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吐痰罚款很多,第一口1000新币,第二口2000新币新加坡人怎么样。
2、在新加坡,全国居然都不卖口香糖,WiFi不能随意蹭,在家不穿衣服也不行,马来西亚原来只要过座桥就到。
3、去了新加坡才知道,原来室内温度可以那么低。
4、新加坡面积如此之小,居然是亚太区域公司总部最多的国家。
5、榴莲是新加坡人最喜欢的热带水果,但想吃上一口最新鲜的高品质榴莲果肉,至少需要提前两天电话预约。
6、和国内扶梯靠右站不同,新加坡是相反的,要靠左站立。
7、新加坡的秩序很好,交通很少会发生拥堵,司机素质也还算不错。
8、都说新加坡的车价高,起步就是国内的2~3倍。
但大家不要忘了,新加坡的房价(组屋)低,买房子省下来的钱,够你买车还有多。
9、新加坡真的很注重绿化,道路很窄人行道也很窄,但坚持每条路旁边要栽两道绿化带,而且每片的植物种类都不一样。
10、新加坡没有四季。
由于新加坡地处赤道,所以新加坡是没有四季的,只有旱季和雨季。
但是新加坡真的不热,比我想象的凉快多了。
可能也是由于新加坡的独特设计(据说新加坡每一栋修的房子都是经过模型精心计算的)。
11、新加坡的鸟很多,还不怕人。
买个饭菜去买饮料,没人看着,可能就被鸟先吃上了。
12、新加坡本地人家里的厨房是不做饭的,他们都到外面的巴刹、食阁用餐。
13、在新加坡,过年的时候去人家拜年,带两个橘子就可以,不是一袋一箱。
14、到新加坡才知道,原来这个小国家是如此的重视教育,新加坡一直视教育为立国之本。
15、新加坡的水果很丰富,芒果、菠萝蜜、莲雾等等,价格美好。
新加坡绝对是个值得一去的好地方,你们觉得呢?
新加坡人的风土人情是怎样的?
新加坡很小的一个国家但是很发达,社会上大部分华人及其他群体组成。
官方话英语
语言组成,汉语,马来语,粤语等!
老百姓饮食习惯和国内南方沿海城市差不多,有很多美食!
近年来西化很严重,年轻人英语说得都很好
教育方面,新加坡大学在亚洲排名靠前,很厉害!
去哪里玩基本上说汉语也行得通,跟在国内差不多。
注意事项!由于新加坡小国家,政治上偏向亲美从中制衡周边国家,所以有些新加坡人也不是很喜欢大陆人,跟宣传有关。但是大部分华人还是很好的。
新加坡人一般有什么样的习惯?
我在日常工作中常跟三个新加坡人打交道:一个常驻新加坡的负责商务的九零后女孩子,一个常驻香港的男同事,一个常驻新加坡时常来大陆出差的男同事。
(为了表明三观,我这里用“常驻”这个词,而不是“base在” )
跟他们学到了几个有趣的表达,比如普通话=华语(“我的华语还要练习”),百分比=芭仙(“市场占有率20芭仙”),数量单位“千”(2万=20千)……非常有趣。
分男女来说这几位:
90后小姑娘跟大陆的同龄同学其实没太差(“没太差”这个表达也很新加坡),工作很努力,个性强烈:凡是有不满当场就把仇报了,打脸技能满格;在邮件里无比犀利,面对面的时候就有些羞涩。对于大陆有刻板印象(“你们不是全都特别恨日本人吗”),对新加坡的一事一物都保持着骄傲和喜爱,但是也能接受大陆带来的惊喜,尤其是在发现中国人并不如传说中那么木讷、苦大仇深之后,明显变得很好交流。
——跟所有的年轻人一样,本性是属猫的,傲娇、需捋毛。
新加坡的男同学们是要服兵役的,常驻新加坡的那位服役时是突击队的,我的理解是类似于我军侦查营这样的硬派单位。
香港那位要平衡大陆同事和香港同事的关系,就有些微妙——大陆碾压级的业绩表现让全球团队都不得不对我们客气一点,可香港人的某些小情绪却也需要关照到。新加坡那位(突击队员)来北京的时候终于吃到了真正的北方菜:烤串、火锅、东北杀猪菜,从此爱上了酸菜白肉……他对大陆有很大的兴趣,对很多东西都有强烈的了解的兴趣。
