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雾霾的措施(治理雾霾的措施个人)

雾霾是我们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时的统称治理雾霾的措施,这些颗粒物又被分为直径小于10微米的悬浮颗粒物以及直径小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后者即人们常说的PM2.5。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因素。同时,由于PM2.5可以直接进入人体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威胁人们生命健康,因此雾霾治理主要针对PM2.5。

造成我国城市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有三:污染物排放量大是根本原因;不利于扩散的气象条件是直接原因;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的叠加是重要因素。目前,我国雾霾污染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区域性特征明显、治理形势严峻。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工业发展依赖大量的能源消耗,而化石能源依然是目前的主要能源。城市发展依赖建设工程,而建筑施工导致绿地面积下降和扬尘污染,加剧雾霾的产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已经增加到1.5亿辆(截至2014年末),这些因素都使得我国雾霾治理困难重重。尽管如此,我国政府依然高度重视雾霾治理,视之为当前环境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对于雾霾治理措施的主要建议有:①加强对雾霾治理的立法与执法,制定严格的废气排放标准,严厉打击违法排放行为。②改变经济发展观念,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③发展洁净煤技术,提高煤能源的使用效率。④减少化石能源使用,大力开发清洁能源。⑤加强机动车管理,减少尾气排放。⑥提高对外合作水平,学习美、英等国成功的雾霾治理经验。

减少雾霾天气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雾霾天气的预防和治理措施简述:1、根据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排放行为的司法打击力度;2、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发挥人民群众的预防雾霾的主人翁地位。3、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要从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强化管理、联防联控、依法治理等方面采取重大举措,聚焦重点领域,严格指标考核,加强环境执法监管,认真进行责任追究。一、减少外出。抵抗力弱的老人儿童以及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易感人群应尽量减少出门,或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一定要戴口罩,防止污染物由鼻、口侵入肺部,外出归来后,应立即清洗订乏斥何俪蛊筹坍船开面部及裸露肌肤。 二、减少户外锻炼。雾霾天气气压低,能见度低,空气中悬浮大量尘埃等有毒颗粒,患有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应尽量避免户外锻炼,以免诱发慢性病发作或加重。

如何应对有些地方的雾霾天气?

“穹顶之下”让柴静一夜火了,也让雾霾这个赤裸裸的问题再次被放大在人们面前。

治理雾霾的措施(治理雾霾的措施个人)

治理雾霾天气按官方的话说,首先最大的污染源来自于汽车尾气,个人觉得是这样:

第一、我国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沙漠化更为严重,经季风带到我国中部,东部和东北部,这是雾霾天气中凝核--灰尘的主要来源。

第二、汽车尾气排放。例如北京,汽车多得比自行车都多,汽车尾气排放出的氮、硫化物非常多,对空气造成了污染。

第三、城市设计布局有问题,一个城市的入风口,或者出风口被高层建筑物阻挡,造成城市内空气涡流,不利于空气更新。

雾霾的治理不单单要靠政府,也要依靠个人意识,如果政府在治理,人们却在背地里破坏,那么无论如何质量都不能治本,所以只有人人有了治理的意识才能真正治理掉雾霾。

雾霾主要来自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建筑施工、冬季取暖烧煤等排放的有害物质等。

雾霾迷城,给公众的生活、出行和健康所带来的影响和麻烦不言而喻。公众是受害者,但公众同时也是始作俑者。在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没有人可能置身环境危局之外,更不可能全身而退,对抗雾霾,找回清新空气,社会各界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雾霾天气的治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通力合作。立法机关应在立法层面加大违法成本,不断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环境评测法规,把油品有害物质和环保指标纳入环境管理,对大气污染违法行为要出重典,严惩不贷。政府各部门需积极行动,从制度层面加大治理力度,严格落实环保政策,环保部门要在执行层面加强监管和追责,对严重污染企业依法关停、责令停产改造并予以处罚,将落后产能淘汰出局,大幅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工业、农业、气象、交警、市容、建设等配合环保部门联防联动,建立常态化的环境预警监测与管理保障。

对于雾霾防治,我们总结如下:

科技发明,改善环境:

可燃冰,干热岩,电动汽车的发明。

环保理念的提升:

科学的发现减少污染,国家多环保重视,关停污染企业。

空气净化系统孕育而生:

在室外雾霾严重的时候,大家还是减少外出。并在室内安装新风系统。不仅是能抗雾霾,还能有效提高含氧量,稀释甲醛二氧化碳,保证室内空气健康。

社会治理的核心是公众的参与。防治雾霾天气不只是政府部门的事,需要每一个人共同参与到其中。就公众自身来说,我们要从自我和点滴做起,减少自身的排放,不给城市空气污染增加负担,有车一族要减少开车上街,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居民使用优质低硫煤,农村取暖烧不烧秸秆,尽量使用清洁能源。

只有全社会形成合力,雾霾不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不会成为空中楼阁,公众的生存权、健康权、发展权才能真正得到保障。

可以尝试着改改生活方式

可以积极主动参与公共治理

可以追问一下政府信息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