怀,缅怀先烈,珍惜和平。

  祁斌(祁斌 清华)

  ▲禹王山抗日阻击战遗址纪念园—鉴池

  禹王山北侧是战壕纪念园。在这里保留了山顶战壕的原貌,通过战壕上面的一组木栈道,让人可以在上面观察战壕的遗迹。在通往山顶的道路上,设计了一个156多米长的自然石战壕,战壕的长度隐喻一万五千六百多名牺牲的将士。在地面做了刻度的标识,每一厘米代表一人,一米代表一百人,通过数字隐喻形成一座无字纪念碑,让人从山底到山顶延伸到战壕的行走过程当中感受一万五千多名阵亡将士震撼的状态,表达对阵亡将士的缅怀纪念之情。

  祁斌(祁斌 清华)

  ▲禹王山抗日阻击战遗址纪念园—战壕

  徐州珠山艺术街区

  项目位于徐州云龙湖的南端。场地一边是山体高线形成的自然边界,另一部分是道路和规划的边界。用地西侧紧靠珠山,东侧临小南湖。云龙湖是国家的5A级景区,经过多年的环境整治提升,这里已经是山清水秀的城市边缘的风景旅游区。项目的任务是设计一个文化艺术街区,总建筑面积10万平米,成为云龙湖风景区的文化艺术节点。

  祁斌(祁斌 清华)

  ▲徐州珠山艺术街区—东南侧鸟瞰

  设计的出发点来自场地的原发地貌,希望在这个自然的环境里呈现出一组自然生长的村落的生成肌理和生成脉络,以当代性的建筑逻辑表达出对于场地肌理的延续,并且注入时代性的生活内容。

  祁斌(祁斌 清华)

  ▲徐州珠山艺术街区—街区一隅

  空间规划沿着等高线设计了两组不同走向的空间脉络,一组是在山下,沿着道路形成的艺术街区;另外一组沿着山的等高线,贴山而建,规划几个徐州籍艺术名人的独立艺术馆。设计的研究从传统街区生成逻辑和建造体系开始,在空间的组织上,借鉴了传统村落的空间关系和组织逻辑,在分解和研究传统村落道路、路径体系基础上,在空间上呈现出渗透、穿插、融合的街区空间感受。不但在首,还在二层融合了复合的空间组合关系,形成水平有穿插、两层有复合的空间构成。在街区里的一些重要节点作为入口,形成开放空间,相互之间联系、转折,形成空间层次上的变化。

  祁斌(祁斌 清华)

  ▲徐州珠山艺术街区—内街

  建筑的建筑形态希望展现传统街区建筑“似而不同、合而不僵”的空间韵味,表达出丰富的层次和地域化村落的意境。设计中从最基本的建筑单元出发,相互之间通过重构、组合,局部引入连接、切割、异构、延展等方法,并结合建筑的功能和出入口设置,通过相似的生成基因形成相似但不相同的建筑原型,再利用这些建筑原型对应不同的场地和功能需求形成几组适应不同场地关系和空间需求的转折、蜿蜒的建筑组合。这种方式强调建筑的建构逻辑的延续发展。功能层面是顺应场地、顺应所需要的展览、游赏、艺术活动、交流等功能需求,把这两个维度的要素进行结合和体系化处理,形成有相似的生成基因,有内在的文化传承,但又展现出当代化生活内容的建筑空间。沿着入口开放节点布置了艺术商业街区、艺术酒店,往内延伸是一些文化街区,还有画廊、咖啡厅、艺术工作室、创作体验馆等。

  沿山的艺术馆区域规划的有李可染、张立辰、尉天池等几位徐州籍艺术家的个人艺术馆。这几位艺术家艺术追求和特色各不相同,对艺术馆的建筑创作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一个相近的场地里,要求设计体现出似而不同,并展现出艺术家的不同追求和特色,是一个很具有挑战性的设计。

  在设计中与艺术家本人、传人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从他们的艺术追求中获得一些设计上的启发。在屋顶形态、空间构成等方面,寻找整体的协调性,凸显每个艺术家的个性化追求。

  李可染的艺术馆希望通过自然山水衔接的建筑空间意象,体现李可染先生山水画的画境空间和意境追求,在建筑形态延续自然高差和地景,形成景观、建筑、环境一体化,让建筑内外跟自然环境融成一体。

  张立辰先生是中国写意花鸟大家。他对画面空间的经营、虚实的变化的作品表达与建筑空间营造有相近的内涵意义。建筑设计采用外整内向的空间,在建筑内部形成一些有变化的空间趣味,希望传达空间的整体性,并通过穿插的内在建筑空间表达完整构图基础上的笔墨变化。

  祁斌(祁斌 清华)

  ▲徐州珠山艺术街区—尉天池书法馆

  尉天池先生是书法大家,他的作品雄浑大气,希望建筑尽量简洁、完整。建筑一层采用了地景化的手法,将一层与山体连续化处理,覆绿处理。二层突出的部分平面是一个正方形的形态,屋顶层次跟山势起伏相呼应。在一层形成比较大的开口,追求简洁、力量、完整的建筑表达。

  结 语

  建筑生长在场地上,犹如降生在陌生的世界的生物体,需要在场地关系、时节呼应、精神气质上展现出融合环境的适应性,这是生物界的法则,也是我理解和践行建筑设计的一种探索。

  -END-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供稿

  中国建筑设计行业网|编辑

  —中国建筑设计行业网数字媒体—

  「匠人讲堂」|院长讲堂+筑匠名人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