新加坡是一个英联邦国家,在着装、语言上,他们受到英式风格很大的影响,生活习惯上却独有自己的特色;这几位同事的共同点是勤奋,不晓得是因为社会文化还是我司企业文化的影响,但是“凡我的事都尽力完成”的心态让人很赞赏;对于大陆,他们有自己的既有看法(这是废话),可也并非封闭自我;相对于香港同事,他们更愿意在大陆讲华语,也似乎更有意识地去读写简体字。
我是工作以后才接触到新加坡人的,所以都是些职业人。新加坡人给我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友好而有城府的,有距离感的亲和”——典型的一线城市受良好教育的职业人的气质。
这几位都是二三十岁的人:八零后、九零后以及更后来的人是这个社会的希望;无论中外,这些人大都是在文明、繁荣、社会总体安全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即使有对别人的刻板印象,却仍旧有开放的心态和好奇心,蛮好的。
这些年,我接触过在中国喝(花)酒喝得蛮腰都没了的芬兰人、在北京骑电动车上下班对山寨手机乐此不疲的瑞士人、素食主义常驻澳大利亚的美国人、问中国有什么“牛逼的吃的”然后表示狗和蛇不过尔尔“你没吃过骆驼肉吧”的纽约客、自尊心爆棚狂妄自大的德国人、不讲点(冷)笑话就说不了话的英国人、对大陆充满好奇的台湾人、在老外面前说“我们是个独立的国家”然后马上紧张地偷偷看我的另一个台湾人、带着我在新加坡暴走找饭辙的香港人等等等等。他们的个性都远远强于我们一般认为的这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共性”,非常有趣。
人类的本性是复读机,的确,来自于哪个社会,就会带有在那里不断强化后的某些“特质”。但是归根到底,人就是人,是拥有“心之壁”的独立的个体;在这个交通方便得前无古人的时代,可能真正吃得开、走得远的,就得是这些即使带着刻板印象,也仍旧能保持好奇心和开放心态的人吧。
有幸的是,我接触的几个新加坡人,都是这样的人。
此处有分割线
2019年8月16日补充
关于偏见与刻板印象,坦率地说,偏见源于无知、无知者无畏。学生群体特别容易有极端的刻板印象,是因为他们在生理上已经是成年人,具有成年人的力量/破坏力,但是经历还不够丰富、社交面还很狭窄,所以不明白人生不是只有单一的评价标准。当面对刻板印象和偏见的时候,恐怕就要提醒自己:此时此刻对方是一个在这方面无知的人,须要立刻切换到跟无知的人打交道的模式。更要时刻意识到,自己某些刻板印象恐怕就是源于丢人现眼的无知,适当收敛些、客气点、谦虚点,才是行得长走得远的态度。
对那个表态独立的台湾人,我对她和老外,用尽量轻蔑的语气讲“it\'s politics”,然后就谈下一话题了。
——政客(就像有些流量小星一样,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想要快速崛起,最佳手段是割裂人群、党同伐异:把本来是一个整体、没有质的差别的人们,人为划分成各自对立的群体,然后把自己打扮成其中某一群的“代言人”,指挥群众狗咬狗,从中渔利。自己“代言”的群体越极端,自己的位置越稳固、利益越持久。伟大的政治家会发现并利用社会的本质、改造社会、“天下大同”,为利而来的政客挑逗人性的弱点、改变群众的情绪——群众的特点既不是聪明也不是愚蠢,而是情绪化。所以面对那个台湾人紧张兮兮、迫不及待、不吐不快的表态,呵呵,“it\'s 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