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脸怎么了(冯小刚和范冰冰怎么了)

  泪水在黄渤的眼眶里打转,他看似犹豫又痛苦地抿抿嘴,说出了:

  “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七六五四三二一 ”

  是不是有点眼熟?

  对,这就是在讽刺影视圈。嘲讽那些拿了高额演出费却不背台词,每次拍戏只会念数字,全靠后期配音的“数字先生”“数字小姐”。

  嚯,哪个导演胆子这么大,这都敢拍?茄叔定睛一看,噢,冯小刚啊,那没事了。

  《北辙南辕》

  时隔26年,曾拍摄过脍炙人口的《编辑部的故事》的冯导,为了追求与更高的创作自由度,重新将目光放回了电视剧。

  或许是对于《北辙南辕》有着足够的自信,导演和片方直接放弃了上星,将该剧定位为了纯粹的网剧。

  既然是重量级导演“下凡”拍网大,又有新生代演员及老戏骨们的加盟,那这部充满噱头的电视剧,自然从最初立项起,就备受各界的关注。

  但开播仅仅4天,就已经出现了口碑严重两极分化。那么《北辙南辕》到底对不对味儿?

  茄叔想从几个方面客观探讨一下,首先来看看这部剧的优点。

  具备“电影质感”,是这个剧最大的特点。

  不同于其他电视剧,它没有疯狂叠加的美白的滤镜,没有80岁都看不到一条皱纹的后期磨皮,没有廉价粗糙的布景与服饰。

  《北辙南辕》无论是在灯光的选择与位置安排、画框内元素的布局呈现、多重镜头的结合与转换、还是人物的服化道等,都称得上一句“讲究”。

  每一帧都可以截图当桌面,高级审美十分养眼,看得出冯导深厚的导演功底。完全对得起他所说的“一点不将就一点不凑合”。

  同时,《北辙南辕》的故事节奏也是能被大众接受的——没有太多注水的痕迹,每个部分都透露出了足够的信息量。

  这个剧不会像给婴儿喂食一样,每个点都掰开揉碎了给观众解释透了,而是会进行适当的留白,让观众自己去体味,去砸吧出自己的理解。

  ?

  另外,《北辙南辕》对于影视圈乱象的讽刺,也是大家津津乐道的亮点。

  演员抢番位、不愿在他人之下为人作轿、不好好背台词、拍戏一味赶时间、心机走位削减他人出镜时间等。

  什么辛辣就讨论什么,才不管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

  冯导更是借剧中人物之口,对改变行业现状作出呼吁:

  尽管该剧的优点足够亮眼,但也无法掩盖一些明显的缺点。

  最突出的问题,莫过于《北辙南辕》着重宣传的“奋斗、励志、女性拼搏”等卖点,实际呈现出来的却是上流社会的“豪门恩怨录”的相悖局面。

  女主们或开豪车,或住别墅和四合院,或毕业于国内外名校,或身价过亿自己开公司。

  认识不久就可以大手一挥送最贵的高档洗衣机,业余生活就是高档饭局和骑贵族血统的马匹散心。

  其中混得最差的一个都可以住着出国亲戚在北京的大房子,和博士后男友谈恋爱。

  不是说不能展现中产阶级的生活,但起码不要强行凡尔赛,套着底层奋斗的外壳讲一些何不食肉糜的故事。

  人物设定的悬浮无法让普通观众产生共情,反而会觉得他们的烦恼很矫情。

  再者说说剧情,故事里的人个个敢爱敢恨,满腔热血仿佛下一秒就要仗剑走天涯。而且台词也经过了精致的打磨,又熬鸡汤又打鸡血,恨不得句句都编进金句语录。

  观众们看得爽不爽?当然爽!

  毕竟有多少人面对隐婚被小三、家中亲戚变本加厉争夺财产、婆婆处处针对自己等棘手的生活问题,能够当机立断丢弃沉没成本,还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狠狠反击他们?

  但该剧想表达的东西过多,反而导致剧情结构变得松散,就像是支离破碎的流水账,看了几集什么也没进脑子,只觉得话痨。

  看似千滋百味,实则空洞无趣。

  另外,在演员的选择上也是有些突兀的。

  老戏骨的演技依然是没话说,尤其是刘晓庆老师出演的奶奶,优雅又有品位,简直是每位女生老年生活的最佳参考模板。

  然而在新生代演员的方面,只能说召集了一堆非北京出身的人,来硬拗北京范,确实别扭。

  尽管京味贫嘴是冯氏喜剧的灵魂,但人物立不住脚,一味的贫嘴只会让人生厌。

  尤其是再搭配上角色咋呼又聒噪的风格,仿佛在考验观众的耐心。

  虽说年轻演员的演技勉强说得过去(全靠同行衬托+角色塑造),但毕竟离优秀二字的差距还是有点远,就更是让观众迟迟入不了戏。

  爬得越高,就摔得越狠。过高的期待,让失望的观众们愤怒地打了一星。

  冷静下来想想,《北辙南辕》的确是一部进步了的国产剧,肯定是不止一星的。毕竟还有一众真正的烂片垫底(在这里不点名了)。

  但不能总是期待着靠同行衬托,总是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来为缺点做开脱。剧情才是一部剧最精髓最需要打磨的地方,如果根基烂了,再精美的画面也只是味同嚼蜡。

  查看网友的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