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怎么死的,兰陵王最后怎么样了

先说答案:高长恭是帅哥,但并没有漂亮到要戴面具兰陵王怎么死的;他之所以被杀,是跟当时许多武将一样,由于功高震主、却又贪恋权位不愿急流勇退。

兰陵王怎么死的,兰陵王最后怎么样了

下面列依据。既然这是个历史类的问题,咱们就要从历史记录出发,而不是根据电视剧中的艺术加工。

兰陵王怎么死的,兰陵王最后怎么样了

兰陵王怎么死的,兰陵王最后怎么样了

一、关于高长恭的长相这一点,史书中有记录,据《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七十一》:

兰陵王怎么死的,兰陵王最后怎么样了

齐兰陵武王长恭,貌美而勇,以邙山之捷,威名大振,武士歌之,为兰陵王入阵曲。齐主忌之。

兰陵王怎么死的,兰陵王最后怎么样了

这段话,不仅证明了高长恭确实帅,而且由于作战勇猛,深受将士们的爱戴,并为他创作了一首曲子。不过正是由于在军中的地位,他才受到了齐主的嫉恨。

兰陵王怎么死的,兰陵王最后怎么样了

至于影视作品中声称高长恭帅到戴面具,可能是由于史书中的一段话。在邙山之战中,高长恭带兵冲到被围攻的金墉城下。为了确认身份,他摘下头盔,让城墙上的守军看清

自己的面貌。

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

这个“胄”,是当时北朝骑兵常用的头盔,大概长下图这个样子:

这种头盔由于遮挡面积大,保护作用还是不错的,具体上身效果可以参照后来唐军的造型:

穿着这样的装甲,在战场上要让人一眼认出脸还是有些难度的。如果因此就认为高长恭戴着面具的话,那么李世民首先表示不服:朕也帅到戴面具?据《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八》,在李世民击败宋金刚一役中:

浩州行军总管樊伯通、张德政据堡自守,世民免胄示之,堡中喜噪且泣。

什么?你说齐军将士为高长恭编了一首《兰陵王入阵曲》,由此证明他帅到值得大家歌颂?

李世民:朕也有—据《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二》

丁亥,上宴群臣,奏秦王破阵乐。上曰:“朕昔受委专征,民间遂有此曲......”

民间的传递范围更广了,那李世民岂不比高长恭更帅?

做个小结:高长恭确实帅气,但不可能戴着面具来遮挡美貌,要知道,在注重仪态的古代,他这种身份的王室人员,若真的刻意戴着面具上战场,将是史官不可能漏过的细节。但在所有正史中,并未提过他有这种行为。再说了,在北齐那种政治环境,他要是真的如此标新立异,可能嫌自己活得久吧......

二、高长恭为何被杀:不知进退在上面提到过,高长恭由于战功卓越,并被军中将士传颂,所以“齐主忌之”。

高长恭扬名立万的邙山之战,是在北齐成武帝高湛在位时。此后他因战功逐步高升,先后担任了尚书令、太保、太尉等职务。

但随着高湛去世,继任的高纬(高湛之子)对朝廷的功臣武将极为忌惮,当时的北齐头号名将斛律光就因为功高震主,率先被全家诛杀。(插一句:在得知心头大患斛律光被杀后,隔壁北周君臣高兴得大肆庆祝......)

看到同僚被撸,高长恭当然心里怕怕。为了自保,他试图复制西汉的开国功臣萧何 “贪污自毁”的妙招:在领军攻打定阳城时,他一改常性,大肆搜刮财富,想把自己打造成心无大志的贪官形象。

然而这并没啥用,手下很不留情元的揭穿他:对于铁了心想除掉功臣的齐主来说,这一行为几乎是授人以柄。要想保命只有一个办法:急流勇退、在家养老、莫谈政事。

但高长恭并没有听进去:他太舍不得权位了。

公元573年,北齐与南陈在江淮地区爆发了冲突。高长恭却非常害怕朝廷派自己出马:如果赢了,更加功高震主;如果输了,那就等于找死。他故意有病不治,想以此躲过一劫。

高纬得知后怒了:你吃着皇粮又不想干活?而且还占着位置不退?弄死你!

他派人上门把高长恭毒死。

及江、淮用兵,恐复为将,叹曰:“我去年面肿,今何不发!”自是有疾不疗。齐主遣使鸩杀之。

功高震主,是封建社会君臣关系中永远绕不过门槛。李世民作为打下大唐江山的头号功臣,民间流传《秦王破阵乐》来歌颂他,那是实至名归。况且,他正是由于战功引起了太子李建成的不安。

兰陵王高长恭的战功与李世民比就差的太远,邙山大捷其实主要是指挥官段韶的功劳。将士出于对高王爷冲锋陷阵英姿的神往,所以编了曲《兰陵王入阵曲》。对于这一张扬行为,心里有数的高湛对此无所谓,小年轻高纬看来可就不一样了:你这是跟我抢军权?

当然了,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民间对于高长恭容貌的夸大,无形中也为残酷的历史增加了别样的趣味。但是,若要从电视剧中学历史,真的不可取。