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的大鸟(飞翔的大仙)

拍高速飞行的鸟飞翔的大鸟,首先是对相机和镜头有一定的要求。其次是拍摄经验!

飞翔的大鸟(飞翔的大仙)

常见的拍鸟相机,佳能有1Dx搭配640镜头,尼康有D500,D5,D850相机,搭配428,640,856定焦镜头,变焦镜头有尼康200-500,还有一些副厂镜头适马150-600,腾龙150-600镜头。

飞翔的大鸟(飞翔的大仙)

其实拍鸟不一定非得用高端大炮不可,好的相机和镜头拍到的照片确实效果好,但是如果就是图个开心,经济条件又有限,一般的设备也可以给您带来好心情!

飞翔的大鸟(飞翔的大仙)

这张照片我当时用的是尼康D810配尼康200-500镜头。照片拍摄于北京南海子公园一期。这款相机的快门速度只有每秒6张!改成DX格式才每秒7张!但是也可以拍到飞板的鸟!

这是北京北海公园拍的照片,当时用的是,尼康D7100搭配腾龙150-600-镜头。优势是距离鸳鸯比较近!我用的是1600的快门速度,光圈f8,感光度自动,这样的曝光组合!

这张大麻鹣的照片拍摄与北京奥利匹克公园,用的是尼康D810搭配原厂200-500镜头。拍鸟时主要是了解鸟的习性,知道它要飞行前的姿态,它一动就开始连拍。为啥要感光度自动呢,它一移动光线的条件就会变,现调整参数根本来不及 。如果感光度自动,随着光线条件的改变,感光度自动调节 ,那么得到的曝光就会通过感光度升降而变得正确。

有没有一种飞行动物可以被人类当做坐骑在天空飞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飞翔的大鸟(飞翔的大仙)

飞翔的大鸟(飞翔的大仙)

飞翔的大鸟(飞翔的大仙)

飞翔的大鸟(飞翔的大仙)

对不起,没有这种动物。

飞翔的大鸟(飞翔的大仙)

目前发现最大的飞行动物,是桑氏伪齿鸟。

飞翔的大鸟(飞翔的大仙)

这是至少生活在2500万年前的生物。

桑氏伪齿鸟极为巨大,平均翼展为6.4米左右,最大翼展可以达到7.3米,相当于今天一架小型飞机。

然而,桑氏伪齿鸟终究是鸟类,它的体重仅有20到40公斤而已,同人类体重是无法相比的。

即便如此,桑氏伪齿鸟其实并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飞行。

它身体太重,依靠翅膀像鸟类一样直接飞起来,桑氏伪齿鸟是做不到的。

它一般生活在山区,起飞是必须从山坡高出向下俯冲,然后伸开翅膀进行滑翔。

其实,桑氏伪齿鸟可以看做是一种滑翔,而不是飞行的鸟类。

自己尚且不能自由飞行,更别说当做人类坐骑了。

现存的最大鸟类,是皇家信天翁。

可惜,这种鸟同桑氏伪齿鸟相比,就是小弟弟了。

皇家信天翁平均翼展仅有3米,还不到桑氏伪齿鸟的一半。

它的体重也只有8到9公斤,同桑氏伪齿鸟时无法相比的。

皇家信天翁别说背负一个人,就算背负一只猫,也是非常困难的。

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飞行是一种极为耗费体力的行为。

即便有很大的翼展,鸟类想要有足够的升力,除了有足够强壮的翅膀以外,还要尽量减轻自重,缺一不可。

就比如桑氏伪齿鸟重达20公斤以上,翼展就至少要是6米,即便如此也只能滑翔飞行。

相反,皇家信天翁的3米翼展,在鸟类看来已经很大了,但它的身体最多也就8到9公斤。

哪怕再重一二到公斤,皇家信天翁也会不堪重负,无法有效提高飞行速度、飞行距离以及捕捉猎物的重量。这样一代,最多几十年,这种大体积的动物就会自然灭绝。

其实,生物的进化决定了不可能朝着无用的方向进化。

就拿人类的智齿为例,它本来是用来咀嚼粗食纤维树根树皮这类食物。

因为以前的人类经常要吃树皮草根,很大程度上依靠采集植物为生,智齿就极为重要。

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食物越来越精细,不需要咀嚼这些坚硬的玩意了,连下颚都缩小了。

于是,根据进化的原则,颌骨上几乎没有智齿的生长空间,上颚也没有了对咬牙。

所以,智齿就逐步被淘汰了,有些人根本就不会长出智齿。

道理也是一样。

任何一种鸟类又不是运输机,它即便可能存在一定的负重能力,但绝对不会大。

进化决定了,鸟类不需要超过捕捉猎物重量的负重能力,这是毫无意义的。

与其保持强大的负重能力,不如提高速度,减小体积,增加捕猎能力和体表消耗的热量。

所以,这世界上压根就不会出现可以负担人类的鸟类,这是违背进化规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